logo

大数据,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支点”

【连网】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 杨骏 郭洋 胡丹丹) 已跻身全球前十大互联网企业的阿里巴巴最值钱的不是它的总部大楼;阿尔法围棋打败人类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网络支付、共享单车、网约车、刷脸,这些都需一样东西支撑。这就是大数据。

早在2012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大数据·大影响》报告就指出,大数据已成为一种像黄金和货币一样的经济资产。

可以说,在改变生活、促进传统行业升级改造、引领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提升社会运行和管理效率等方面,大数据已成为撬动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的“支点”。

■ 无数据不生活,创新生活模式

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共享经济,这些要素相互叠加后,世界上出现了创造新型生活方式的机会。毋庸讳言,这也是新的经济增长机会。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大数据,超大量、随时随地产生的数据。

新技术要素相互叠加对生活影响的根本在哪里?日本《产经新闻》日前刊登文章认为,那就是在各个领域正在出现传统生活模式被取代的现象。比如出行和旅游,以往依赖路上找出租车或通过旅行社预订旅馆。随着大数据累积,旅行者自己也可利用基于数据的评估系统来作出判断,以保证旅途安全和舒适。优步、滴滴、爱彼迎……从大数据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的企业不胜枚举。

在金融领域,那就是金融科技。以往如果离开了银行这一社会基础设施,人们就不能放心地存款、结算,但通过新技术与大数据的组合,不断出现更加方便和廉价的存款、结算平台。在中国和美国,都存在IT相关企业推动金融科技的现象。

■ 数据创造价值,产业迎来机遇

当前社会的数据资源正呈指数级增长。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薛一波说:“现在的突出问题,一是部分传统企业行业和机构缺乏新思维,没有意识到,甚至不清楚大数据这种战略资源的价值所在;二是缺乏机构间融合和深度合作,有数据的不知怎么用,会用的没有数据。”

他认为,需要打破条条框框、利益分割,共同促进大数据产业链的健康发展,“除消费领域外,更多传统企业的大数据思维应成为行业共识”。

传统企业究竟如何赶上大数据的这列发展“快车”呢?

“喷气式客机一起飞,就会产生海量数据。”薛一波举例说,“分析客机实时传输的大数据,可实时掌握飞机的运行状态,提前预警和发现潜在问题,采取预防、维修等措施,大大减少故障率。” 

类似技术也应用在高铁上。薛一波说,以往铁路工人在铁轨上敲敲打打,通过声音检查问题。如今,高铁上的各种传感设备可实时传回车辆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即可实现故障预警、诊断、排查和定位,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他说,大数据分析可大幅提升传统行业的运行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提升数据价值。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工业大数据应用已非常普及。

“大数据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是必然的。”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郑力明对记者说,比如,德国积极推动包含工业大数据应用在内的“工业4.0”计划,正是要进一步促使工业生产与信息技术融合,使供应、制造、销售各环节智慧化。

如今,大数据巨大的商业价值正成为推动经济变革的新引擎。中国工信部已印发《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技术先进、应用繁荣、保障有力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将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30%左右。

美国高德纳咨询公司去年7月估计,未来5年内,仅用于解析大数据的云计算一项,IT产业就将有超过1万亿美元支出,直接或间接促进企业向云计算领域转型。

■ 消除“数据烟囱”,打通“信息动脉”

统计显示,目前中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深藏闺中”造成极大浪费。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形成“数据烟囱”和“信息孤岛”,给应用带来不便。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副主任、社会学系副教授王卫东说,数据开放意义重大。因为大数据最初是用数据模型采集的各种信息的总和,开放数据能帮助研究人员找到之前看来不相干的事物间的关联,然后据此找到更精确的计算参数。开放程度越高,参数设置和分析就会越精准,得出的信息参考价值越高。

正因如此,“开放数据”已成为一股世界性运动,各国政府则成为这场运动中最重要的对象。推动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加快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

2015年中国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指出,数据已成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资源,要大力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加快政府信息平台整合,消除“信息孤岛”,推进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增强政府公信力,引导社会发展,服务公众企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