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看港城乡村文化旅游如何破题———以灌云伊芦山生态园提档升级工作为例

【连网】 □ 张晨晨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而近年来,灌云县乡村旅游发展以农为本、以乡为魂,不断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和业态,着力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积极鼓励乡村旅游创业就业,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农家乐升级版,并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特色旅游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荣誉,还被冠以中国豆丹美食之乡、中国名厨之乡等别具一格的称号。这些都得益于本土乡村旅游的发展。

而这些利好消息,对于我市的乡村旅游开发,又有哪些启发?  

灌云乡村旅游开发成效初显

有关资料显示,乡村旅游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

实际上,这一旅游形态,早在多年前便已在我市形成雏形。我市民俗专家徐洪绕称:“传统乡村旅游类似于‘探亲旅游’,主要在假日进行;没有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没有给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的金融环境。”而随着城市规划科学性的提升、游憩类旅游项目开发的初具规模,以及苏北深厚将相文化底蕴的加持,灌云县乡村旅游景观多样性的开发潜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伊芦山的乡村旅游得以迅速发展。

实际上,近年来,灌云县围绕乡村旅游提出很多原创新概念和新理论,强化规划引导,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灌云县同兴镇着力打造伊芦山生态园,加速推进伊芦山生态园提档升级工程,围绕“上山、到村、进园、入户”四个板块打造乡村特色旅游新亮点。徐洪绕介绍道:“伊芦山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体表现在石窟众多,佛教兴盛,井泉奇特,石刻集聚。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据悉,截至目前,该景区已完成停车场、公共厕所以及1400米防渗渠等配套设施建设,生态长廊建设转入上色改造后期阶段。一期占地50亩的垂钓中心包括垂钓塘、观赏塘、精养塘,配套的农家乐和四季景观带已完成土方工程和看台施工,绿化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徐洪绕有个设想:灌云县需要以山水为载体,以将相文化为灵魂,以生态农业为本底,建立起集民俗文化为独特优势,融东夷风情、乡村休闲文化为一体的山水休闲旅游区;更要以康养为主题、以文化为源头、以中药种植加工为特色产业,打造出集文化体验、康体锻炼、健康饮食、养心养性、田园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乡村游开发还需统一规划与合作

同兴镇于2017年成功入选省级、国家级特色小镇名录,但实际上,不可否认的是,旅游一直处于初级开发状态。笔者日前前往此地,发现目前景区内没有多少高档次的景点建设和服务设施,水陆交通亟须改善;核心区块的乡镇建筑风貌未形成统一风格,建筑质量一般较低;景区内绿化相对单一等。

“现有的观光旅游软硬件条件,相对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掩盖了乡村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灌云县乡村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因为规划混乱、人才短缺等主客观因素,消解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徐洪绕说。

此外,灌云县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以家庭为生产经营主体,农村的经济组织、行政管理组织和社会管理组织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这导致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如果不进行广泛的动员则无法自行组织起来。业内人士称,对本土农村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需要建立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旅游开发指导委员会,职能主要是对整个开发行动进行组织、协调和沟通;需要整体协调,准确定位;同时要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因势利导,分层开发,这样才能实现“稳定互动”“多线并举”的良好效果。

该业内人士举了个例子:以伊芦山景观和生态休闲农业为核心,可以打造山水观光旅游市场;以将相文化和西游文化为核心,可以打造文化体验旅游市场;以伊芦山水景观,东夷民俗,爱情典故,荷花、梅花人文背景为核心,可以打造摄影旅游专业市场;以生态农业风光和伊尹美食养身为核心,可以打造乡村休闲养生市场。

只有将这些古迹文化、休闲养身文化、美食文化、酿造文化,以沿海观光带、苏鲁观光带、东西产业结合带为支点,才能努力塑造伊芦山水品牌。

乡村旅游需与其他主题相结合

当然,乡村旅游不能理解为是一种纯粹的农业资源开发,而要与区域内其他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借助已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更要从推进小城镇建设、增加就业机会等更广的社会层面和角度切入,实现更多领域的破题。

“首先在于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结合上,伊芦山有着比较好的范例。”徐洪绕介绍道,他们采用“上山、到村、进园、入户”的设计理念,建设各具特色但相互关联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园、风景区、民俗馆、垂钓中心。结合现有的钟庵古寺、山洞等景点做文章,山西头开发建设垂钓中心和水族观赏中心。而近山种植浅水藕和特色农作物,使山水相映、人景共融;民俗馆收集土耙、木犁、石磨、蓑衣等供游客欣赏;垂钓中心包含鱼塘、虾塘、蟹塘、藕塘,让游客体验钓鱼、捕虾、采藕的乐趣,从而形成“一园带三点”的格局。这也让游客得以“春天来赏花、夏天来观景、秋天来摘果、冬天来爬山”,使同兴镇成为人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与此同时,灌云县开发乡村旅游也不单单只为商业利益,徐洪绕分析道,乡村旅游开发可能牵涉到移民问题,小城镇是比较理想的接纳场所。灌云县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要按旅游城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小城镇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也可以依托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旅游商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等。当然也可增加本土旅游就业机会,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灌云县正从城市和区域旅游的系统观点出发,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文化挖掘为灵魂,以景观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坚持可持续旅游的战略思想,以国家标准进行旅游区建设,逐步形成具有特色和区域竞争力的旅游区,确定合理的旅游开发时序和突出重点发展。”徐洪绕说,我们有理由相信,灌云的乡村旅游开发理念和路径,会为全市层面的开发提供一个良好的参考范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