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王文 徐海慧 张雷 王春明 文/图
2019年1月1日,我国首部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电商法》)正式落地。《电商法》明确了利用微信朋友圈、网络直播等方式从事商品、服务经营活动的自然人也是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个人代购、微商也须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取得相关行政许可,依法纳税。大部分以代购、微商作为全职的,或是交易规模较大的电商经营者,均需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
一个多月过去了,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相继发出部分网店、微店营业执照,微信朋友圈代购们似乎也沉寂了一段时间。但不少专业人士在采访中均表示,要想实现《电商法》制定的初衷———让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微商、代购行业不再是法外之地,仍然任重道远。毕竟,微商监管仍是目前电商市场监管中的难点问题之一。
告别“一张身份证即可开网店”时代
1月15日,开发区猴嘴街道市民宋成星高兴地从开发区市场监管局猴嘴分局审批大厅领到我市第一张淘宝网店营业执照。而在更早一些的1月8日,海州区市场监管局花果山分局为宁儿美妆用品店经营者仲冬宁颁发了我市首张微店营业执照。这标志着1月1日开始实行的《电商法》在我市有了回应,广大电商须像所有线下经营者一样,办理营业执照,走完工商税务流程。从法律意义上来说,以一张个人身份证就能随时开一家网上店铺经营的“避税红利时代”结束了。
海州区市场监管局市场科科长康小琴介绍,对于电子商务经营者,《电商法》的定义是“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从事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这意味着,在微信朋友圈、淘宝做代购的从业者,都被列为电子商务经营者并纳入监管。
“作为代购,办理营业执照并依法纳税是应该的。”已兼职干代购3年的张璇最近去咨询了办理营业执照的事情,她说,“做代购的利润来自于内地与外国的差价,如今按单缴税,商品肯定得涨价,但这样一来比起门店专柜也就没有优势了。”张璇经常去国外出差,此前一直借此机会开发代购副业,每次出差都能代购不少产品。但《电商法》执行以后,她就变得很谨慎,“因为如果买多了产品要补税就太不划算了。但相信法律的出台对鱼龙混杂的代购行业和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毕竟目的是规范这个行业。”
微商暂未实现有效监管
“《电商法》实行后,无疑市场监管力度加强了。”我市市场监管局网络交易监管所所长苗克标举例,根据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的监测数据显示,电子商务热点投诉问题集中在退款、商品质量、发货、网络欺诈、网络售假等领域。此前,由于电商平台管理的不规范,一些表面看上去订单爆满的淘宝店家,其实是通过刷单、买评价等行为营造的假象。而《电商法》中明确规定,今后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将会受到严格监管,刷单、炒信行为将被严格禁止,一旦违规将面临最高200万元罚款。此外,销售食品的电商从业者需办理相关食品流通许可;没有中文标签的产品,未通过国家认证,也不能在网络平台销售。没有登记办理营业执照的经营者将面临最高1万元的罚款,包括个人代购和微商。
但是,即便如此,微商监管仍然难点重重。《电商法》实行之初,笔者发现,微信朋友圈的确沉寂了一阵。但时间不长,代购们又开始刷圈,从化妆品到皮包,从鞋子到奶粉,各种信息让人目不暇接。
苗克标介绍,目前注册地在我市的电商大概有3万多户,但这个数字并不包含微商。“微商就是利用微信等社交工具进行产品展示与销售的卖家。相较于普通网络交易,微商存在诸多不同之处,一是依托社交软件,二是以个人账号为基点向其好友小范围发出邀约邀请,三是没有实名登记、缴保证金、信用评价、第三方支付保护等规则的限制,所以目前我省甚至全国其实还未对微商实行有效监管。”他表示,为了在更大范围内拓展市场,很多微商已发展成层层代理模式,有出现了代理乱象的情况,更是增加了监管难度。
康小琴也表示,目前我市只是按照省局的安排,通过网络交易监管系统,对部分网站和网店进行监管,微商尚未纳入监管范围。
法律出台
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电商法》实行后,有业内人士指出,以往很多淘宝上不允许售卖的商品都转到了微信上卖。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如果你是卖食品的,就要办理QS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如果你是做电器的,没有3C认证就不能做。而对于那些无需到工商部门进行市场主体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如在微信朋友圈内销售农家自产土鸡蛋、农户自制手工艺品的电商经营者,也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微信朋友圈的微商是贯彻《电商法》的难题之一,也是推出《电商法》的意义之一。”连成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浩表示,微商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将社交电商尤其是微商模式纳入监管范围,这非常值得关注。微商已经从相对私人的圈子逐渐变得商业化,当私人和公共的界限模糊之后,如何监管的问题就应运而生。而这也是新出台的《电商法》进步的一点,即把微商纳入监管,更多从交易的实质出发,不仅限于微信朋友圈的定义,着力从市场安全方面对微商进行规范。这是一个具可操作性和难度并存的举措。
对此,康小琴表示,应对监管,微商行业应做到两点,长线思维和正规合法经营。所谓长线思维,就是要打破此前的囤货模式,将重心放在用户体验、品牌塑造上。即便是微商,也可以做成百年品牌。而合法经营,指的是微商经营企业化。微商一定要到工商局注册,该缴纳的税费一分不少也要交,不要贪小利、嫌麻烦。除此之外,商家的诚信也尤为重要。针对当前朋友圈假货肆虐、产品质量低下等问题,商家应严格控制进货渠道,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同时商家应加强服务意识,树立品牌诚信,完善售后服务,努力提高顾客的购物满意度,和消费者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这样才能走得更长远。
法律已经有了,接下来就是将对微商的监管落到实处。不少消费者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将重点治理与常态监管相结合,根据法律开展专项治理,从市场主体登记入手,抓住一些典型违法行为进行打击,还人们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也让全社会认识到,微商只有依法依规诚信经营,营造让消费者放心的购物环境,才是正确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