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老年大学供不应求 “精神空巢”何处安放

【连网】□ 张晶晶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虽已高龄,却仍不愿停止求知的脚步。3月,恰逢市老年大学迎来春季开学,记者走访发现,老年大学里的报名异常火爆,尽管开设了163个班级,但一些热门专业仍“一座难求”。业内人士表示,老年大学供不应求,反映出的是在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过程中“精神空巢”的现实难题。这一难题反映出老年服务供给的欠缺。因此,扩大老年服务供给,满足更多老人的学习需求,需要各方继续努力。

老年大学火爆

“一座难求”渐成常态

3月1日,市老年大学迎来开学,记者还未进门就已听见阵阵歌声。走进学校,发现整个教室座无虚席,学员们精神抖擞,课堂上一片欢声笑语。

在模特形体班,万阿姨正仔细地记录上课的时间。万阿姨的课程表内容丰富:舞蹈课、模特形体课……万阿姨坦言:“自己以前生活枯燥单调,报了老年大学后,交到了不少新朋友,拓展了朋友圈。”

据市老年大学教导主任王燕妮介绍,今年春季招生,市老年大学开设了舞蹈、诗朗诵、摄影、书法、剪纸等特色班级,向社会公开招收老年学生。“招收简章公布不久,学校的咨询电话就响个不停,不少老年人甚至专程到学校来了解情况,当工作人员告知一些班级已经满员,不再接受新生报名后,许多老人仍然‘不依不饶’,非要插班学习不可。”王燕妮笑称这是个幸福的“烦恼”。

目前,市老年大学已经开课,163个班级几乎满员。其中,报名最热的是舞蹈、摄影、智能手机、诗朗诵等科目,开始报名后不到十分钟就满员。“火爆的报名场面,一年胜过一年。去年秋天,老年大学共招收了6500多名学员,今年与去年基本持平。”王燕妮说。

老年大学教师徐诺表示,近年来,像瑜伽、器乐等新兴课程特别受欢迎。今年增设的瑜伽班早已满员,其中半数以上的学员年龄在50岁左右,处于刚退休的阶段,而今年60岁以下的学员占70%左右,学习的群体明显年轻化。

多年不愿毕业

“精神空巢”成主因

今年68岁的沈健自市林业部门退休后,一直待在家帮忙带孙子。“不想与时代脱轨”的他今年特意来市老年大学报名参加了摄影班。“为了报摄影班,可是费了老大劲了,报名那天早早让儿女等候在电脑前。”沈老先生说,“别看我们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但对于新技术,都充满了好奇。”

王燕妮表示,舞蹈、钢琴、摄影等课程格外受老年人欢迎,每次报名人数都爆满,这与现在的老年人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息息相关。今年“钢琴”计划招收30个学员,但是报名人数是计划招生的两倍多,尽管采取了扩班等方式,但仍然出现“一座难求”现象。

81岁的孙茂梅奶奶告诉记者,她在老年大学学习10多年了,下课后都不舍得离开,亲戚朋友都说她的精神和气色越来越好。“只要自己能动,我就坚持学下去。我现在能够活得这么健康,正是因为在老年大学有所寄托。”

记者发现,像孙奶奶这样在老年大学一待就是10多年的人还真不少。除了前来学习的老人,担任教学工作的也多为退休的老师。自1999年开始,在老年大学教授京生、花旦的金世齐老师说:“在这里教学不是为了一点报酬,而是老年人的学习热情太可贵了。”在他看来,和他们交流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也愿意把自己所学全部传授给他们。

据了解,老年大学的教学性质不同于其他学校,学员愿意在这里学习多久完全根据学员自身的意愿。所以,经常出现一些“银发学生”“留级生”的情况。“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愿意毕业,结果导致老年大学供不应求。”市老年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老年大学供不应求,反映出的是在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过程中“精神空巢”的现实难题。

聚焦老年身心

家庭、社会需共管

目前,由于全市各级公办老年大学学校环境好、专业多、教学规范且收费低廉,一门课一学期费用仅一两百元,经济实惠,对老年人很有吸引力。

那么,老年大学为什么会成为“香饽饽”?“老年大学受欢迎是有原因的,不少老人感到寂寞,渴望被关注、生活更充实,这是他们甘当‘留级生’的主观原因。”王燕妮说,大多数老年人通过学习新知识,可以过上有情趣的晚年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广交朋友,获得新的生命力。

虽然目前老年大学基本能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但按照现在这种趋势,会有更多的课程出现“一座难求”的现象。王燕妮说:“受学校场地局限,如果学员爆满,学校会对学生进行筛选,而且现在老年大学发展趋势也在向街道、社区延伸,鼓励学有所长的老学员把知识带回社区,甚至还可以开课,服务社区其他老年人对学习的需求,实现‘老有所为’。”

面对数量不断增加的老年人,面对老年人更多的社交、娱乐、陪伴和精神慰藉的需求,老年培训机构怎么没能像少儿培训机构一样遍地开花,反倒“一座难求”呢?业内人士表示,现有的养老模式下,可以呼吁子女精神慰藉的同时,依托社区、场地、资金以及相应的队伍配套,给更多的老年人提供服务供给,不仅仅是一个新的消费增长点,也会让老年人保持良好心情,增加社会的和谐程度。在加大政府和社区等公益性的老年服务投入力度的同时,可以鼓励更多的市场力量介入,这不但有利于化解“老有所学”难题,也可以从中找到更多商业机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