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周莹
近日,记者走访了多个商业街区发现,一些商业街区的人气不足。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在布局商业街区时缺乏差异化规划思维,街区与周边小区人群消费习惯匹配度不高。与此同时,在设计商业街区时,乐观考虑了港城旅游人群可持续性,忽略对本市消费人群的开掘等。
■ 配备合适的商业业态
“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连云港一些商业街区的整体规划不高,各种低端的小商品市场级别的商品店铺排满了街区。”在外地工作的林燕周末回到连云港,本想带着朋友到连云港商业街区找找独特的连云港小吃,结果却发现各种低端的小商品摊点摆满了商业街区。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港城一些街区在最初建设的过程中,也邀请过很多高大上的公司参与,然而在执行的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这些公司纷纷退出经营。业内人士表示,之所以不能够很好运营,关键是一些街区前期策划不利,相关配套设施不到位,设计规划简单,只是照搬外地经验,最终导致做出的街区不土不洋,难以形成人气和商气。
那么,其他城市是如何规划商业街区的呢?专家表示,城市是商业的载体,商业服务于城市的居民。区域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功能属性天然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例如我市城区东部年轻人比较多,就要配备适合年轻人的商业业态,西区中老年人较多,就要设计适合他们的商业业态。而民主路、连云港老街主打怀旧、乡愁,就要主打与之相应的商业业态。只有在街区内配备具有顽强生命力与无限活力的商业体,并加以精彩演绎,才能让商业项目得以成功。如果街区管理者不能够真正像经营百年企业一样经营这些物业,再丰富的历史也撑不起服务体验。
■ 强化消费者的体验消费
专家表示,如今街区不再仅仅是商品买卖场所,更是消费者的社交空间。依靠商品聚合客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顾客持续光顾一个街区是因为其所传达的生活方式,符合他的社交需求,在这里能够找到自己,释放心灵。在这个方面,商业综合体做得较为出色。比如北京朝阳大悦城的悦界,基于城市雾霾问题而打造绿色主题社区,里面的绿色生态丰富,极大增强了区域的聚客力。
如今,商业街区应从消费者出发,为其带来最丰富的感官体验,直击消费者的需求点,让消费者满意、感动,甚至憧憬。这种感动和满足感并不是刻意伪造,而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例如南京的1912、上海的石库门、北京的南锣鼓巷,其最初都是有故事可讲。而随意做出来的历史味道、文化味道并很难赋予街区以灵魂,而是让其运营、策划更加苍白。
如今街区商业的功能正在被怀旧、个性化消费所替代。这就要求港城的商业街区在设计街区商业内涵时要根据街区的特色进行布局。例如民主路可以尝试引入快时尚品牌,同中央商场等周边商业配套起来,吸引年轻人向北消费。还可以引进一些怀旧意味比较浓的书店、文具店、咖啡店、蛋糕店、饰品店融入其中。其次要组织一些年轻人喜欢的娱乐,例如先锋话剧、歌唱比赛。再次组织导游团队,为前来参观的人群介绍老街内发生的各种故事,讲好怀旧故事。
■ 需融入城市商业大格局
目前,我市一些商业街区人气不旺,其中一个原因是商业街区同周边商业难以形成互补效应。专家表示,当前,商业街区独自经营的时代已经结束,各个商业街区要学会同周边借势。例如韩国首尔的明洞步行街就借助周边的百货、免税店等商业,实现了1+1大于2的效果。而北京的王府井步行街也借助了王府井百货、中环百货等商业体,实现了街区和百货的相得益彰。同样,前门商业街区也借助了几个老字号,打响了街区名片,而一些时尚品牌的加入,让老街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
商业街区“主打”年轻人,我市商业街区的设计还需添加吸引年轻人的要素。例如日本的六本木新城内的商业街区建筑的群房都和“山边”“西街”“榉树坡大道”等商业设施相连,随处可见绿地和广场,增加了街道的趣味,形成热闹的步行空间。而街区森大厦东侧的毛利庭园是一处日式造景庭园,采用了江户时代武士庭园风格,为毛利藩宅邸遗址中庭园的复原版。毛利庭园里的潺潺流水声、花草的芬芳、水池假山和春天点点飘落的樱花,为高楼林立的东京提供了一处可以悠闲赏景的户外天地,这些都吸引了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