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张晶晶 高舒
冬季去温暖舒适的南方过冬,夏季到清凉宜人的北方避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年人思想观念的改变,新兴的“旅游+养老”的“候鸟式养老”模式,逐渐成为老年人的时尚选择。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候鸟式养老”满足了老人寓养于游、寓养于乐的心理需求,前景看好,但我市要想发展“旅游+养老”产业,完成从“候鸟”到长期居住的变革,亟待突破自身瓶颈,从做优产品、提升配套服务等方面着手,充分激发“候鸟式养老”的市场活力。
■ “候鸟式养老”成退休老人热门选择
“这是我和老伴第三次去云南过‘冬往南飞,夏往北归’的‘时髦生活’,去年我们足足在西双版纳待了4个多月,直到开春才回港城,不过春节的时候,女儿和女婿也飞来和我们一起过了新年。”丁敏姿阿姨笑着说道,由于老两口没有什么负担,退休后就开始着手规划养老问题。“刚开始我们还有顾虑,担心去了那儿不适应,关键也舍不得外孙,女儿就让我们带上孩子一起去了,没想到去了就喜欢上了。”丁敏姿说,云南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最关键的是空气好。她和老伴,每天的生活就是买买菜、做做饭,闲下来享受一下日光浴,生活过得十分惬意。
如丁敏姿阿姨这样像“候鸟迁徙”一样,冬天选择去温暖舒适的南方,夏天到清凉宜人的北方,被称为“候鸟老人”,在我市并不是个例。年近七旬的邹老先生是我市一名退休干部,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候鸟老人”,连续几个春节都是在海南度过,他告诉笔者:“起初,我和老伴去海南旅游,租住了一个老年公寓,住了两周后,发现每到冬天咳嗽不止的支气管炎症状竟然有所好转。”现如今,邹老先生觉得这种候鸟式的生活方式很舒服,还拉上家里的其他亲戚一起到三亚过冬,现在他还在当地买了一套房。
邹老先生告诉笔者,在他居住的三亚海棠湾龙江风情小镇,小区里就有不少从北方去海南过冬的老年人,大部分来自东北、北京、四川,也有本地的老乡,有的在那儿买了房,有的是住老年公寓。“刚开始人生地不熟,后来,他和老伴在附近认识了很多同龄人,大家一起唱唱歌、跳跳舞、钓钓鱼,也就慢慢适应了,因为大家都是老年人,有共同话题也容易相处,生活一点也不寂寞。”
■ 港城养老既要“走出去”,也需“引进来”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在港城,被老年人视为时尚健康生活方式的“候鸟式养老”需求不断增长,由于消费比单纯旅游便宜许多,受到很多老年人的追捧。
面对潜力巨大的“旅游+养老”产业,我市相关部门也在谋求“出路”。“老年人是一个极具潜力的目标人群,早在四五年前,我们就针对这一群体推出了特色养老旅游项目,短的十天,长的有两三个月,吸引外地老人到海南海口、三亚等风景秀美、气候宜人的城市过冬。”连云港某旅行社经理张先生介绍,“我们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代订机票业务,还能根据老人住宿、餐饮、度假等需求提供定制服务,这种定制化的异地养老参与度很高,也得到了‘候鸟老人’及其儿女的认可。”
笔者发现,很多老人选择的地方大多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尤其是水质、空气质量好,这是老年人甘愿变成“候鸟”的主要原因。笔者走访连云区老年公寓了解到,类似借助环境、旅游资源发展的度假形式的“候鸟式养老”,港城的养老机构也在摸索前行。
“连云港地处中国沿海中部的海州湾西南岸,有丰富的资源和文化底蕴,云台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特别是有独特的海资源以及城市中有温泉的优势,如果像海南一样开发‘候鸟式养老’旅游,一定会有广阔前景。”连云区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分享旅游养老产业的“蛋糕”,针对闲置的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我市开始与其他城市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开展“候鸟式养老”。“依托连云区的山、海、港、岛、城以及东海的温泉等自然旅游资源,连云区社会福利院择机试点开展公办民营运行模式,建立集吃、住、行、度假、养生、休闲为一体的产业链,并与陆桥沿线省市合作,大力发展健康养生养老服务业,吸引全国各地的老年人。”连云区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开设之初,效果还不错,实现了盈利。但随着旅游产业竞争的白热化,机构养老开始起步,连云区社会福利院又将部分房间收回重新用做养老居住,并随着入住率的提升,最终将所有房间都投入至福利院养老上来。”
“由于港城的气候特点,选择‘候鸟式养老’的老人毕竟只能在港城短暂居住,这意味着,港城养老机构的部分床位一年中有半年左右闲置,这也造成资源浪费。”连云区社会福利院副院长郭晓超表示,区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的相关负责人都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因此本地养老机构还是希望探索从“候鸟式养老”过渡到长期居住养老的路径。
■ 服务“候鸟”群体,内容与配套是关键
“‘候鸟式养老’把养老和旅游相结合,满足了老人寓养于游、寓养于乐的心理需求,带给老人高品质的旅居文化体验和生活乐趣,而随着异地就医壁垒打通,‘候鸟式养老’模式前景可观。”连云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市场上各种主打养老内容的旅游项目五花八门,但大多未形成“旅游+养老”产业,基本为旅行社依托旅游线路与公寓相结合推出的产品,其能为老人提供的养老所需相关配套明显不足。“因其季节性特点明显,且盈利周期过长,旅行社并不会为其投入太多精力推广与策划。”一位在旅行社工作10多年的业内人士介绍,“市场上各家的‘旅游+养老’线路,也都是依托‘候鸟式养老’需求而生,但其并非专业养老机构按需配套,所以涉及老人康养的医疗设施和服务有明显短板。”
近年来,随着老年旅游市场的不断细分和老年人退休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促使以休闲、养生为主要目的的“候鸟式养老”的需求与标准日渐提高。“私人定制、特色旅游将成为老年人‘旅游+养老’的硬指标。”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老年旅游市场不断扩大,老年人旅游产品和目标城市的养老机构亟须紧跟市场需求进行完善与配套,需要在提高老年旅游产品开发和品质上下功夫,多为老年人旅游提供更适合的服务,重点考虑老年人在身体状况、医疗、饮食、交通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另外,旅游内容与康养居住应该重新整合,候鸟式旅游还是依托旅游开展多种经营模式。候鸟式养老产业的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策的支持、医疗等相关配套以及消费习惯的升级等。旅行社最好多开发以医疗为主要目的的候鸟式旅游、养生保健游等适合老年人的文化旅游产品,满足较高层次的旅游需求。
此外,相关主管部门要强化监管,督促旅行社和养老机构及配套单位等做优产品、提升服务,并做好老年人出游的保险、医疗、运输等指导、协调工作,树立新的养老旅游观,真正让老年人放心出游,从而充分激发“候鸟式养老”的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