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庄婷婷 孙一文 顾芳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推进的目的之一,就是使患者对基层医生的信任度不断提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目前,随着我市签约服务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有了家庭医生。家庭医生服务在保障和维护城乡居民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离群众的期待和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最大的制约瓶颈是家庭医生数量不足,服务能力不强,从而导致签而无约现象的发生。
服务能力跟不上 家庭医生签而不约
“我在外地工作,一直很担心父母的健康问题。去年,我父母与所在社区的医生签订了一份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当时我们挺高兴。可是在找签约医生看过几次病后,我父母觉得他们的业务水平不高,无法满足自己的需要,以后就不愿再找他们了。”市民高先生告诉笔者。
据了解,当前,签约医生基本上来自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生队伍人才缺乏,尤其是有临床经验、诊断治疗水平较高的全科医生匮乏,而且整体队伍知识老化、年龄偏大、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突出。特别在一些偏远地区,家庭医生人手不足、能力不够,医生所提供的服务与老百姓的期望还有差距。
此外,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的药品品种与规格比较有限。有些签约居民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去三级医院专科就诊后,因无法在社区购买到同样的药品,直接影响他们的满意度与获得感,继而不愿意续签。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是首要因素
百姓最关心的是家庭医生的诊疗水平,会不会把病情耽误了。当前,服务基层的医务人员主要以助理医师或乡村医生为主,其诊疗水平和大城市大医院的医生相距较远。特别是基层全科医生的数量还存在较大缺口。
全科医生,这个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从国外引入。相对于大医院的专科医师,全科医生又称为家庭医生,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
百姓最需要这种“科科通”的全科医生,但目前却极为紧缺。在欧美发达国家,全科医生占医生比例约为30%。按照到2020年每万名城乡居民有2至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目标要求,我国约需28万至42万名全科医生。此外,原本就总量不足的全科医生中,约80%分布在大中城市。这就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首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和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再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的根本原因之一。
加强人才培养 充实家庭医生队伍
家庭医生后续服务能力不强,导致签而不约的问题如何解决?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前德表示,应尽快建立适合基层医疗卫生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一是对现有的基层医生进行有计划的系统培训,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培训机制,真正提高其服务能力。二是充分利用城市医院优质人才资源,通过政策引导,支持有职称的临床医师或有临床经验的退休临床医师,下沉到基层进行一年以上的定期服务。三是通过订单式定向培养等途径,为基层培养一批优秀年轻的全科医生。四是通过动员在校应届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优厚待遇。
“除了加大全科人才培养力度,还希望通过推进医共体建设,让三级医院专家融入签约服务团队,使城市医院和乡村医院、高级专家和基层医生建立紧密联系,真正发挥指导帮扶作用。此外,针对当前高发的慢性病,全科医生也需要不断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类风湿等专病诊治能力。比如康达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医学类本科院校,一直致力于助力健康港城、健康江苏发展。自建院以来便开设了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教学,去年起更是承担了省卫健委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任务,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1600余名全科医学生。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尤其突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诊疗技能的培养。”张前德表示。
没有人才支撑,再好的制度也只能停留在纸上。“治本之策还是要补上全科医生的缺口,尽快培养一批经过正规医学教育和全科培训的高素质全科医生来充实家庭医生队伍,将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和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同推进。”张前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