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周莹 郑蕊
近日,连云港市科协召开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来自我市市级学会、企业科协、高校科协、科教卫生条线以及今年市最美科技创新之星代表聚集一堂,共同为港城发展献言献策。激发人才活力,港城还需关注、完善哪些细节?
激发科技人才活力
助力港城发展
众所周知,区域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作为一个科教资源并不发达的城市,连云港一直存在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为了吸引人才,很多企业将人才中心建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然而,这些长在外边的“科研中心”并非区域发展创新经济的永久之策,还需要地方积极地建设创新人才高地。
当前,科技人才最需要的服务有哪些?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最重要的就是科技人才的事业平台。”当前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一批科技龙头企业快速崛起,为区域集聚了大量的科技人才。但是,人才储备和企业发展还存在不足,需要打造更多符合当地产业需求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其次,高端人才还需要更多交流的平台。虽然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但是必须看到展会、行业学会、业内会议依旧是行业前沿信息发布的重要渠道。高层次人才也希望更多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展会、年会能够在连云港召开,让更多的人才可以通过这些“窗口”了解最新的前沿科技。再次就是创新创业的环境。虽然目前我市各县区都已经建立了孵化器、成长基金等创新载体和机制,但是公共实验室、公共检测、公共技术等平台建设的力度还比较弱,创新人才在连云港创业的成本还比较高,这些因素都困扰了创新人才在连云港的发展。
面对这些难题,港城各个县区已经在积极作为。近日,市开发区加快建设医药产业园,加快产业集聚和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争今年年内能投入使用。届时,所有的医药创新企业可以在这里享受一站式的创新创业服务。与此同时,市高新区加快了创新业态的布局,吸引斯克斯等创新团队在这里聚集。此外,海州区也通过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方式,为科技人才培育更多的事业平台。
这些生活细节
科技工作者最关心
在这次座谈会上,科技人才不仅关心事业的平台,对于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同样很关注。多位发言代表表示,城市环境已经成为吸引科技人才最重要的因素。房价、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正在成为科技人才落户的先决条件。便利的交通、管理有序的城市环境同样重要。
“连云港应通过打造创新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让更多的科技人才留下来。”在座谈会现场,年轻的科技人才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在采访中,很多科技人才也表示,为了保持对产业和科技高度的灵敏度,很多高层次人才选择在大城市落户,连云港当前引进的主要是一批正处于成长期的中青年基础科技人才。这些人才年龄在28岁至45岁之间,其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家庭和创新创业。
来自港城某药企相关负责人坦言,孩子就学、老人就医看起来同引进科技人才关系不大,但是却影响了人才对城市的观感。例如南通、苏州等城市,科技人才愿意去,不仅仅是因为那里有事业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连云港要想让更多高层次人才来,必须提升城市的教育水平。不仅如此,优质的城市养老氛围也很重要。连云港拥有众多医药企业,然而,连云港医疗条件同其他城市相比优势并不明显,要进一步发挥区域产业特色,提升连云港医疗水平,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到这边来。
当前,我市应该进一步加快在园区布局高水平商贸旅游、医疗养老、文化教育等功能配套,规划建设城市综合体、中央商务区、专家公寓等。对公共服务重点项目,我市各个园区可以尝试托管运营,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建设国际化社区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不断提升港城对于科技人才的魅力吸引。
落实科技人才政策
打造服务高地
在这次座谈会上,座谈会代表纷纷呼吁市级层面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做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政策以及在园区、开发区组建科技工作者联盟,搭建科技工作者技术、政策、信息平台。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科技人才的政策。例如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引进急需的各类人才,提供户籍办理、出入境、子女入学、医疗保险、创业投资等方面“一站式”服务。允许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优秀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国家级经开区工作。对国家级经开区内企业急需的外国专业人才,按照规定适当放宽申请工作许可的年龄限制。对国家级经开区引进外籍高端人才,提供入境、居留和永久居留便利。对符合条件且未享受实物保障的在国家级经开区内就业或创业的人员,可提供一定的购房、租房补贴,按规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鼓励地方人民政府提高国家级经开区内企业培养重点行业紧缺高技能人才补助标准,对国家级经开区与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按规定给予支持等政策。这些政策并不是强制性政策,但是对区域吸引人才具有很强的引领性。在采访中,笔者发现,一些园区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打折扣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既有历史原因,也有认识不到位的原因。
专家建议,当前,各地都在积极地开展巡视工作,可以将相关的人才政策执行情况纳入巡视范围,确保国家各项人才政策落地落实。与此同时,要加快重大产业项目的布局,不断提升城市公共财力,为城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落实科技人才政策提供更多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