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全市上下齐心共筑防线保连云港安澜

【连网】“小时候每当发大水时,父母都会带我们离开村庄,聚集到附近的高岗上,谁还敢跑到河堤上看景啊。”家住新沭河边的浦北村村民张井象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不但带着孩子来看稀奇,还拍视频玩呢。”

8月21日,新沂河行洪1210立方米每秒,石梁河水库泄洪170立方米每秒,新沭河太平庄闸水位回落到正常控制水位线以下。千军万马上堤防洪的轰轰烈烈景象告一段落,新沂河、新沭河堤防又回归往日的宁静,这也标志着60年来最大洪水过境的严峻汛情基本结束,我市实现了有大汛无大灾、有大洪无人员伤亡,取得了抗洪工作的阶段胜利。

面对60年来最大洪水过境,港城“凭什么”安然无恙?

微信截图_20200826103117

优化调度科学决策是关键

“省市水利部门联手大区域调度洪水,是保障洪水安全过境的前提。”市水利局局长宋波介绍。我市地处沂沭泗流域最下游,承担着上游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0多个我市面积的洪水过境入海。今年入汛以来,因沂沭泗流域强降雨频繁,市防指分别于7月12日、7月23日两次启动全市防汛Ⅳ级应急响应,8月9日、8月14日启动新沂河防汛Ⅳ级、全市防汛Ⅲ级应急响应,这在我市历史上是少有的。

为此,市防指提前部署,水利部门强化应急值守和工程调度,提前预降各地河库水位,强排泵站做好开机准备;降雨期间沿海涵闸抢潮排水,及时开启临洪水利枢纽强排泵站抽排城区涝水,大浦站、临洪东站和西站共运行1233台时,排涝1.3亿立方米。调度病险水库空库运行,超汛限水库及时泄洪,加强水库、塘坝和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及时转移安置危险区域群众。“这次大区域、跨流域调度的实施,主要是市水利部门的运筹帷幄,依靠的是淮委和省防指的大力支持,依靠的是市领导的强有力领导,以及水文部门的精准预报。”宋波说。

8月中旬,受上游山东鲁南地区强降雨影响,我市出现自1960年以来最大的洪水过境,并形成四个历史之最:石梁河水库自建成以来泄洪流量最大,达到4580立方米每秒;泄洪时间最长,新沂河、新沭河两条流域性河道连续泄洪时间分别达到40天、32天;新沭河太平庄闸段水位历史最高,达到7.24米,超历史水位0.74米;两河泄洪总量最多,自6月中旬以来,新沂河、新沭河累计泄洪85亿立方米。面对严峻的防洪形势,省市领导高度重视,科学研判,紧急部署。在抗洪的关键时刻,省市领导多次赶赴一线,现场督导抗洪工作。在得知上游60年来最大洪水将从新沂河、新沭河过境入海后,科学决策、果断决策,要求沿线县区和部门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组织人力上堤巡查值守。在上游洪水过境之初,市委市政府就紧急派出4个抗洪督查组,分片对新沂河、新沭河实施督导,确保上游洪水安全过境不出险。

微信截图_20200826103218

水利工程完好是基础

“有序开展水利工程应急消险,是战胜此次洪水的基础。”宋波介绍,我市先后投入资金1.25亿元,对新沂河、新沭河重点险工患段进行应急治理,实施完成烧香支河、灌云车轴河治理、东海赣榆13座小水库除险加固等主体工程建设。有序组织开展全市水利工程汛前大检查,梳理排查问题隐患2151项,逐一落实度汛责任和整改措施。充分发挥河长制在防汛工作中的作用,依法查处清理违章种植1100余亩,整治违法圈圩和建设130余万平方米,有力保障河库行洪通畅。

与此同时,我市还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20余个,投入资金1500万元,推进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储备防汛块石13.7万吨、编织袋272万只等物资。组织11支应急抢险队伍举行应急演练,提升防汛抢险实战能力。

8月15日中午,新沭河太平庄段水位涨到7.24米,比历史上的最高水位高0.74米,堤内的水位比堤外的村庄高出近4米。堤内浊浪翻滚,堤外庄稼碧绿如茵。“多亏了有堤防挡水,不然我们村的庄稼地、我们的房子都要泡在水里。”家住沭南闸附近下滩村的张义浩说,“上午我还在堤上巡查呢,看到河里的水位比我们家房子还要高。”

“由于前期功课做得到位,保证了60年来最大洪水安全过境。”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微信截图_20200826103313

县区、部门通力协作是保证

县区、部门之间的有效联动和群防队伍的通力协作,是战胜此次洪水的根本保证。面对60年以来最大洪水过境的严峻防汛形势,各县区、各部门通力协作,沿线县区组织4675人巡堤查险,前置消防和武警救援力量250人,专业抢险队伍1790人在新沂河、新沭河险工隐患点备勤防汛,他们克服烈日炙烤、蚊虫叮咬等困难,始终坚守在巡堤查险等岗位上,为夺取抗洪胜利作出了贡献。

灾难炼风骨,困难砺精神。在汛情紧张时,市县区镇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充分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优良传统。坚守岗位,严格执行调度指令。也再次验证了基层水利单位的应急反应能力,展现了水利职工敢于担当的时代风貌,体现了水利职工的拼搏奉献精神。

回望60年以来最大的洪水过境时,离新沭河10多公里的郁洲公园里,相大妈正在乘凉,似乎并不知道上游洪水过境的事情,她懵懂地说:“大热的天,哪里有洪水过来?”许多市民与相大妈一样,生活丝毫没有受到洪水过境的影响,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尽情享受着水利建设和防汛人付出带来的“红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