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随着电梯产量、电梯保有量、电梯增长率高速增长,电梯运行发生的故障也与日俱增。那么,万一市民乘坐电梯时遇到突然停电、发生故障这些“倒霉事”怎么办?《连云港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此做了相应规定,明确提出要建立更加可靠的电梯应急保障机制。
安全无小事。虽然目前我市电梯应急救援已纳入地方应急救援体系,建立96333全市电梯应急救援公共服务平台,市区内20分钟内即可获得专业人员的有效救援,但电梯责任险、提高外地电梯在本地的维修效率、事故追溯能力和被困人员自救能力等工作仍待进一步加强。
电梯困人20分钟内得到救援
在小区乘坐电梯时,大家会发现在电梯上方都贴有《特种设备使用标志》,醒目的告示牌上不仅登记了电梯的设备代码、使用单位等信息,还特别标注了维保单位的信息。为了检测这些小区电梯是否按照要求维保,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特设处相关工作人员随机抽取个别居民小区,突击检查电梯维保单位应急救援、设备维护等工作是否到位。
在连云区嘉泰花园小区11号楼1单元,有两部电梯正在运行。一名工作人员进入电梯,假扮被困居民,拨打维保公司维修热线,大喊:“我被困在电梯了,门打不开,灯不亮,你们赶快过来!”一会儿,一名身穿工作服的抢修人员拎着工具箱、头上戴着探照灯气喘吁吁地赶到现场。当听说是检查时,他才重重地松了一口气。笔者看了一下,从报警到抢修人员赶到现场,时间只有7分钟。
“一般来说,市民遭遇电梯事故时,只要拨打96333、119或者维保电话,市区内20分钟内即可获得专业人员的有效救援。”市市场监管局特设处处长杨智介绍,国家规定,电梯所在地区为城区的,电梯维保单位须在30分钟内赶到现场实施应急救援。我市虽然做得不错,但这次《连云港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仍然把建设智慧电梯应急管理平台放到电梯应急保障机制的重要方面来强调。
按照《条例》规定,在96333电梯应急处置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我市将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提升电梯综合安全保障能力。
鼓励提升电梯保险覆盖率
电梯应急保障机制的构建,不仅要提高困人救援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还要在保障受害人基本权益上多下功夫。
事实上,我市早在5年前就推广电梯安全责任保险,这次《条例》中也提出,“要鼓励电梯安全责任保险,重点推动老旧住宅投保电梯安全责任保险,提高事故赔付能力。”
“电梯安全责任保险,是指电梯在安装、运行、维保过程中发生意外或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第三者财产损失时,由保险机构直接进行经济赔偿的险种。但在我市,这一保障乘客、电梯厂家、维保单位、物业等多方权益的保险,近年来却面临着不叫座的尴尬境地。”市人保财险公司具体业务负责人马海关介绍,在2018年之前,电梯购买保险省里有补贴,住宅电梯补贴率高达50%。
笔者了解到,普通的住宅电梯,责任险只需要93元左右,对四星级维保单位负责的电梯还要打九折。目前,全市投保责任险的电梯约有3400台,约占电梯总数的20%。
“最高峰时候投保到6000多台,但2018年补贴取消之后,投保积极性降低。”马海关说,电梯险遇冷的主要原因,还是公众对于这一保险的了解不深、关注度不高,“虽然电梯故障时常发生,但电梯伤亡事故比例确实很小,所以不少住宅小区并未将电梯安全责任险纳入议事日程。”
不过,随着《条例》的实施,电梯责任险的推广有望得到进一步重视。“希望政府层面继续加大电梯安全责任保险的宣传力度,鼓励维保单位、物业单位等电梯相关方积极主动参与投保。”马海关期盼。
应急共建保障电梯安全
重视电梯应急保障机制,此次在《条例》中得到了广泛体现。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宋志飚介绍,除管理部门的作为外,还明确规定公众聚集场所和住宅电梯必须安装视频监控设施、自动救援装置,提高事故追溯能力和被困人员自救能力,维护乘客正当权益;明确外地电梯企业要在本市设立常驻售后服务场所,提高故障急修能力。
“电梯应急保障机制的形成,需要政府统一领导、企业主动履责、部门联合监督、检验技术支撑、社会广泛参与,是多元共治的格局。”他说,以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建设举例来说,需要市场监管部门、消防、住建、通讯等多部门的协调配合。自2020年1月96333电梯应急处置服务中心投入运行以来,累计处置困人事件494起,解救被困人员1013人。该中心每月定期发布简报,通报电梯困人救援情况、故障原因统计分析、典型案例等。
当然,电梯的使用单位和销售单位、生产厂商在维护电梯安全过程中也责无旁贷。“作为使用单位,要对电梯的安全状况了如指掌,在保障电梯安全上要体现绝对主动性。”杨智说,电梯在使用过程中性能如何,是否存在隐患,是否按时保养、检修,是否严格执行定期检验制度等,所有这些使用单位要做到心中有数。对电梯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排除,该停梯时果断停梯,该报修时及时报修。
当公共场所的电梯出现问题时,员工应快速反应,按照科学的方法排除险情。电梯发生事故往往都是瞬间,险情发生时,专业抢险人员有时根本来不及赶赴现场,此时只能依靠员工紧急自救。这就要求使用单位明确安全员职责,平时要多对安全员开展电梯应急培训和演练活动,让员工掌握最基本的应急处置方法。客观上讲,在电梯出现险情时,只要员工临危不乱、冷静面对、科学处置,就能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将事故损害降到最低点。(□ 王文 李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