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9月16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以下简称“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二十次全体会议在我市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长三角城市的多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就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数字经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展开了论述。作为长三角北翼城市,连云港正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赶上“长三角速度”。那么,这些他山之石有哪些可以让我市学习的“真经”呢?
近年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当下,各个城市都深切地感受到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地推进数字政府、智慧停车、智慧交通等系统在城市运用。在这次城市经济协调会上,多个城市阐述了其推进数字经济的经验,一系列的创新实践让人看到了数字经济今天的方向。
数字赋能产业 创新经济原来可以这样玩转
在国内外形势严峻的今天,如何冲破行业发展的乌云,推进经济的发展呢?所有人都回答:创新。
“在信息时代,未来产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城市经济协调会连云港会议中指出。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城市将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今天,我们的城市被碎片化,并没有作为一个真正的创新载体而建设。
连云港是国家创新试点城市,拥有国家级高新区等一系列国家创新载体和平台。大多数的县区建成了孵化器或创新空间,一批创新载体在这里落户。但我市的创新生态还不够健全,还需要继续通过更深层次的推进让创新成为城市最具活力的增长力。
在专家看来,我市如何通过数字赋能产业的方式推动创新经济发展呢?云栖小镇和雪浪小镇的模式也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探索。王坚在介绍中表示,云栖小镇和雪浪小镇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其围绕市场需求做创新。例如,一家浙江萧山的传统企业,通过对市场需求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高端的轴承更加有市场。于是,这家企业快速地将原有的生产线进行了智能化改造,生产出更加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端轴承,企业市场适应能力不断提升。今天制造业离开互联网没有未来,互联网离开制造业更没有未来,因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也就是说,互联网再也不是传统互联网公司的互联网,而是所有人的互联网,更是制造业的互联网。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感受到互联网给制造业带来的巨大变化,然而要想真正地建成一个高端的互联网园区并不是那么容易。以云栖小镇为例,现在这个因“云”而名的云栖小镇,在9年前只是一个偏僻、传统的城乡接合部工业园———转塘科技经济园区。刚开始,整个产业园内只有8家涉云企业入驻,很多培训机构和电商企业要进来,园区的管理方把他们拦在了产业园区外。他们说:“不是说电商企业不好,因为一进来跟整个生态是不匹配的,一旦做乱做杂了之后,标识分不清楚就会让人家不知所措。”
2019年年底,杭州城市大脑产业协同创新基地落户云栖小镇,这是杭州市政府探索城市大脑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新机制,这是云栖小镇从培育“云生态”到培育“城市大脑生态”关键时刻的关键之举。杭州城市大脑产业协同创新基地负责人表示,以杭州城市大脑实践为基础,通过开放城市大脑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城市大脑技术架构体系,构建城市大脑产业体系,城市大脑建设相关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型产业在云栖小镇不断集聚。
数字赋能城市 让城市更智慧
智慧城市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经过数年的发展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王坚院士认为,过去我们对“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或者说作为一个体系的认识是不够的。实际上,城市是一个由许多个元素共同组成的多元主体。过去我们讲智慧城市等这些概念的时候,到最后都会变成很局部的东西,比如智慧停车场、智慧窨井盖、智慧楼宇……一个城市的完整体系就被碎片化了。所以每年都有新技术,但城市问题仍然越来越严重,这说明我们对城市的认识是盲目的。
眼下,连云港也在加快建设电子政务系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城市更加便捷、更加高效。那么,怎么看当前的智慧城市和城市大脑系统呢?王坚院士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出了传统智慧城市和城市大脑在管理城市的不同。智慧城市在管理城市的时候要求在一个杆子上装若干个摄像头,而城市大脑则是基于大数据计算后告诉相关部门在一个杆子上究竟应该装多少摄像头。在城市大脑中,每个部门对相关数据的调控都会特别关注一些特定的数据。例如,我们对杭州交通组织数据从过去机动车保有量转变为一个城市机动车载存量,即在这个城市奔跑的汽车数量。杭州机动车保有量数字很大,但是在路上跑的车数量却很少,这样精准的数字对于城市制定科学的交通组织方案是非常有利的。在复工复产阶段,我们通过监测路上的汽车情况,发现整个城市复工复产的节奏和效果。
现在,各地的城市大脑建设还在不断的探索过程当中,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城市还是在把城市大脑作为一个切入点来解决城市局部的问题。王坚觉得城市大脑建设还是应该体系性更强一些,“因为毕竟我们在做一个体系化的东西,不应该简单地只盯着一个局部的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从整体的角度系统地来解决和改善城市的问题。”
良好的城市数据接入系统也是一种营商环境
“今天,我们如果不能实现各个部门的协同,还去建设自己的大数据、部门平台,这样的城市数字化建设是不行的。”王坚院士表示。
怎样打破这样的藩篱,杭州的经验值得学习。为了推进杭州城市大脑建设,该市成立了64个城市大脑政府专班,超过500人驻点办公。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挂牌城市大脑建设指挥部,统筹协调杭州城市大脑总体规划、需求梳理、中枢运维、数据协同、规则沉淀等各项工作。政府专班是杭州城市大脑保持领先优势的本体力量,通过政府自身的改革带动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的创新。
2016年6月,云栖研究院与杭州市交警专班在云栖小镇集结,开启政企合作探索之路。2018年10月,杭州市启动城市大脑百日攻坚大会战。政府部门派出“最懂业务的人”,志愿企业派出“最懂技术的人”,开启“治城”探索之路。这次百日攻坚,除便民措施从交通向旅游、卫健等扩展外,最重要的莫过于确立城市大脑中枢机制。
2019年,杭州城市大脑中枢系统架构建成,在不改变各部门现有数据系统的情况下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支撑便捷泊车、舒心就医等场景建设,让“盆景”变成“风景”;2019年第三季度,支撑“数字驾驶舱”建设并上线,实现市级、区(县、市)级、镇街级和市级部门间的互联互通;2019年底,中枢系统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的有效管理与安全保护,助推“数字驾驶舱”扩面。如今,在杭州20秒进入景区、30秒可以办理入住手续,整个城市停车系统大多数可以实现先停车后缴费等。
当然,城市大脑建成后最重要是使用。“浙江的城市大脑接口虽然是政府做的,但接入是免费的。”王坚院士说。现在很多城市都提出要优化营商环境,如果当地政府能够把数据支持和协同创新做好,让数据互联互通更加方便,其实这也是一种营商环境,即数字营商环境更加通畅、便捷。(周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