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随着大风降温天气的到来,落叶纷飞。如何对待落叶,考验着城市各相关单位的管理能力。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今年圆明园通过保留芦苇、秋荷,“落叶缓扫”等措施,让自然生态景观停留得更久,为游客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游园体验。笔者以为,圆明园的这一举措,既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凸显,又是公共美学的回归。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这样的美景如今在城市并不容易见到。在不少城市管理者看来,落叶应当快扫、全扫,甚至于为了达到“不见一片落叶”的目的,用水枪提前清扫,打落树叶。不过,这几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市政管理服务理念的日益进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珍视大自然赐予的落叶美景,出台了“落叶缓扫”甚至“落叶不扫”政策,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果。
此番圆明园积极跟进,高调选择“落叶缓扫”,其实是对这一人性化管理理念的站队和加持。花开花谢,叶生叶落,都是自然演替的法则,也都是正常的生态现象,落叶也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礼物。尽量以自然之道来合理处置自然代谢物,才能更好地融入自然、亲近自然、利用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给民众营造更多的自然风景。
若放眼国外,不乏美“醉”了的落叶大道,俄罗斯夏宫花园、加拿大枫叶大道、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等等,绚丽烂漫,美艳无比,让人叹为观止。不妨借鉴一下国外的,以及国内圆明园等地的做法,在确保交通安全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让落叶多停留一会儿,给落叶留出自然消化的空间和时间,让落叶变废为宝、发挥“余热”。毕竟,它们不仅留住了美丽的自然风景,也创设了一道人文风景、管理风景。(□ 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