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四五”拉开帷幕,港城各大园区纷纷亮出其未来五年产业发展计划。那么,如何打造更加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呢?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卢山认为,当前,各个园区都在做“十四五”规划,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经济园区的管理者对园区的战略定位、主导产业组成、竞争策略、组织能力和运营机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选择,因为这些不仅关系园区存量经济发展,还关系增量招商引资目标的战略决策。
战略规划
应有差异化
在恒瑞医药采访时,几乎所有的被采访者都精准地说出恒瑞发展战略是科技创新和国际化两大战略。2000年开始,这样的发展战略支撑恒瑞医药从一家几十亿元的企业成长为上百亿元的企业,从一家连云港本地企业成长为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公司。其海外市场开拓和创新药的开发都是基于这样的战略指导。
通过恒瑞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战略对于一家公司发展的影响。其实运营一家园区同运营一家公司一样,都必须要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在分析港城各个园区产业战略时,会发现,有园区存在无产业属性定位或者产业属性定位模糊等问题,园区战略定位引导本地产业发展能力较弱。
几年前,我市曾对各个园区的产业定位进行过一次梳理,通过各县区上报的产业定位来看,产业趋同性较高,其中选择医药的园区有4个,选择高端装备的有5个,选择化工的有4个,光伏、风电等产业的有3个。经过5年的发展,今年年初各个园区再次端出了自己的产业定位。同5年前相比,各个园区产业规划相对清晰,但问题是,这些产业涉及近十个大类的产业链,实操的难度可想而知。
港城经济专家分析,连云港产业园产业定位问题主要存在一些误区:不接地气,盲目追求高大上。即有些园区没有意识到与其他园区的差异,盲目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由于缺乏必要的生长环境,不但导致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没有成长起来,也影响了劳动密集型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其次,同质化严重,缺乏竞争力。一个新兴项目在一个地区运作成功后,其他地区往往忽视产业发展环境,低估潜在风险,竞相发展相关产业,都希望能够抢占新项目制高点,导致区域范围内的产业同构、产能过剩。再次,产业种类过多,缺乏主导产业。为吸引企业入驻,不少园区对企业来者不拒,无论企业优劣、规模大小,导致园区企业良莠不齐,致使园区产业过多,范围太广,缺乏突出的产业优势,不利于资源的集中配置。此外,还有产业关联度不高等问题。
学习企业产品线模式
发展园区产业
分析连云港百亿级企业,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产品线。以正大天晴为例,目前,正大天晴形成抗肿瘤、肝病、呼吸、感染、内分泌和心脑血管6大产品集群,其20多个年销售过亿元的产品均在该产品集群中。其中在肝病领域,其优势产品全国占有率遥遥领先;在抗肿瘤领域,形成以一类新药安罗替尼(福可维)为代表的领先的抗癌创新药产品线;呼吸、感染等领域也有核心产品。
其实,运营一个园区同运营一个企业非常类似,因为产业之于地方,类似于业务线之于企业。成功的多元化企业,其看似分散的业务线往往立足长期积累的、难以复制的或进入门槛极高的核心优势。运营一个园区同样是这样。
经济专家认为,一个地方的经济不能过度依赖一两个产业,但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下,“鸡蛋”(资源)放在太多“篮子”(产业)里,也会稀释比较优势。“大而全”的产业规划自然也难以指引作为产业载体的城市设计,导致千篇一律、与产城人脱节的一个个新城。
那么,怎么办呢?这就要求政府有形之手通过宏观调控让区域产业更加优化。简单地说,就是在做好产业规划的同时,按照企业运营产品线的思路,集中力量运营园区的产业链。卢山介绍,产业规划是为了清晰定义园区有所为、有所不为、什么先为、哪些后为,产业政策则是为了“集中优势兵力”,打造科学的产业链。
差异化管理策略
激活园区活力
在采访港城企业时,笔者经常听到管理者详细地介绍为了激活市场部的资源,他们制定的系列管理策略。有些策略非常值得港城园区引进,比如差异化薪酬和奖励政策。港城一家强优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介绍,他们根据每个人对公司的贡献率测定他们的年度收入,简单地说,如果你只是做岗位的基本任务,那么你能拿到的钱非常有限。只有你为公司赢得更多的价值,你得到的酬劳才能越多。
通过分析港城各个园区的政策优势发现,各个园区在项目落地、正常运营、政策力度上存在大同小异、区别甚小等问题。几乎所有地方吸引项目入驻的方法都是资金奖励和补贴。这些资金来源除了地方财政承担的产业政策,借力社会资本的政府引导基金也在区域竞争中成为赋能地方经济的“标配”。在区分度低的战略定位和大而全的产业规划下,这种毫无差异的政策几乎很难形成项目招引的竞争力。其实,我们可以学习强优企业管理市场部的方式,管理项目引进,对地方贡献大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优惠电价、水费或者能源支持,而耗能大、贡献小的企业则承担相对较高的生产成本,从而倒逼这些企业或者转型或者退出,不断优化经济园区的结构和质量。
与此同时,港城经济专家建议,要实施“一园一策”,积极向重点园区下放管理权限,给园区赋能,“让园区说了算”。因为只有更好地创新管理体制,赋予园区更多自主权,并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才能吸引更多项目落户园区。(□ 周莹 连发)
总值班: 王夫成 朱 萍 编辑: 宋添翼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