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就地过年”为港城公共文化服务升级提供契机

“就地过年”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之举———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要减少不必要出行,减少人员聚集,减少在途风险,确保疫情不因春运扩散。

但是“就地过年”能否落实落细,仅靠政府倡导和老百姓自觉还不够,需要各地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多方合力,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安排好“就地过年”者在春节期间的物质、文化生活,营造“就地过年”的温馨氛围。

而作为重要一环,如何满足更多潜在人群在过年期间的精神文化消费,使之能够在物质和精神上获得双重的归属感,是考验本地文化部门和机构的重要工作。

​创造性地提供特色服务

倡导“就地过年”前所未有,也缺乏运作经验,落实到地方政府,如何为大家提供多一些的文化休闲产品和服务、营造良好的氛围,成为重要的思考问题。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到“低风险地区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公园、体育场等公共活动空间,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保障开放时间,为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这让不少地方文化机构开始积极行动起来。

“因为疫情防控需要,提倡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有利于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坦言,这种形势,对于我市公共文化场馆而言,既有做好疫情防控的压力,也是推动本身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转变、服务效能提升的机遇。“因为疫情防控要求,今年春节的人员流动会大幅减少,以往在城市工作的人,依然会留在城市过年,公共文化场馆潜在的目标受众没有改变。与此同时,春节期间,大家都在放假,这让各类群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这就要求公共文化场馆不能照搬往年运行模式,而是要推动服务理念创新,创造性地提供服务。

公共文化场馆最需要的就是“人气”,场馆服务开展得好、服务供给有吸引力,去参观体验的人就多,影响力就会大。反之,没什么特色服务或者展览、培训不够精彩,公共文化场馆就会“门前冷落鞍马稀”。为此,我市不少文化场馆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特别组织策划了诸多有创意的文化活动,借此机会提升其文化影响力。这些活动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形式翻新,又鼓励多人参与互动,营造浓浓的热闹氛围。比如电视剧《知否》的热播,让很多人知道了古代有投壶这项活动。春节假期,市博物馆就会开展“雅歌伴投壶·趣味中国年”的特色创意活动,让市民体验一把古代的文人雅趣。此外,“新春嘉年华·谜语拾年趣”活动、“指尖上的葫芦画”等特色活动也成为创新之举,吸引了众多市民的观望,更为就地过年的外来人口提供了一次体验本土文化活动的绝佳机会。

“阵地服务”要向“指尖服务”转型

近年来,我市社会各界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在逐渐提升,一些问题也逐步暴露。比如,服务供给的数量和种类在不断扩大,但是却缺乏品牌性强、影响力大的项目或产品;一些常规展演,包括公益性文艺活动等,内容老套,缺乏新意,对群众的吸引力有限,从而导致参与度不高,整体市场的带动作用有限;还有个别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完善和应用,不能跟当下群众的文化消费理念相契合等等。

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凸显,会直接造成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开展步步受限,也就影响到“就地过年”期间,群众文化消费欲望的释放。为此,一方面,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需要创新理念,在人群不聚集的情况下,灵活应对,发挥场馆自身优势,缩短群众与服务之间的距离,比如为落实防疫要求,缓解自修室座位紧张的状况,市图书馆就将原西游记文献馆临时扩增为新的自修室,于是多了129个座位,方便更多群众和留校大学生在过年期间的读书阅读活动。另一方面,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也要做到认真思考公共文化的发展趋势,疫情当前,手机为王,把“阵地服务”向“指尖服务”转型是大势所趋。

在此理念支撑下,我市各级各部门、各县区各文化单位,都在尝试组织开展云剧场、艺术直播等有益探索,鼓励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场馆开展线上服务,设置春节专题频道或者专区,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也提倡大家居家健身,这样用多种方式满足就地过年的群众节日期间线上线下的文化需求、体育需求。而我市部分景区除在春节期间大力开展打折优惠甚至免费观览活动外,还通过360度全景导览及3D漫游、电子语音导游等方式,将特色景点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线上呈现,游客只需打开景区微信公众号,便能实现足不出户“线上游景区”,提升“指尖服务”效能。

文化服务要具备情感基底

“以前每年都会回老家过年,今年相信在连云港过年也不会很孤单,政府帮我们想得挺周到的,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但是我感觉心里还是挺温馨、挺开心的。”1月31日下午,市文明办、海州区文明办联合新南街道共同举办“就地过年好事连连”连云港市温暖新春志愿服务集中关爱活动,让就地过年的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来自贵州天柱县的卢女士与先生在兴业社区经营一家广告公司,家中共5口人都留在连云港过年,在这场关爱活动中,她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关爱活动中,市文明办、海州区文明办联合中国好人朱金霞夫妇为新南街道辖区留连过年的外地商户与居民捐赠了爱心蔬菜近2000斤,并为居民们送上春联与新春的祝福。这些物质激励的背后,还有情感方面的考量与满足,外来人员有了精神归宿,才会坚定留下来的决心。实际上,此间,不少省份都做出了表率,比如福建省总工会推出一份倡议、一次协商、一场慰问、一批年货、一顿年夜饭、一趟周边游、一套健康服务、一系列文体活动组成的“八个一”暖心服务;浙江省实施综合性的“年味服务”,全面开放文化阵地、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免费开展技能培训、深入开展慰问走访等。

“相关温情举措,无疑会让留下的外地人员获得比较好的尊重,即使不在家乡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温暖,这就是共情力的表现。”市文明办志愿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除一些关怀志愿活动之外,不少单位还根据员工的老家文化习俗,送上一份网络文化年味大礼包,如在工资卡上送上一份新年红包,设计过年网费补贴,免费送给公民流量,或者打造一些私家网络团聚的免费空间,让来自异地的员工能够享受到足够的家乡文化年味。民政部门、社区部门还可以搞一些线上地方特色文化展示活动,既可展示本地特色文化,也可让这些无法返回老家的群众展示家乡特色文化,让他们在线上有玩的地方、唱的地方、抒发情怀的地方,最终在连云港过上一个安稳年。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张笑爽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