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十四五”规划纲要解读:打造创新场域 集聚创新人才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与此同时,追兵越跑越快,标杆发展迅猛,连云港“后发先至”需要集聚更多的发展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天的连云港更加需要通过创新推进发展。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创新板块着墨较多,并提出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立足“中华药港”、燃气轮机大科学装置、新材料产业基地等重点科创载体和平台,在更高水平上集聚创新资源,加速攻关核心关键技术,在科技创新上争当表率,推动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转变。

■ 创新应逐步成为驱动发展的原动力

因为历史因素,港城各县区均存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建设不足、缺乏大型科技综合体和研发机构、区域创新生态不齐整等一系列问题。当前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孵化器创新生态不全问题。专家表示,因为孵化器不仅关系着当地的公共研发水平高低,还是创新企业产生的温床。连云港发展创新经济,必须高度关注孵化器建设,让一批成长型企业成为连云港的新增长点。

“孵化器早几年就建设了,但是一直没有用起来,现在变成了一些外贸公司的临时办公场所。”市区一家孵化器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孵化器内企业有几十家,但是真正做创新的企业并不多,几乎很少有企业建有实验室或者基本研发平台。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案。“我们早些年准备在市开发区投资医药CRO企业,但是因为园区配套不到位,相关的落户条件没有谈妥,最终选择了武汉。”一位海归企业家告诉笔者,目前,该企业研发的首款1类新药已经上市,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为了解决孵化器“建而不用,用而缺创新”的难题,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将以提升服务效能为导向,开展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绩效考评,扶持科技企业孵化器转型,完善“创投 孵化 服务”发展模式,发展“线上虚拟空间”与“线下实体空间”相结合的新型众创平台,深入推进众创社区建设。至2025年,各类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双创孵化载体达到60家以上,确保我市创新经济可持续发展。

■ 增强创新引领力 强化增长硬实力

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卢山表示,当前,连云港正处于工业化转型期。在这个过程中,各县区要高度重视投资和创新双轮驱动,高新区、市开发区要率先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确保从投资增长向创新增长转型,其他县区要在投资增长的同时,适度向创新增长倾斜,确保到“十四五”末,连云港大部分的县区有创新增长点。

实施创新驱动关键是培育创新企业,特别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是评价区域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也是衡量区域有效投资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参考因素。”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更多的投资项目变为高新技术企业,“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发挥高新区创新发展示范引领作用,建设科技服务大市场,加快建设“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众创社区(研发社区)和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并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创建省级以上双创示范基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集聚高新技术企业关键是发展好国家级高新区。当前,海州区和高新区已经整合完毕,按照国家级高新区新的发展要求,高新区必须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以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确保连云港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连云港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目前,连云港高新区在原有核心区的基础上将海州工业园、新浦开发区等板块融入其中,为高新区新一轮的发展寻找空间。然而必须承认,这些新并入的园区创新生态不健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多、公共研发平台缺乏、创新人才不足。为此,专家建议,我市应按照国家级高新区考核要求对融合后的国家级高新区进行考核。而不应按照原先海州区经济考核指标对国家级高新区进行考核。只有科学的考核指标,才能确保两区融合后,连云港高新区不走样,继续保持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发展目标不动摇。特别要加强对新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平台和科研机构、高端产业链的考核,确保连云港高新区成为全市新兴产业集聚地、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地、中高端产业的核心地。

在做好高新区的同时,我市也要积极地培育更多新企业诞生于港城大地。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探索实施企业科技创新积分管理机制,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在新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石化冶金等优势产业技术领域,积极引进和培育具有高技术含量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骨干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开放配置创新资源,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转化重大科技成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在产业细分领域培育一批“隐形冠军”、独角兽和“瞪羚”企业。开展“小升高”培育行动,遴选科技型中小企业列入企业库进行重点培育,推动民营科技企业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 加快人才集聚 打造创新之城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留在港城,助力创新港城建设,港城制定了详细的创新人才计划。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境内外培训基地等人才载体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加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打造省级、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乡土人才工作室。加大“花果山英才计划”对创业人才支持力度,培育高水平创新型企业家和创业导师。

当然,不仅要有人才政策,更需要有人才招引的软环境。“连云港学区房价格有点高,优质教育资源比较少,养老机构也不太健全。”在一次企业座谈会上,港城一家药企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说,这就造成了企业年轻团队经常发生流失的问题。

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区域创新的主力军,他们对于创新氛围的要求比较高。“我们这里的年轻人吃得苦,但是需要有新潮的生活消费圈。”一位计划来连投资的大数据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连云新城、市开发区环境不错,但是还缺少让年轻人心动的生活消费圈。

市开发区计划在猴嘴片区布局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系列教育资源,并引进商业综合体、跨境电商等平台。徐圩新区在云湖服务区建立的多个商业综合体将运营,相关的品牌陆续入驻。市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主动对标苏州工业园,确保更多的外地人愿意留在连云港,在这里生活创新创业。(周莹 连发 李芸萱)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