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港城企业创新步伐加快。恒瑞医药、豪森药业等医药企业纷纷获批国家1类新药;天明机械加快了智能化工厂建设,积极推进中国煤机自动化建成;中复神鹰抢抓碳纤维发展机遇,加快做大做强……
成绩固然可喜,但短板不可忽视。目前,我市制造业的优质企业数量还不多,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高峰”企业屈指可数。我们需加快制造业优质企业培育,让港城经济基础更加稳固。
培养优质企业 打造创新集团军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大家提到的优质企业主要指“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标杆。具体地说,就是要积极地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内市场领先的“小巨人”企业,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引导“小巨人”企业等各类企业成长为国际市场领先的单项冠军企业,引导大企业集团发展成为具有生态主导力、国际竞争力的领航企业。
截至2020年,全市已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50家,超过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天明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联瑞新材料、鹰游纺机、华海诚科、苏云医疗、天富食品5家企业成功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德源药业、杰瑞自动化、弘扬石英等24家企业作为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功纳入省“千企升级”行动计划。
这样的一批企业是港城打造优质企业团队的基础。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连云港中小企业数量不多,千亿级企业航母还没有出现。
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作为一家以出口订单为核心的企业,我们今年生存非常艰难。虽然市场需求很旺盛,但是高额的国际航运费压低了我们的利润空间。”
“我们看到了市场风险,也上马了自动化生产线,希望能转型。”另一家中小企业负责人表示,“但是转型的压力也很大。”
为了解决这些企业难题,我市急需制定优质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卢山认为,当前,我市要积极地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承担各级重大科技项目、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大力推动自主可控工业软件推广应用,提高企业软件化水平。推动各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优质企业开放,建设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
加快升级产业链和供应链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因为从园区到港口有个下穿桥,我们大型设备不能通过。”采访中,一家企业负责人有点无奈,“这就限制了我们生产大型设备。”类似的问题也被多位企业主提及,他们呼吁进一步优化城市道路,打通园区到港口的物流线。
专家表示,畅通物流线的主要目的是节约企业成本。因为一些历史原因,连云港大型装备的海运成本略高,这就要求港城在其他硬件服务上下功夫,让企业感受到政府服务的精准化。进一步优化市开发区、市高新区等产业园区直通港口的运输线路,不断提档升级连云港同周边城市的连接道路,让港城货出得去,更加具有价格成本优势。
如果说供应链解决的是企业成本问题,那么产业链解决的就是企业生存问题。当前,我市大多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自动化程度不高、智能化水平比较低。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应该以集群创新需求为导向,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攻关,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自主创新服务体系。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加快建立网上技术需求及技术创新供给市场服务平台,定期发布集群企业创新需求和高校科研成果信息,举办创新成果交流对接会。要充分发挥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作用,打造面向多个集群的区域技术成果集聚交易平台。通过建设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载体以及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标准化技术平台等创新服务平台,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功能,提升创新服务能力。支持在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和创新资源富集地区建设科创中心,集聚利用异地创新要素,打造“科研飞地”。推动重大科技设施、高校试验检测平台向集群企业开放,实现创新资源共用共享。
“焊接工人非常难找,我们也希望提档升级企业智能化水平,打造智能工厂。”“我们计划对工厂能源系统进行改造,打造绿色工厂。”“我们鼓励园区推进技改,并月月开出创新榜让员工揭榜挂帅。”最近一段时间,笔者在中小企业走访时,经常听到企业在创新上的新想法。正如一位企业家说的:“我们希望连云港尽快梳理相关产业链,给我们找到头部企业,让整个产业集群实现转型升级。一旦这样的转型大潮涌动,我们也非常愿意加入其中,这将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加卓越的企业。”
精准服务 让企业快速“长个子”
为什么要培养优质企业?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优质企业可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补齐产业链短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领航企业大多数具有行业影响力,是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中坚力量,这些企业的出现将有助于连云港企业攀高争先。
专家认为,当前,我市要建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平台载体,支持领航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联合中小企业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等。鼓励领航企业对上下游企业开放资源,开展供应链配套对接,与中小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发展生态。
同时,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和企业家精神需要进一步彰显。今天,国内外经济形势多变,企业抗风险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改、工信、商务、科技、金融等部门应该主动实施企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鼓励推动组织管理变革,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强化资源集约管理和配置,做好风险防控,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组织、团委、工商联等相关部门应该借助各种培训手段和机会,培养更多的现代企业家,不断增强港城企业家风险防范和价值创造能力,并引导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员工凝聚力、创造力。(□ 周莹 连发)
本稿图片为资料图片
总值班: 王夫成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