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夯实人才梯队建设 打造制造业发展高地——连云港制造业发展系列观察(四)

人才是区域制造业发展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这里工作?如何让人才在当地安居乐业?这些看起来非常宏观的问题都需要各路人才用脚来投票。当前,连云港正处于制造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更好地构建区域人才梯队,让制造业更好地发展呢?

制造业需要吸纳更多参与者

  “产业是吸引人才的根本。”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卢山说,因为一个地方有丰富的产业才能实现专业人才的储备,更加容易形成特色产业链条,构建产业创新的平台。

  今天我们提到的人才不仅仅指高校毕业生和海归人才,还有广义上可以参与这座城市制造业发展的年轻人。他们一部分是直接从事制造业生产的产业工人,一部分是提供各类城市服务的第三产业人口,尤其是那些产业规模持续扩张的城市,同样也需要更多的人从事商业和服务业,从而维持城市的运转。这是一条提升城市人口规模的正向通道。

  专业机构所作的调查显示,年轻人落户城市的主要原因是“能实现自我价值,有成就感”,占所调查对象的22.34%;其次是“掌握实用技能”,得票率为22.03%;第三是“行业向智能化转型,有更多学习机会”。在问及在制造行业最烦恼的事情时,“受外部大环境影响大,不确定因素多”得票率较高,其次为“竞争激烈,压力大,容易焦虑”。在这些关键因素中,收入水平被认为是人们从事制造业的主要因素。

  如何让更多人进入制造业行业中呢?专家表示,要加快培养一支懂经济、懂制造业的专业行政管理人才团队,制定相关的制造业人才培养、选拔、使用的规划,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重点解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其次要着力破解制造业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难题。这种过剩体现在传统产业人才素质提高和转岗转业任务艰巨,体现在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紧缺,基础制造、先进制造技术人才不足上。这要求鼓励更多的农民向工人转变,相关的国有企业要放宽用工编制,从管编制向管效益转变,鼓励新晋工人通过掌握技能来转变身份。再次是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同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升工匠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待遇,加大对技能人才的税收优惠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涌现。

建立专业制造业人才培养机制

  对于制造业而言,最关键、最积极的因素就是人才。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的现象同时存在。现实中,初级工多、高级工少,传统型技工多、现代型技工少,单一型技工多、复合型技工少,短训速成的技工多、系统培养的技工少,一些绝活绝技甚至出现断档。“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收入、技能和待遇问题。”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收入是根本。

市统计局年度统计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连云港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86303元;其中,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92008元,市区(含赣榆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0903元。2020年全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0271元。其中,电力、科研、教育占我市工资收入前三名,制造业收入为80000多元。

  要想解决港城制造业收入不高的问题,关键是要提升年轻工人的职业技能。从全国制造业人才紧缺指数(TSI)排名最高的前十职业来看,相对而言较为多元,但都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与互联网研发、产品技术、质量、性能、设计等密切相关,也吻合国家对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导向。值得注意的是,软件工程师的TSI为4.84,最为紧缺。这意味着制造业的软件工程师严重供不应求,该行业需要大量的软件工程师来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为此,连云港本地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制造业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引导全社会扭转就业和用人中的职业偏差,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技能培训,加强政策激励,并通过搭建组织平台,通过建立技能人才协会等,为青年高技能人才搭建更多实践交流学习平台。

重视三支队伍建设

  在采访中,笔者听到不少企业负责人抱怨人才难找。特别是在一些精密制造领域,尤其缺乏能在牛皮纸厚的钢板上搞焊接、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1/50这样的大国工匠。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求贤若渴、真才难求,另一方面是技工找活不易、就业压力大,制造业人才调结构、提素质的任务十分紧迫。

  专家建议,需重视三个专业团队建设,首先,要培养造就一支职业素养好、专业背景强、熟悉国内外经济运行规则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队伍。有效提高制造业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进制造技术创新和品牌价值实现,引领打造“港城品牌”“港城质量”。其次,培养造就一支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国际型、复合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起核心推进作用,充分发挥科研转化、技术开发、业务指导、监督实施和技术改进等工作。再次,培养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爱岗敬业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是在瑞士实行的教育模式,至今仍然有效,其手表工业是一种示范,“一个国家不仅需要培养学术尖子,还要培养职业尖子”是瑞士的全民共识,也是瑞士社会文化的精髓。因此,造就技艺精湛的技能型人才,涵养全民工匠精神至关重要,我们要通过这样的机制带动更多大国工匠产生。(□ 周莹 连发)

本稿图片为资料图片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