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加快医药创新输出 高质量建设中华药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观察(一)

近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明确提出要推进中华药港国际医药创新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中华药港建设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让更多的医药企业在港城“安居乐业”?如何让连云港继续保持医药创新优势呢?

从政策输血到创新输血转变

  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卢山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连云港已经成为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富集地,崛起了恒瑞医药、正大天晴、豪森药业和康缘药业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德源药业等一批骨干药企。在研究这些药企发展历程时,是创新成就了“中国医药创新看江苏,江苏医药创新看连云港”品牌。今天,随着港城药企创新需求的旺盛,连云港本地的创新输出已经难以满足连云港企业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创新思路,改变传统的创新支持战略,从创新支持型政策向创新输出型政策转变。

  笔者翻阅了近十年的连云港医药创新政策发现,连云港对医药企业的支持方式非常多元,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首先是创新项目支持,这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市医药企业已经成功申报了国家、省、市一系列项目,获得了众多的项目资金。其次是载体平台支持,我市医药企业已经获得了从研发到生产一系列平台载体称号,并承担了国家多个创新联盟建设重任。再次是各类科技奖项的大户。我市医药企业是国家科学进步奖、江苏省科技奖重点获奖企业,其中多家企业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在这些政策红利的支持下,连云港药企从小药厂成长成为能够代表中国医药创新的龙头企业。目前,我市有超百个创新药在国外开展跨国临床多中心研究。为了进一步推进创新,我市药企纷纷在市外、国外开设研发中心,建立新生产基地,积极布局新市场。面对港城药企走出去,我市经济专家认为,这种走出去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如何通过城市输出,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中华药港的出现就是要解决这些难题。要借助中华药港帮助港城企业解决创新输血的难题,让连云港不仅有现代化的医药生产车间,更需要有同药企需求相匹配的创新实验室和公共平台。

  中华药港要承担起推进港城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责任

  “我国药物研究和产业发展正进入创新跨越新阶段。”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去年参加连云港医药大会时表示。我国的药物创新体系要补短板,必须克服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更加重视“First in class”的新药研发,引领方向,抢占先机;要更加重视前瞻性、战略性新方法、新技术、新策略的研究。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必须关注基础研究、关注原始创新突破和核心技术。目前,国内发展医药产业的地方很多,但是大多数城市愿意承接成熟的医药企业或者成果。连云港中华药港的建设能不能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径,让更多的基础学科之花在连云港绽放,让连云港的创新奇迹继续延续呢?

  中国医药协会会长郭云沛认为,江苏是中国医药创新的富集地,连云港是江苏医药创新富集地之一。随着医药创新要素向北上广深集聚,连云港做医药创新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连云港必须坚守自己的道路做创新。例如,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都热衷于招募创新药企。连云港发展医药产业当然也需要招募很多创新药企,但是要注意这样的招募计划应该是围绕连云港现有的产业基础和企业特色进行招募。当前,大家都热衷于招募疫苗企业,但连云港的产业特色是抗肿瘤、抗病毒、中药类的企业。连云港要坚持自己的特色,要集中精力和资金做好自己的特色产业,做出自己的品牌。

  机构分析师认为,连云港做医药产业不能满足于做个工厂。近年来,国家加快了集采的步伐,仿制药利润空间被压低,创新药则呈现爆发式增长,这样的增长局面惊醒了一批甘于做生产基地的园区管理者。“我们现在深切地感到不能甘于做生产基地,我们必须要科研和生产一起抓。”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出台更多的政策,让港城科研资源努力同港城药企发展速度相匹配。”

  一个成熟的医药产业园区应该如何匹配它的各方面资源呢?以美国北卡为例,该地的产业用地占比为75%,其中包括生产和科研企业和机构。为了支持更多的人才到这里来,该区域还在中心区域设置了酒店、餐饮、户外娱乐、休闲健身、教育培训等商业配套,用地占比达到9%,为园区企业提供功能较为完备且质量较高的商业服务。与此同时,园区在东部保留了大面积的开放水域和绿地(用地占比14%),同时为研发人员配备了一定面积的住宅用地(用地占比3%)。在北卡工作的港城某企业美国分部工作人员Lisa介绍,在北卡罗来纳州政府及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该园区建立了大量生活、教育及娱乐配套设施,各种商场、服务性机构、体育馆、娱乐场所、幼儿园、学校、医院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打造科研平台 引入首席科学家机制

  机构分析师介绍,目前全球的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路径大致可分为企业驱动、科研驱动和政府驱动三大类别。长期以来,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医药产业发展模式为政府驱动,例如苏州、南京、上海等地。企业驱动模式主要为连云港、泰州等地。科研驱动模式主要集中在海外,即美国波士顿地区、北卡三角研究园区、英国剑桥科技园。

  2015年前后,我市开发区曾经探索过引入北卡模式,但当时连云港医药企业创新实力全球排名还不强,相关的技术需求还不足,因此相关事项推进的力度并不快。今天,连云港药企已经排入全球医药创新前50强榜单,并在多国建立临床中心,北卡模式引入连云港刻不容缓。

  那么,中华药港引入北卡模式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根据机构分析师提供数据显示,科研型医药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级研发载体:一流的大学、一流的科研机构和一流的企业,这就意味着我市中华药港建设首先要引入一流的大学资源。随着南京大学苏州分校建设,新一轮的地方和大学共建潮正在涌动。我市必须积极抢抓这样的机遇,争取国内一流医药大学在连云港落地,填补我市医药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空白。“只要有利于产业发展,有利于国家创新,所有的壁垒都可以打破。”在采访中,院士专家都认为连云港应该引进国内一流的医药研究型大学,填补连云港医药产业研究空白,做强苏北药港品牌。

  花果山医学科学中心应该引入首席科学家机制,建立公共研发平台。作为我市“十四五”重点打造的医药产业支持平台,中华药港建设模式一定要突破传统的政府主导型。因为同其他城市相比,我市医药产业是先有企业后有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的产业园或者科技平台模式,将整个区域的运营管理按照科研生命周期进行划分,即分为日常作业、研究支持、资金支持、成果转化4个环节,其中日常运营主体主要由政府、当地龙头企业、学校、招商与管理机构负责,主要负责科研产品的商业运作和房地产出租等事项。园区研究主体则是由花果山医学科学中心负责,主要提供协助入园企业提升研究、开发和技术能力等服务。其主要任务是提供从基础研究至批量生产的多项服务,例如,推动技术快速商业化、复杂样本成本分析、样品性能检测认证、临床试验观测、量产资质评估等任务,促进全创新链企业集聚。该机构要通过成立公共实验室,帮助园区企业解决共性问题。通过引入首席科学家团队,深耕港城医药研发的重点领域,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科研平台公司,为港城医药企业提供输出型科研成果。简单地说,以港城药企正在做的广谱抗病毒药物为例,该药物需要在P4实验室进行试验。然而一个P4实验室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大量的项目,单一企业业务难以支撑其后期运行。我们就可以在花果山医学科学中心内建设这样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恒瑞、豪森、天晴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向全国医药企业开放。与此同时,这个平台运行要改变过去政府官员挂帅模式,要引入首席科学家机制和创新实验室模式,让科研人员成为平台真正的主导者,让平台真正地忙科研。例如,我市可以考虑招引西湖大学团队,帮助连云港运营花果山医学科学中心部分实验室。西湖大学是国家打造研究型大学的创新模式,其机制比一般的大学更加灵活。我市可以考虑同这样的大学合作,拿出部分实验室资源向他们的专家团队开放,从而推进我们的创新效率和创新成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患虚火科研,真正让科学家成为花果山医学科学中心的主人翁。此外,因为科学家销售科研成果能力并不强,为此,花果山医学中心还需要建立技术的转让办公室,负责销售科学家的科研成果。政府和PE/VC应积极地提供研发基金,让整个技术中心有序运转。

  我市要围绕创新企业做好中华药港创新平台。在这个方面,我市已经做了。恒瑞等企业纷纷入驻该平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未来,需要根据企业需求进一步深化临床研究,借助自贸试验区医院谋划临床试验平台。(□ 周莹 连发 连科)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