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沿海地区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近年来,我市在沿海开发过程中,严守生态红线、坚持科学发展、走经济与社会协调并进的绿色发展路径,使港城沿海不仅成为区域的经济增长极,更是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
强化顶层设计 优化沿海生态
自沿海开发以来,我市就通过划定“一条红线”、绘制“一张控制图”、实施“一个管理办法”,将重要河口、滨海湿地、海域海岛、自然岸线、重点渔业水域、珍稀濒危物种集中分布区及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等纳入保护范围,实施最严格管控、强制性保护。健全陆海污染防治体系,构建陆海统筹、河海兼顾、上下联动、协同共治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实现流域和海域环境质量的同步改善。
我市在推进沿海生态大保护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湾长制。按照全国湾长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江苏省2020年度“湾(滩)长制”工作要点》的要求,我市已经初步建立了“四级”湾长制组织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市级湾长1名,县(区、功能板块)湾长5名,乡镇(街道)湾长21名,村(社区)湾长69名,企业湾长7名,各级政委6名,副湾长6名。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以来,我市严控陆源排污,建立入海河流及入海排口管控制度,建立280处直接入海排口责任清单和巡查制度,将38处企业直排口和15条主要入海河流纳入陆源输入管控范围,建立入海河流闸坝管控制度,结合河口及邻近海域水质状况调控排水量。并建立联防联控制度,加强对赤潮、浒苔绿潮等自然灾害应急监视监测及防控工作,提升海上突发性海洋灾害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当前,连云港生态保护顶层设计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未来要把生态和安全作为发展前提,努力将连云港建设成为美丽江苏的典范区域。港城各个沿海地区要按照新发展理念,推进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大提升,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加强气水土污染综合治理 提升防控和执法监管能力
徐圩新区是连云港沿海开发重点区域,也是连云港打造绿色生态沿海的重要“阵地”。为了更好地管控园区环境,今年3月,徐圩新区根据《打造国内化工园区生态环境示范标杆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三年行动方案》,建成一支高水平专业队伍——徐圩新区环境综合治理攻坚大队(简称“398大队”)。“398大队”的重点工作是围绕水、固废、大气以及土壤等方面开展环境治理,对工业企业的污染源排放实行持续监督。自成立以来,“398大队”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治理、问题导向系统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三年行动方案,以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进行分析诊断,形成“筛选示范、精准帮扶、优质推广”的大气治理创新模式,高标准推进落实重点任务。该大队负责人介绍,为了管控好园区大气环境,“398大队”联合上海环科院、南工大等科研院所开展全环节、全流程系统摸排、全覆盖采样监测,建立企业VOCs动态排放清单及污染物排放“指纹库”,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治提升方案,实现精准溯源和精准治污。
不仅如此,“398大队”还通过走航监测对重点企业开展常态化巡查,截至7月初,该团队共出具走航报告50余份,形成每家企业重点污染物管控清单,同时委托专业机构对盛虹炼化、卫星石化等龙头企业投产后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预判分析,大力提升园区监测监管及预警溯源水平。
徐圩新区的环境管控方案,仅是我市对沿海地区实施气水土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今年,我市提出大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力争2021年底,全市PM2.5浓度达36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1.3%,VOCs、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20年分别削减10%、8%。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6.4%,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7.8%,无劣Ⅴ类断面,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排放总量达到省定年度目标要求。全市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探索“绿岛”环境治理模式 让港城沿海绿意盎然
盛虹集团是港城沿海开发重要的龙头企业。该企业投资3.26亿元打造的斯尔邦石化“废酸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了三套联合装置的产品和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和环保零排放;通过余热回收装置产生蒸汽再利用,实现了降本增效;采用了14项国际先进技术,通过联合装置上下游一体化生产模式,实现了“三废”再生产的循环利用,同时减少了排放,打造了一条闭路循环的绿色产业链,各项措施实施后节约标煤2.2万吨/年。
不仅如此,盛虹集团旗下的虹港石化早期投用的沼气回收利用项目,通过30吨/小时规模沼气锅炉,将厂区内污水预处理站产生的沼气回收利用,既减少了废气排放量,又实现了能源回收利用及清洁化,优化了能源结构,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率。此项目满负荷运行后,可减少企业外购蒸汽量24万吨/年,年综合能耗可降低2.4万吨标煤,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7万吨/年。
近年来,港城一批企业主动减少污染增量,捍卫沿海绿。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严格落实“三挂钩”机制,推动重点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全覆盖。以“三线一单”成果转化经验为依托,深挖污染物减排潜力,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探索“绿岛”环境治理模式,确保盛虹集团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推进锅炉、炉窑深度整治,完成建成区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根据国考断面水质现状实行差别化环境排放标准和管控要求,倒逼县区、功能板块和工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不仅如此,我市还将着力去污染存量。推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新建空白区污水管网80公里,新增危废处置能力2万吨,完成4家钢铁企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推动限额以上加油站安装油气回收自动监控设备,初步形成布局完整、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并以水、气监测建设为重点,联网并运行24个水质自动站、78个空气自动站,初步形成陆海统筹、市县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感知监测监控网络,实现对重点河流、近岸海域、镇街空气等智能监测。(□ 周莹 连发)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