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推进园区生活配套设施建设补齐产业园区运行短板——畅通城市消费网络、补齐城市消费短板系列观察(一)

随着港城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补齐园区生活短板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随着年轻人进入工业园区,商业中心、大型超市的需求正在产业园区内集聚。为此,我市需尽快推进园区生活设施配套升级,让港城工业园区内生活区更加精彩。

补短板留住年轻人

  内贸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经济要素流动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如何更好地带动内贸流通,关键是挖掘城市内在需求。城市内在需求不仅在城市,也在容纳丰富就业的园区。长期以来,我市园区存在消费场所不多、消费系统性布局不强、产城融合度不高等问题。专家建议,我市要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尽快在园区内建立集衣、食、住、行、学、闲、用等各方面需求生活板块,加速产城融合,吸引更多年轻人在园区落户。

  “今年,我们的电影院、超市、连锁快餐店陆续开门迎客了。”徐圩新区方洋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新的商业载体的建成,将有效填补徐圩新区在大型综合性生活服务保障项目方面的空白,有效提升园区服务配套水平、提高居民及产业工人的生活品质。

  走进我市工业园区首个商业综合体——方洋·邻里荟,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大型现代化社区型邻里中心,该中心布局有精品零售、餐饮美食、休闲娱乐、生活配套四大主力业态,其中不乏年轻人喜欢的商品和快餐品牌。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方洋·邻里荟购物中心建设面积为5.4万平方米,经营面积2万平方米,并配套建设0.9万平方米商务酒店和1.1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场。首期开业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店铺32家,涵盖了家得福、汉森熊啤酒屋等品牌以及近千平方米的大型美食广场、网咖、足疗、数码潮品馆等。

  这是徐圩新区在云湖商业板块崛起的新商业综合体。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周边群众消费便利性,徐圩新区还建设了东香湖商业街项目。该项目是一条集餐饮、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滨湖美食街,在沿湖岸线布局西埠盐运码头、中心东香湖广场、东埠游船码头等景观,着力打造为融合自然风景、创意时尚和徐圩地域文化的特色风情商业街,让百姓共享新区发展成果,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有效地补齐了徐圩板块文化旅游的短板,促进该区域消费升级。

  在徐圩新区加快产城融合的同时,市开发区产城融合的步伐也在加快。市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下半年,市开发区将落实完善重点产业及学校、菜市场等重点民生功能配套布局。继续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发区院区、盐池西路消防站新建、中小学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等民生工程项目。

  随着这些工程加速,市开发区、徐圩新区产城融合将加速。“我们希望园区的生活配套设施更齐全。”在市开发区某医药企业上班的王彦表示,“因为在园区不仅有工作,也需要有生活。”如今在港城各大园区像王彦这样的“80后、90后”职工占全体职工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他们更加期待连云港消费布局不仅在城市,更要在园区。

加速民生配套设施建设

  消费的关键是人。随着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人口的集聚效应正在显现。因为缺乏医疗、教育、休闲等空间,港城园区的就业者需要在“双城”间来回奔波。如今,这样的短板正在被补齐。

  近年来,市开发区积极地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发区院区、国际双语学校、恒大影城、商业综合体、盐韵生活广场等项目开工建设,园区生活配套能力不断提升。随着园区生活类设施的不断完善,一批新楼盘纷纷抢滩其中。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市开发区新增房地产面积305万平方米,宜业宜居新园区初具规模。与此同时,市开发区还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全面完成猴嘴棚户区改造,共计改造房屋面积51.7万平方米,港馨花园2650套安置房启动建设。

  市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市开发区抓好“一带一路”与连云港自贸区双重机遇叠加期,以新产业、新业态为导向,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原则,统筹规划猴嘴生活组团、新材料产业园、自贸区核心区、“一带一路”物流园和中华药港一区两园五大特色功能组团,统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人口集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卢山表示,当前,我市各个园区正在制定“十四五”规划,要广泛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将生活区和产业区进行功能有效配置,确保产业园区不仅有生产更加有生活,让更多的年轻人留在产业园区内。与此同时,进一步提升园区生态指标准入门槛,确保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让人、生态和生产和谐共处。

加速园区消费节点设计 

  如何激活园区消费潜力,促进产城融合呢?苏州工业园经验值得学习。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苏州园区继续沿用“多心十字轴”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完善,形成了“双核多心十字轴四片多区”的空间结构。在整个规划中,有几个经验值得学习,首先是结合每个片区设置片区中心,片区下面划分邻里,每个邻里设邻里中心。其次,整个园区基础设施按照“城市级—片区级—邻里级—居住小区级”四级配置,完善居住小区级和邻里级基本公共设施,提高片区级设施配置标准,并对现有设施进行改建和扩建,增建大规模的城市级公共设施,扩展服务范围,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网络化全覆盖。在园区外围,构建“四横四纵”的快速路网,使工业交通尽量不穿梭居住区;园区内,规划形成以轨道交通、中运量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部分区域单位班车为辅助的公交发展模式,同时构建“四环七带六联”的慢行休闲交通系统。此外,该园区还高度重视城市绿地建设,其有沿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吴淞江两岸构建生态保育带;沿市域内主要河流、主干道、高压线、高速公路构建生态防护廊道;结合综合公园、专类公园、重要防护绿地、高尔夫球场等公共绿地构建多个生态防护节点。

当前,我市正在积极地完善园区的消费体系,我市不妨学习苏州经验,对整个园区的生活配套、消费体系、交通网络进行优化,节约园区就业者生活成本,方便他们的生活需求,从而带动整个港城消费升级。(□ 周莹 连发 贺成东)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