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装备制造业着力培育“小巨人”——优化港城产业链系列观察(五)

装备制造业被认为是区域工业经济重要的压舱石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已经形成了一批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自身尚存的薄弱环节,并通过建强优化产业链等一系列方式推进区域转型升级。

装备制造的港城身影

  近日,笔者来到天明机械特种车辆生产车间,看到数字化生产车间内明亮整齐,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系统在这里实现了全覆盖,每个环节线上信息实现了无纸化、全流通,线下机械臂协同工作。天明机械不仅精耕制造业,还打造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该企业通过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可以全程监控企业化纤设备、地质与矿山装备、军工装备和特种车辆四大领域生产现场,以及自家产品的生产质量、设备运行、员工工作状况等信息。

  天明机械是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市装备制造企业紧紧跟随市场需求,积极主动地谋划转型,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就。6月6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由连云港鹰游新立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江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鹰游纺机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性计划“涤纶绒类织物‘闪染’免水洗关键技术及装备产业化”项目,以及由江苏鹰游纺机有限公司承担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性计划“涤纶绒类织物连续式免水洗染色成套装备”项目进行鉴定,经过专家讨论,这两个项目双双通过鉴定。

  天明机械和鹰游纺机是港城本土培养起来的装备制造企业,代表着我市装备制造发展水平。作为江苏北端城市,连云港发展装备制造需要攻克一些难关。市区一家装备制造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连云港装备制造产业配套能力总体比较薄弱,这就堵死了连云港装备制造产业低成本的路径。为了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大多数现存的本土装备制造企业都是依靠科技创新让企业活下来,并逐步在市场中占据优势。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存在规模不大、创新力还需增强的现实情况。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市装备制造产业还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满足产业创新重大需求、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相关园区要加快建设一流科技创新体系和能力保障平台,着力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国内领跑,进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逐步争取行业国际标准话语权,成为全球行业技术领导者。

装备制造产业链需加快形成

  分析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可以看到相关的产业链构建还存在缺口。业内人士表示,主要集中在上游的机床等关键产业缺口以及相关行业共性问题。为此,连云港应该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研发工作,并加快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创建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相关的政府工程项目要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在条件相当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市内装备制造企业的制造优势,积极帮助企业打造案例工程、精品项目。鼓励重大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在集中力量加强关键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的同时,通过市场化的外包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带动配套及零部件生产的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形成若干各有特色、重点突出的产业链。有计划、有重点地研究开发重大技术装备所需的关键共性制造技术、关键原材料及零部件,逐步提高装备的自主制造比例。加强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与装备制造技术的相互融合,以信息技术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升级。

  要想做好装备制造产业,关键是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天明机械集团董事长卢明立表示,近年来,天明机械集团积极发挥头部企业优势,带动了周边一批中小微机械加工企业的成长,我市有30余家机械加工制造企业与天明配套合作。这次天明机械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高端装备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接下来,天明机械将扛起链主企业担当,肩负起提升产业链绩效重任,做好产业链上的“扩音器”,提高自身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助力港城高端装备产业链成长,为连云港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全国知名高端装备产业高地的目标多做贡献。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围绕天明机械、鹰游纺机等链主企业,以创建全国知名高端装备产业高地为目标,做大工程装备、纺织机械等产业链,到2023年产值达75亿元,到2025年产值达100亿元。在工程装备领域,我市将重点打造省内领先的工程装备产业基地、金属加工领域机器人系统集成及专业工作站产业基地、高效低碳燃气轮机整机试验检测平台,促进以变频刮板输送机成套装备为主的煤机装备制造转型,研发新型大型煤矿井下防爆特种车辆等系列产品;并以七一六所及其下属的杰瑞自动化公司工业机器人及核心部件、信息系统、数字化车间成套装备及系统为重点,聚焦金属成型领域,推动特种机器人的研制和应用;加快推进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招引与其合作的整机和关键部件研发设计、高温合金和精密合金材料等企业。在纺织机械领域,以省级高性能纤维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重点,以鹰游纺机和天明机械为核心,针对氨纶纺丝卷绕机成套设备、碳纤维设备等十大系列100余种产品,做大纺机专用设备产品规模。

装备制造还需培育“小巨人”

  近年来,国家工信部着力推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的“专精特新”企业就是指采用专项技术或工艺通过专业化生产制造的专用性强、专业特点明显、市场专业性强的产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或工艺,按照精益求精的理念,建立精细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通过精细化管理,精心设计生产的精良产品;采用独特的工艺、技术、配方或特殊原料研制生产的,具有地域特点或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依靠自主创新、转化科技成果、联合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研制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这些“小巨人”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四基”领域,即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在整个产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目前,我市已经有一批企业获得国家认定,但是同全市的规模企业相比,这样的数量还不够。专家建议,我市各地区各部门应因地制宜、革新先行,为“专精特新”企业量身打造税收优惠、金融服务、人才引进等配套支持政策,尤其是在拓宽融资渠道上,可以实施差异化措施,优先支持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在主板市场、科创板、创业板等上市融资,使其多一份行稳致远的从容,把精力更多用于研发创新。与此同时,企业自身要以“专精特新”为目标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对“卡脖子”难题不回避不放弃,牢牢掌握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稳步成长为掌握独门绝技的“配套专家”或“单打冠军”。(□ 周莹 连工信)

本稿图片为资料图片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