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以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和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面对新的要求,连云港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生产绿色化,变危机为商机,逐步提高服务长三角的能力和水平。
打造新能源基地 腾出发展空间
“十二五”期间,我市就提出建设能源基地的目标。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连云港建设新能源基地的条件正在逐渐成熟。
在平台方面,连云港和上海共建的高效低碳燃气轮机正是国家推进煤炭高效利用的重要科研平台。根据计划,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建成后将填补我国大功率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空白,为燃气轮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提供先进的试验平台,为燃气轮机等国家科技专项实施提供平台支撑。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景茂认为,该项目运行有助于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而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为项目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场景。希望连云港借助该平台积极探索工业化进程中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为江苏乃至全国的碳达峰、碳中和贡献“连云港案例”。
在新能源供应方面,田湾核电站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核电基地,拥有8台大功率核电机组。截至2021年11月15日,该基地1至6号机组寿期内累计发电量突破3000亿千瓦时,其等效减排二氧化碳2.46亿吨,减排效益相当于在长三角地区新增种植超过10.2万公顷的绿色森林。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到188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34万吨。不仅如此,我市光伏、风电建设也在加快。截至9月底,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215.38万千瓦,增长35.32%,占全省新能源装机容量的5.63%。2020年全年可再生能源发电25.25亿千瓦时,其中风力发电9.83亿千瓦时,光伏发电9.94亿千瓦时。
这些进展都表明,连云港具备打造江苏新能源基地的条件和基础。专家表示,连云港一直是江苏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为江苏甚至长三角能源供给持续贡献力量。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要求落实,区域能耗指标评价体系也将有望进行调整。连云港一方面要增加新能源在区域能源生产中的比重,努力打造低碳城市;另一方面要主动出击,借助新亚欧大陆桥通道,吸引更多的新能源技术在连云港落地,为连云港石化产业发展腾出环境空间。
加快能源集聚 筹划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建设
在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同时,我们还面临良好的国际环境。
首先,连云港是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加快跨境油气基地建设刻不容缓。目前,宁波已经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和油气储运基地、全球一流的石化炼化一体化中心和海事服务基地,成为我国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作为江苏国家级的石化基地,我市要想保持产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油气储运基地。目前,徐圩新区已经集聚了一批油气需求企业,具备建设区域油气储运基地的条件。多家港城企业也具备了石油进口资质。
其次,从连云港地理位置看,借助“一带一路”物流通道,连云港也具备打造新能源基地的潜力。从陆海运物流通道看,连云港同中东、中亚、黑海沿线国家和地区保持较好的物流联系。未来,随着双方业务的深入,可以考虑将这些地区的能源大宗商品通过海运通道在连云港集聚,并周转到长三角地区。在管道方面,随着青宁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陆续投产通气,连云港在油气资源中转区域的优势将更加凸显。特别是随着我市加快推动赣榆LNG接收站建设工程以及国家管网中俄东线我市境内工程建设,我市将确立海外天然气与陆上管道气互补格局,助力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油气集聚。
再次,连云港拥有自贸区、国家东中西合作示范区等多个开放平台,要充分激活这些平台优势,加快筹建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中心,将整个港口板块激活,做大做强能源产业生产链和供应链。
加快新技术应用 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历史原因,我市能耗指标比较低。随着国家石化基地建设加快,能耗正在成为困扰我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市要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逐步淘汰落后的燃煤低端能源机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同江苏同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为此,我市要科学落实能耗总量、强度“双控”,协同推进减排降碳、节能增效。要加强约束性指标市级统筹,大幅增加生态碳汇,为先进产业提供空间。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提升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企业开展节能、近零排放改造,建设低碳循环园区。推进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积极促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和应用,走出绿色发展新路。
与此同时,连云港还需积极对接相关政策变化,从而实现发展和环境双赢,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周莹 连发)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