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沿海开发的重点是抓住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上海大都市圈功能拓展和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机遇,促进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向新兴领域迈进、特色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重化工业向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江苏沿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要求,我市要持续培育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海洋产业。
做大石化基地规模
全力做强县域经济
近日,笔者从徐圩新区获悉,徐圩新区2022年将全力保障盛虹炼化、卫星石化二期、中化瑞恒碳三产业链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全面投产达效,确保全年实现产业投资550亿元以上,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位增长态势,全年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将首次突破1000亿元。
这样的年度指标为我市对接沿海开发新一轮发展战略,推动国家级石化基地建设奠定了奋斗目标。作为我市推进沿海开发中的重要特色产业,石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江苏将在我市建设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石化产业基地,并推进徐圩和盐城滨海、大丰化工园区联动发展。
为了保障这个基地可持续发展,徐圩新区提出全面提升安全环保管控能力。徐圩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将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环境质量管控中心;构建以事前监测管控为核心保障的管理机制,实现对石化基地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安全和生态环境智能化管控,力争在‘十四五’中期打造成为国内化工园区安全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标杆和国际一流石化产业基地。”
在做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的同时,连云港临港产业还需要高度关注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做强两灌县域经济,让连云港沿海真正地实现洼地崛起,实现经济规模大变样、产业层次大变样和发展水平再提升。
今年,灌南提出要全力以赴招大引强,围绕产业链实施靶向招商、精准招商,引进优质龙头企业和项目,吸引聚集更多配套项目,形成协同发展的“雁阵效应”。灌云则提出将依托花果山机场开航、宁连高速出入口北移的区位禀赋,以县城北环233国道为中轴线,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科技为发展方向,规划启动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区,大力招引和培育高新企业、研发机构、科创中心、总部经济。
打造能源基地
探索融合发展
根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要求,未来,江苏沿海将成为江苏重要的能源基地。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我省将加强沿海电源点及电力、油气输送通道规划布局,统筹建设海上风电、沿海LNG接收、煤炭中转储运、核电基地。
我市如何抢抓这一波新能源发展机遇?专家建议,连云港要积极推进深远海风电试点示范和多种能源资源集成的海上“能源岛”建设,支持探索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和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推进沿海天然气管网建设,合理规划建设沿海电网过江通道和天然气过江通道,打通长江北翼绿色能源和天然气输送通道。加快江苏沿海港口的煤炭中转储备基地建设。
当前,在抢抓机遇的同时,我们需详细盘点我市能源产业家底。目前,我市近海风能资源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灌云沿海区域。虽说发展深远海风电确实比较适合连云港,但是如何解决好港口发展和深远海风电之间的矛盾是我市急需研究的课题。在深远海装备制造方面,我市优势也比较明显。中复连众、重山风力等企业已经具备了深远海风电发展技术条件,其中,中复连众百米级的风电叶片已经下线,并通过行业测试在国内深远海风场开始试用。重山风力大型塔架已经具备了深远海需求。海上光伏发电方面,我市相关企业已经在积极探索,未来有望突破。在天然气方面,我市需继续做好中俄天然气管道建设,为江苏天然气供应贡献连云港力量。
拓展海洋产业空间
深度挖掘多方资源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表示支持连云港海洋生物制药创新基地,打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示范基地。依托港口强化国际贸易服务,发展文化贸易、技术贸易、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和数字贸易,支持连云港申报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链,建设长三角重要贸易节点。做优做强现代物流,加快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据此,我市需要进一步拓展海洋产业空间,做大港口物流产业,做强海洋相关产业,特别要关注海洋医药、海洋养殖、海水淡化等产业。与此同时,我市还需要关注开展生态型人工鱼礁建设,实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程,推进贝藻类生态立体养殖,养护海洋渔业资源。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以海州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为依托,建设一批生态功能突出、示范作用显著、管理水平较高的海洋牧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市要深度挖掘江海大等高校院所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掘连云港海洋产业内涵,把整个海洋产业规模做大做强。(□ 周莹 连发)
本稿图片为资料图片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