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推进智能制造还需补齐短板——港城智能制造系列观察(二)

当前,智能制造正成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我市企业智能制造推进的力度非常快,码垛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线等加速在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中应用。为了推进更多的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制造水平,港城还需要继续在智能制造领域发力。

加快5G互联网工业领域应用

  近日,省工信厅发布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培育对象名单,支持全省13个重点园区创建先导区,徐圩新区入选。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徐圩新区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在石化产业由点及面规模化发展,运用5G技术,在安全管理、分析预警、安全生产、智能巡检、数据采集等方面打造5G融合应用,建设集安全环保、应急救援、能效分析、封闭管理、物流跟踪、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指挥与管理一体化平台,基于该平台打造30个5G应用场景,横向覆盖园区管委会提供管理决策,纵向贯通生产企业提供运营服务,加快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智慧石化产业基地。

  专家表示,当前,我市应以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运维服务等环节为切入点,重点突破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努力形成“5G+数据采集”运维监控、“5G+机器视觉”智能检测、“5G+AR”生产辅助、“5G+AGV”物流仓储和“5G+无人机”设备巡检等典型场景,并加快在一批企业中应用。

  与此同时,各个园区还需要联合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5G创新团队资源,编制本地化供应商目录,推动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软件企业等与通信运营商合作,建立“5G+工业互联网”生态联盟,联合高校院所和学会组织,成立创新载体。

加快核心创新人才培育

  工业互联网建设不仅需要新基建,更加需要大量的人才为工业互联网建设提供源头活水。目前,我市互联网及相关企业数量不多,区域内工业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缺乏,急需要通过打造工业互联网人才吸附平台,促进更多的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成长发展。

  为了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宁波成立了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两院一园”(宁波智能技术学院、宁波清水湾智能技术研究院和清水湾(宁波)智能产业园)、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四大高能级平台。这些金光闪闪的人才“蓄水池”,为宁波贡献了50%以上的工业互联网新引进的顶尖人才。以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为例,从落地宁波后,该研究院及其孵化公司已累计吸引400余名科技人才,其中包括10余名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领军人才、中高级技术核心管理人才。

  衢州为了推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开展“千名技师带高徒”活动,组织2000余名技师、高级技师以签订协议的形式,与技能水平相对较低的职工结成师徒对子,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具体帮学内容与目标。成立“浙闽赣皖四省边际职业培训联盟”,推进四省边际职业培训领域交流合作,建设衢州特色培训品牌。

  专家表示,我市发展工业互联网,需集聚更多716研究所这样的平台和企业。当前,连云港发展智能制造还需要通过引进工业机器人制造商、总承包商,工业互联网制造商等企业,满足本地制造业企业的不同需求。与此同时,还需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通过不断地研发创新,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加快形成一批新工艺、新技术、新业态,从而吸引人才向连云港集聚。

  加快政策支持 让智能制造成为新风尚

  如今,智能制造正在成为一种新风尚。在鹰游集团,无论是码垛机器人,还是智能制造车间都陆续上线。鹰游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们越来越多地采用机器人、机械臂替代人工,完成制造过程。”

  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是推动企业深度上云。这就要求各园区要深入实施企业上云行动,完善企业上云用云标准体系,推广工业企业设备联网上云、数据集成上云等深度用云模式。与此同时,要建立数字化转型伙伴生态,搭建中小微企业与平台企业、数字化服务商的对接机制,鼓励开发轻量应用和微服务。加快建设园区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在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内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试点建设,推动企业营销渠道数字化升级。相关金融机构应该创新云端贷服务。推行普惠性上云金融服务,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平台、中小微企业联动机制,鼓励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通过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探索根据云服务使用量、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改造的投入,认定可抵押资产和研发投入,对经营稳定、信誉良好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

  专家建议,我市应该积极学习浙江、常州、无锡等地智能制造发展模式,依托区域公共平台整合区域企业制造资源,健全平台接单、按工序分解、多工厂协同的共享制造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共享工厂,集中配置通用性强、购置成本高的生产设备,面向行业发展分包协同生产、融资租赁。积极推广应用数字孪生、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打造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和效益大幅提升的现代化工厂。并以数字化供应链为依托,推动订单、产能、渠道等信息共享,实现产业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鼓励开发区(园区)面向企业共性需求,推动原材料采购、仓储配送、检验检测、品牌营销、售后服务等全方位共享。(□ 周莹 连工信)

本稿图片为资料图片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