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重塑增长 积极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夏日港城文旅消费观察(下)

“暑期档的演出太受市民欢迎了,拿8月20日《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场来说,就连二楼的票都已经卖得差不多了。”昨日下午,连云港大剧院营销负责人说。炎炎夏日,去电影院看场电影,到大剧院欣赏话剧、演出,打卡城市书房、博物馆、图书馆,都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增长点。各类场馆积极策划推出暑期系列活动,为市民和游客送上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消费盛宴,进一步引导大众迈入高品质文化消费。

打好文化牌 聚焦消费新场景

  8月10日晚,在连云港大剧院上演的孟京辉导演的经典大戏《恋爱的犀牛》,这部被誉为“永远的爱情圣经”的经典剧作,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作为一部以年轻群体为主流观众的话剧,其在港城上演首日上座率就达80%,和今年暑期档话剧的平均上座率基本持平。

  作为“连云港之夏”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城市话剧节已举办了四届。“为了让更多的港城人了解剧院、走进剧院,今年暑期,我们引进13个剧目,15场演出。演出类型丰富,适合各大年龄层次,其中包含经典大戏《四世同堂》、悬疑剧《死无对证》等。不仅如此,针对暑期少年儿童的需求,还引进10场演出包含了经典IP、合家欢亲子剧、魔术杂技、音乐会等,演出结束还可以凭票领取八喜冰淇淋,不仅好玩好看还好吃。”连云港大剧院总经理付新介绍说。

  不仅是大剧院,暑期以来,港城各大文博场馆也成为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地。11日上午刚过9时,参观市博物馆的游客陆续增多。大家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排队进场,引人关注的是穿着统一、参与研学活动的小游客。近年来,精心包装的研学游项目,让港城的各大场馆更加频繁地和青少年实现互动,让孩子们更熟悉自己生活的城市,增添了对家乡的热爱。

打造新空间 拉动片区消费力

  正如笔者采访所发现的,今年暑期文旅消费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虽然一部分人进入场馆是为了消暑纳凉,但基于服务好多元化消费群体的需求,不少场馆开始尝试为一些文化产品的爱好者、发烧友提供相应服务,以更好地巩固和扩大消费群体。以连云港大剧院为例,今年暑期还通过举办“我是剧评人”“寻找剧虫”“剧本演读会”“主创见面会”“艺术赏析分享”等多项活动,让港城人能更好地与艺术亲密接触,感受艺术的魅力,享受生活的美好。

  文博市场的蓬勃发展,是文化消费逐渐融入港城人生活的见证。一个城市的文化消费,不仅涵养了城市的文化气质,也是彰显城市“各美其美”的载体。笔者采访发现,不少市民在欣赏演出前先用餐,看完演出后约三五好友喝杯咖啡,而一些外地旅客则会在演出空间附近觅一处酒店,顺便再打卡一下这个城市的主要景区、市井街区……以一个演出空间带动一个片区的消费,成为文化消费新场景。这些文旅新空间的打造,已成为不少周边城市更新的抓手之一。

  因此,相关部门不妨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鼓励文旅企业引进剧目,满足广大文艺爱好者的需求,使市民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惠民演出。另一方面,对于其他文旅企业而言,也可以充分地借鉴外地经验,挖掘本地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完善演出市场的结构、层次,满足更多人群对于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

提升融合度 系统布局新体系

  在文旅融合的当下,各大景区可立足自身的历史文化,在景区内打造小剧场、推出主题剧目,丰富游客的体验,让小而精的文化演出成为吸引游客的新载体。笔者了解到,暑期以来,不少景区已在做这方面的尝试。除了针对年轻群体的沙滩音乐节,海州双龙井在“夏日游园会”期间推出多场剧目,盐河巷夜游项目中也叠加了本地的非遗演出剧目,丰富了市民的夜游体验。

  接下来,花果山景区将在10至11月推出西游实景文艺演出,孔望山景区将在9至10月举办孔子文化节、山谷音乐节等文旅活动,以新颖的视听体验吸引市民游客走进景区,进一步扩大文旅消费范围。

  每座城市都有自身的特色,以各自的历史文化丰富滋养着城市里的人。而打造多元化消费,需要我市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出台政策措施加速推动文旅融合,引导相关文旅企业深度挖掘文化背后的内涵,与当前百姓的精神需求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文化消费的结构体系,让市民游客体验不同以往的多元消费新生活。(□ 徐黎一  王美丽)

文中配图为资料图片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