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武汉两地率先发布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并向百度发放全国首批无人化示范运营资格,允许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在社会道路上开展商业化服务。与此同时,工信部、交通运输部也纷纷表示将支持自动驾驶上路,并将出台相关技术标准和文件。
这一波操作让人们感到行业呼唤许久的无人驾驶真的来了。我市是否有无人驾驶应用场景?未来又有哪些可以拓展的空间?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走访探寻。
■ 市民 安全问题让人“心里没底”
在市区一些汽车4S店里,谈及无人驾驶车辆,不少人笑称“心里没底”。“主要是担心安全问题。”计划购置新车的市民张明表示,特别这两年一些车辆辅助驾驶系统出现问题后,他对无人驾驶车辆更是避而远之。
目前,国内无人驾驶车辆主要在园区、风景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运行,我省多个城市已经运行无人驾驶车辆。今年2月,苏州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城区多家智能驾驶企业积极组织运营调度,提供了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小巴、无人配送车、无人安防车等车型,助力疫情防控中的人员运送、物品配送、安防巡逻、防疫宣传等工作。无锡锡山区每天都会有多种型号的无人驾驶清扫车轮流打扫城区。
随着无人驾驶进入商业领域,必将掀起新一轮的热议。8月8日,交通运输部组织起草《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并提出,在保障运输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在封闭式快速公交系统等场景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活动,交通状况简单、条件相对可控的场景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活动,在点对点干线公路运输、具有相对封闭道路等场景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道路普通货物运输经营活动。专家表示,从这种意义上说,无人驾驶车辆距离市民日常驾车还有距离。
■ 专家 无人驾驶得靠车联网“指路”
近年来,无人驾驶一直是热门话题。在通行过程中,借助“智能的车”“聪明的路”“高速的网”“智慧的云”等多重措施,保障无人驾驶车辆在道路上的安全运行能力,全力确保乘客出行安全。
无人驾驶车辆如何实现“奔跑”?安全性到底怎样?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六研究所车路协同系统工程师对此给出了专业解释,与传统车辆不同,无人驾驶车辆的上路运行不仅需要单车智能,还需要车联网系统的协同配合。
在该研究所内,工程师用三维图像解释了无人驾驶车辆运行逻辑。原来,无人驾驶车辆的全身上下安装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数十个传感设备,让整台车辆可以360度实时感知路上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信息,再经过车载“超级大脑”的运算,就可以实时计算出合适的行驶轨迹,实现“人开车”到“车开车”的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车辆上路后还需要车路协同系统的加持。简单来说,就是车辆传输出来的周边车况信息和路测系统识别的路况信息,借助毫秒级的超低时延系统进行交互通信,通过协同感知、协同决策、协同控制等操作,最终实现无人车“奔跑”。借助车路协同系统,路测系统实现了对无人驾驶车辆的功能补充,从而更加科学地指导无人车辆行驶,实现从“车开车”到“路开车”“云开车”的升级。在这样的系统支持下,无人驾驶车辆可以更加智能、更加科学地运行,实现节能环保运行。
此外,在该系统的支持下,城市交通将可以更加有序组织,避免出现大面积拥堵。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发生事故,装在一个个无人驾驶车辆上的车辆周边信息就会同路况信息进行对比识别,很快确定责任和问题,有效化解肇事车辆逃逸、大货车抛撒等交通治理难题。
■ 举措 对城市交通进行智慧升级
作为未来出行的核心支撑,无人驾驶技术犹如一把打开新兴产业大门的金钥匙,吸引了国内诸多城市对这一领域的追逐。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等多个地区出台了相应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从道路测试、载人测试、示范运营到无人化等多个阶段开展积极探索。市工信局技术转移处处长安向锐介绍,我省的无锡、苏州等地已经在园区内或者部分景区内,推广无人驾驶技术的公交车,并积极打造江苏省智慧交通示范区。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六研究所也为长三角城市承接了AI+智慧交通综合测试示范基地项目,为该区域进行道路测试全域开放提供重要基础。
我市推广无人驾驶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六研究所技术专家介绍,需要对现有的路网进行升级,安装路测系统,即需要在无人驾驶车辆通过的区域安装感知设备(雷达、视频等)、超低时延通信设备RSU等。此外,还需要尽快完成城市高精度地图信息的数字化,为车辆上路提供地图支撑。同时,加快5G通行网络的建设,建立无人驾驶指挥云端,从而构建面向无人驾驶的数字孪生云控系统。
据了解,在早前的BRT路线建设中,我市部分路段已经实现了智能化改造。如果在这些路段推进无人驾驶,仅需要对其进行升级即可。而要搭建整个无人驾驶路网系统,还需要更大范围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改造。(□ 周莹 连工信)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