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要有好的“里子”,也要扮靓“面子”。在重视产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环境营造、文化IP塑造,能促进独特城市审美的形成,从而使之区别于“千城一面”的城市形态,更能让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当前,在重视产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市在努力加大“网红城市”的建设力度,让美学设计不断渗透城市肌理,让城市空间变得更加美观实用,让方寸之间体现匠心独运。而针对“城市美学”建设,我们该怎么做?
通过“视觉系” 留下“城市色彩”
海龟、鲨鱼、海星……近日,笔者路过连云区中华路西延下穿陇海铁路隧道时,突然被隧道立柱上的海洋元素彩绘所吸引,这些图案采用3D立体绘画技巧,栩栩如生;除此之外,中山路、海棠路、中华路等道路沿线山水画彩绘,将原本突兀的城市家具与周边景致融为一体;国展路上的彩虹线,更增添了活泼、生动,彰显自贸区的生机与活力。
此前,有省内新媒体针对省内13个地级市,提出用一个色彩词汇来概括每座城市的特质,我市毫无意外,以“天空蓝”来概括,这足见广大网友对我市的基础印象———连云港是一座山、海、港、城相依相拥的城市、全国十大海港之一,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这里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拥有江苏省大面积滨海湿地、海洋滩涂,境内生态渔业发达,自古以来就享有“鱼米之乡”之称,自然也留下“天空蓝”一般的色彩基调。除了利用城市道路两边的闲置地块、背街小巷等公共墙体制作公益彩绘,我市还通过绿化工程、建筑布局、空间改造等手段,提升港城的“色彩感”。此举在美化城市环境、增添城市魅力的同时,让这座城市有了可触可感的“视觉系”审美旨趣。
“城市色彩规划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在具体的城市色彩分析中又分为自然色彩、人工色彩、历史人文色彩。梳理这样的色彩让我们更能了解城市的现状色彩、确定城市的特征色彩识别、落实城市色彩的主旋律以及未来城市要塑造的色彩方向。”此前,一位南京高校的业内人士针对有关城市风貌建设话题时,提出了观点和看法,“当前,很多地方为了塑造鲜明的城市形象,胡乱贯彻城市色彩的理念,产生了色彩驳杂的视觉体验,既失去鲜明的城市个性,又切断历史文脉,甚至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亟需在‘城市色彩’打造上立规矩,并系统操作。”
早在多年前,我市就推出过城市色彩规划,也符合大趋势下的思路,分别从宏观层面上分析制定适合我市的城市色彩规划思想,建立系统的城市色彩规划体系,提出极具特色的城市建筑色谱;结合城市总体构想,建立起城市色彩控制目标系统和城市色彩控制导则,确定城市功能区域分析图,提出相应的区域色彩设计或控制构想图等。
通过“空间感” 提高“场所品质”
行云流水的独特外观,轻盈剔透的整体造型,开放式的建筑空间;外部空间与室内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既有现代建筑艺术风格,又充分展现山海文化元素——市图书馆,这座最具城市审美标杆意义的公共图书馆,成功入选了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名单。“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来源渠道更加多样化,图书馆建设也要另辟蹊径,不仅要把读者吸引过来,更要让他们沉浸其中;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也肩负着打造城市美学空间的重任。”市图书馆馆长梁继东介绍。
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一直在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名城”的目标,持续深化文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主客”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此举也是提升我市城市美学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座资源优厚的旅游城市,城市美学的概念不仅体现在日常建筑上,还在文化场馆、市民公园、网红打卡点等项目中不断得到深化。”市文广旅局公共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7月,海州区政府与市城建控股润科集团共同对东盐河河道进行开发建设,围绕千年盐河文化新建游船系统,配套大型音乐喷泉矩阵、魔幻光影等景观项目;这与西盐河“盐河水韵 国潮夜演”遥相呼应,共同组成“两条游线+多处爆点”观光格局,打造出海州区独特的城市美学空间。
“当冷冰冰的空间,通过艺术设计、创新改造等手段,附加了环境、情感和精神归属后,就成为场所,场所品质成为不同空间吸引、留住资本和人气的关键。”市文广旅局公共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间,我市积极开展文旅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工作,打造了海上云台山游客中心、灌云县梅园廉政文化园等文旅功能融合场所10家;还扎实推进城市书房、农村文化礼堂、村史馆、商业公益综合体等文化空间建设,创新培育了一批颜值和气质兼具的新型文化空间;成功打造了集景区浏览、地质知识科普于一体的花果山文旅综合体;而体验文化创意、感受老街风情的“云创空间”综合体等公共文化空间,也为港城的城市美学建设增光添彩。
通过“细节控” 传递“城市温度”
勾边、填充、刷底色,一笔一画后,一个个单调的窨井盖瞬间鲜活起来,上面有生活在海洋里的鲸鱼、靓丽的太阳花……为进一步美化辖区环境,日前,海州区海州街道双龙社区组织小朋友开展“小小志愿者为井盖涂鸦,绽放社区新活力”涂鸦活动。“将井盖变成‘景’盖,不仅使辖区环境变得更加温馨靓丽,促进辖区的文明和谐,同时也寓教于乐,提醒行人注意安全,成为居民的‘脚下文明’。”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城市美学在文脉,但具体表达落在城市中的每一个物件上。”市文改办相关负责人分析,“美学是带有主观性的,但做一件好的作品,不能盲目注入过多的个人色彩,而更应注重实用、环保和在地性,为不同的项目进行量身定制的设计。港城是一座有着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在现代城市建设的道路上,方方面面都应该凸显文化气息,凸显精致主义和现代美学。在城建方面,美丽港城不能是一个符号,而应该体现在细节当中。”
正如窨井盖,是一个小小的城市建设细节,却最为体现一个城市精致化的程度,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程度。“与其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工具、设施等呆板地摆在那,不如花些心思,将港城的文化符号凝聚在上面,比如市花、市树、花果山形象、西游文化、镜花缘文化等,从而破除实用主义带来的工具感。”市文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而公共交通工具,也是打造城市美学的重要载体——根据城市环境特点、文化气质及色彩规律等,可以利用交通工具,将城市美学传递给广大人群,这无疑也是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温度的有效手段。
比如连云港BRT公交车身,就统一采用了蓝色调的主体颜色,彰显了这座城市的海洋底蕴。此外,我市的市域列车、“花果山”号旅游品牌列车及客机等交通工具的外立面,也结合了诸多连云港人文、旅游等文化元素,绘制了各类主题图案,凸显了我市的审美旨趣。值得一提的是,未来,我市还将围绕城市美学建设主题,重点实施城市公园、街头游园、特色道路等绿化工程,服务市民运动休闲、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助力提升城市审美。(□ 张晨晨 郝涛洁 高阳)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