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集聚人才需要树立“大人才”观。我市一方面整合园区、高校院所和科技企业力量,加快建设高能级人才载体,一方面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既打破人才地域化的藩篱,同时在企业用才引才上打破“四唯”,切实解决企业人才缺口大、培养体系不健全的难题,培养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
建设高端平台 打造创新“梦之队”
“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的“集团军”创新,已成为人才与创新要素集聚的新特征。我市拥有省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大科学装置、石化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集聚了一批高端顶尖人才,打造创新力量集聚的“梦之队”。
今年8月,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在我市揭牌成立,这也是全省首家获批的省海洋领域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围绕海洋生物技术、海洋装备技术、海洋电子信息技术三大领域,目标是打造全国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集群,铸造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核心竞争力,并为海洋保护与利用再添“最强大脑”。
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金翔龙和他的团队就是被这一平台吸引而来的。“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人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这里海洋资源禀赋优越,汇聚港、渔、景、岛等多种海洋资源以及江苏唯一的综合性海洋大学,为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开展海洋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次我们入驻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将不遗余力地支持连云港发展海洋经济,共同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金翔龙说。
高校院所是人才培育和科技创新的摇篮。近年来,港城不断加强与全国各大高校院所,特别是重点知名高校的深度合作,为连云港产业转型蝶变注入源源动力。依托中华药港、石化基地等产业平台,深化与重点高校院所合作,建立研究院或研究生院,每个县区至少建成一个高水平的人才创新平台。围绕主导产业探索设立技术创新联盟,推动在连高校院所建设技术转移中心、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提升市场化运营能力。坚持柔性引才,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领域,组织各类型产学研活动不少于200场次,发布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2000项以上。
不久前,北京大学分子工程研究院连云港研究中心正式揭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张锦表示,将立足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新阶段和连云港发展的新契机,切实抓好北京大学分子工程研究院连云港研究中心建设,进一步拓展市校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在医疗装备研制、科技成果转化、选调生招录等方面密切配合,推动市校合作取得新进展,再上新台阶。
深化体制改革 不拘一格用人才
“大人才观”还体现在人尽其才,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除了顶尖人才,面向产业、企业发展需要,培养一批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大力集聚青年人才,加快打造一支掌握绝技绝活、擅长基础工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这就要在构建人才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上大胆探索,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创业活力。
针对重点企业面临的人才培养和引进难问题,我市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人才评价观念,将评价人才的权限下放给用人主体,是不是人才让企业说了算,切实解决了企业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用不好的难题。
“我2019年4月来到连云港工作,得益于这里良好的人才政策,虽然我只是大专学历,但是也能够享受到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才能享受到的人才政策,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这对我和我的团队都是一个很好的激励。”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基地一家重点企业的运营总监许先德说。
今年8月24日,我市举行连云港籍优秀学子奖学金发放仪式,首批500余名港城学子累计获301.3万元奖学金、助学金。为激励连云港籍学子刻苦钻研、勤学向上,鼓励连云港籍学子在校期间能够心怀家乡、宣传家乡,毕业后能够回到家乡、回报家乡,我市实施连云港籍优秀学子奖学金政策,在省内尚属首次。
“虽然远离家乡求学,却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家乡的关心和爱护。作为港城的一分子,我将更加积极地宣传港城,讲好港城故事。等我们学成归来,在港城热土上施展才华,成就美好人生。”上海海洋大学2020级研究生顾颖说。
近年来,我市实施青年人才“聚连行动”,放大新政扩面提标吸引力,依托20个高校人才联络站,持续办好“连聚英才·智汇港城”高校行、人才交流大会。实施青年人才回流行动,赴重点城市组建连云港籍学子联盟,为连云港籍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鼓励本地毕业生留连,在本地院校开办市情大讲堂,组织企业家赴学校授课,开展嵌入式教学,提供实习岗位。力争全年集聚不少于3.5万名高校毕业生。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要,推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全年引进培养各类技能人才不少于10000名,其中,高端技能人才不少于100名。
打破地域藩篱 施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大数据时代,集聚人才需要树立“大人才观”,打破人才地域化的藩篱,施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但求所用,不求所有”。
在刚刚举行的2022(第四届)花果山英才双创周暨首届“人才日”活动上,我市为7家离岸孵化基地颁发1000万元建设奖励。这正是我市探索“飞地引才、借力创新”新模式的缩影。
为利用发达地区人才富集优势,我市积极鼓励各县区、各重点企业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和发达国家建立离岸孵化基地和在外研发中心,就地使用人才资源。如今,我市已经在上海设立市级离岸孵化基地,推进基地、人才、项目、资金一体化配置,围绕重点产业市外孵化一批高端人才项目。推动县区、省级以上园区在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至少建立1个运行质态良好、1000平方米以上的离岸孵化基地,每个基地落地转化人才项目不少于3个。支持企业在国内外发达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实现飞地引才。
此外,我市还抢抓海外人才回流机遇,统筹全市引才资源,开展海外人才信息摸排,建立海外人才数据库。发挥企业海外引才主体作用,支持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海外创新服务中心等作用,继续举办全球引才直播周活动,积极开展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不断拓宽海外引才渠道。
大数据时代,集聚人才需要树立“大人才观”。我市一方面整合园区、高校院所和科技企业力量,加快建设高能级人才载体,一方面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既打破人才地域化的藩篱,又在企业用才引才上打破“四唯”,切实解决企业人才缺口大、培养体系不健全的难题,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庄婷婷尹军)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