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莹 连工信 王雅萱】近日,一则锦屏磷矿的视频在哔哩哔哩上被刷爆,让港城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
破旧的厂房也好,废弃的机械也罢,当这些破旧的家当被利用起来,成为工业遗产,也将会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
诚如市工信局生产性服务业处处长刘浩博所说,与传统文物和名胜古迹相比,工业遗产是一种离当代并不遥远而不易引发关注的文化遗产,但是工业遗产不仅是工业社会历史的见证与记忆的凝结,还是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等工业文化核心内涵的载体。
如今,全国各地都非常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挖掘。更为重要的是工业遗产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一部分,是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宝库,因此必须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港城工业遗产如何再次绽放?这是一个系统性课题,需要我们在深入研究中谋实招求实效。
现状: 亟待保护
也许有人会问:工业遗产有什么可保护的?不就是破旧的厂区、废弃的机器吗?
事实上,工业遗产不只是工业废弃地,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个时代的符号。
跟随市工信局调研组,我们来到了国字号工业遗产所在地———锦屏磷矿。从山下仰望整个磷矿地面设施,让人震撼。
沿着杂草丛生的小道一路前行,我们走进锦屏磷矿地面建筑的下部,眼前的建筑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时代印迹。
红色的建筑和周边枯木、萧瑟的山林透出了沧桑的历史感,远处的运矿廊道让人们不难想象当年锦屏磷矿鼎盛时的场景。
锦屏磷矿的诞生是历史的产物。1918年,海州锦屏山南麓酒店庄发现赤铁矿,引起了“江北三名流”之一的沈云沛的重视。他邀请当地8名地主合股5万银圆创办铁矿石开采的“锦屏公司”。沈云沛为大股东,由国家农商部发给采矿执照,这便是“锦屏磷矿”的前身。随后,在当地发现磷矿资源。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这里的资源被日本掠夺。1950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投资小米250万斤及资金,开始了磷矿的第一次扩建。从此,锦屏磷矿开始了露天向坑下转移,矿山建设全面展开。 期间,锦屏磷矿被列为“一五”计划国家重点投资156个项目之一,投资总额3500万元,并正式更名为锦屏磷矿。由于资源枯竭,2010年,锦屏磷矿所有人停止开采矿山,开始进行炸药制造、爆破、物流、基建等产业。
作为第二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的矿山,如今锦屏磷矿面临保护和开发双重危机。
一方面,经过长期的开采,锦屏磷矿采矿区形成了巨大的地下空间,在东西山采空区上方也形成了一定范围的塌陷,造成局部山体开裂和坍塌,每年为了维护锦屏磷矿安全和生态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因为缺乏有实力的投资商,锦屏磷矿开发一直难以启动。
目前,在港城像锦屏磷矿一样的工业遗产并不少,都面临保护开发的难题。
“近期,省里将对各地的工业遗产情况进行调研。如何将这些遗产保护好,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新课题。”刘浩博表示,各县区应抓紧研究,不要错过了国家政策支持的机遇,努力让港城工业遗产得到充分保护和开发。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和信息化时代,会有更多完成使命的工业设施退出历史舞台,工业遗产的产生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但退出的可以是“形”,不能让内在的“魂”也随着社会的转型一起沉入历史深处。因此,各地要重视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这既是对尘封记忆的唤醒,更是对光辉历史的弘扬,有助于提升和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难题:面临三难
目前,我市锦屏磷矿、陇海铁路东起点、汤沟酒老窖池及酿造遗存、桃林酒老窖池及酿造遗存已经入选江苏工业遗产地图,它们的保护和开发需要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港城工业遗产保护面临三难:保护难、资金难和创意难。
工业遗产需要破解保护难题。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一项重要载体,记录了我国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信息,标记了我国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一系列重要历史节点,承载了我们民族追求独立解放和发展进步的工业精神。保护工业遗产,就要把蕴含在其中的工业精神和文脉赓续下去,使之真正成为当代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调研采访中,我们发现以锦屏磷矿为代表的工业遗产面临着一系列保护难题。
锦屏磷矿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市政协将锦屏磷矿废弃矿井开发和利用列为当年智慧政协课题,组织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利用锦屏磷矿废弃矿井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议。因各种因素制约,该方案被搁置。
随后,海州区也提出在这里修建地质公园的设想。根据规划,海州区将对塌陷区进行修复,建设成为一个地质公园,周边地块将建成特色金融、创意研发孵化中心、花园商务区、安置区和汽车销售服务区。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该项目推进不快。
确实,该项目的保护和开发面临的难题不小。如果要保护和开发地下部分,需要每年花费大量的资金处理地下积水的问题。如果要对地上部分进行保护和开发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这对于该片区域的私人拥有者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引入合作伙伴。以前,这里也曾经有人前来洽谈,但都无疾而终。
在汪恕有滴醋厂采访时,我们发现港城工业遗产开发的又一个难题———工业旅游线路开发缺乏。
跟随汪恕有的醋厂工作人员,我们走进醋厂的发酵工厂。每年,这里的工作人员都要到北方收购大批的优质高粱,为酿醋做准备。工厂内,北方的高粱和本地的大麦、小麦经过粉碎、踩曲等环节后在发酵池内发酵。一般经过6至8个月的发酵,就会成为糖化的发酵剂。这是制作滴醋重要的原料。
如今,汪恕有滴醋的制作工艺依旧保留历史传统,非常适合申报工业遗产的工业现场。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这里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痕迹不多。
当问及“为何不学习镇江进行旅游线路开发”时,该厂相关负责人直言,“投入的资金大,参观的人并不多。”
目前,我市旅游线路比较单一,山海旅游为城市主要旅游内涵,工业遗产为核心的工业旅游线路开发不够。与此同时,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需要大量资金,现有企业缺乏单独开发的能力,对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热情不高。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积极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努力帮助企业争取相关的保护开发资金。与此同时,我市也将积极争取相关旅游部门对工业遗产等工业旅游资源进行挖掘,力争获得市场的认可。
此外,港城工业遗产保护还面临着创意不足,难以形成城市IP符号等问题。
当前,工业遗产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将工业遗产改造成创意产业园、现代艺术区、用以展示现代艺术、大型雕塑、装置艺术等。二是建立主题博物馆。三是让工业旧址成为人们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调研中,我们发现因为缺乏创意策划,港城很多工业遗产并没有成为城市名片,反而默默地待在历史岁月中。
例如陇海铁路东起点就是非常具有城市名片的历史博物馆。目前,该博物馆已经对外开放,并通过红色教育等方式,吸引港城本地人前往参观。对于如何吸引外地游客,专家表示,需要推动文化和旅游相结合,进一步拓宽文旅服务的消费方式,推动文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
融合:“工业 +”发展
由于工业遗产比其他文化遗产诞生时间较晚,并且迭代周期短,在当前城市化发展推进迅猛的背景之下,面临着拆除、毁损风险,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任务就显得越发紧迫。我们必须承认,相比历史遗产,工业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更多,面临的压力更大,需要的资金也非常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开发工业旅游线路,通过工业遗产名片IP打造让老遗产火起来,让保护资金有着落。
《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指出,支持利用国家工业遗产相关资源建设工业博物馆,发展工业旅游,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小镇(街区)、创新创业基地,培育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创意产业园等。
国外工业旅游反哺工业遗产保护的案例非常多。例如被誉为“德国工业心脏”的德国鲁尔区曾是举世闻名的煤矿区,因存有高分布密度的文化景观而成为全球游客的旅游胜地。高炉、储气罐与提升井架这些工业遗产作为那个年代的象征依然巍然耸立着,如今这些地方变为露天博物馆、音乐厅、电影取景地。一条长达400公里的环形路线亦保留着工业区昔日的辉煌,沿途分布的54处该地区工业历史和现状的珍贵见证刻画出独属鲁尔区的工业文化记忆。
在国内这样的案例也有很多。2018年,当地投入4亿元改造费用的陶溪川价值已经攀升至19亿元。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促进工业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是地方政府寻求新的旅游创收突破口的关键。
如今,锦屏磷矿的保护开发已经刻不容缓,本地的酿醋、酿酒工艺的旅游线路开发也需要抓紧推进。正如专家所说,工业遗产的活力再造既有公益属性,又有较高的经济社会价值。现在,是时候选择合适的机会去一一唤醒这些沉睡的文化标本了。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希望它们不只是被当作“拍照打卡”的背景、休闲娱乐的场所,而是要带着新生的活力生机,重新进入城市的“时间轴”“发展轴”,进入城市的“生活史”“精神史”,与这座城市一道,继续拔节生长。
△连云港日报2023年2月27日3版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