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中国江苏网11月13讯 古人以“天下第一江山”来形容镇江山水名胜的非凡气势,西津古渡街也被誉为“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镇江为人熟知的“城市名片”,多与数千年沉淀的历史文化有关,与沉浸着浓浓绿意的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和江苏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镇江正全力推动“生态优先,特色发展”,着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
“大型网络系列发布·江苏改革开放进行时”镇江专场今天正式上线。本场发布人——镇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陈新中,以“生态优先,特色发展”为主题,讲述了镇江人怀揣绿色初心,发展绿色经济,创造绿色生活,让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精彩故事。参与发布的单位有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镇江文化广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改革开放的40年,是镇江生态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时期,也是318万镇江人真切感受到绿色畅想落地见效的40年。发布人通过新老影像、人物采访、精彩视频等多个维度,为网友展现了镇江如何在产业强市、创新引领、改革开放、绿色生态上全方位发力。网友在观看过程中,还可以扫描二维码,通过“小词典”“数据汇”等视频产品,全方位领略镇江40年绘就的绿色发展新画卷。
据悉,“大型网络系列发布江苏改革开放进行时” 作为江苏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活动,携手20多家厅局单位联袂登台,联动13个设区市发言人精彩开讲,全力打造19场全媒体网络系列发布。网友可以通过本网专题页面浏览更多精彩,期待您的点赞和关注。
陈新中 镇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全力推动“生态优先,特色发展”,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
3000多年前,周康王(前1026—前1001)分封“夨”为宜侯,如今的镇江一带即为“宜”地。1954年从镇江大港烟墩山出土的国宝级西周青铜器“宜侯夨簋”及其126字的铭文无不充分折射出镇江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在有文字记载的3000余年漫长的岁月中,镇江曾多次更名:春秋时称为“朱方”,战国时改称“谷阳”,秦朝时称“丹徒”,三国时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设“南徐州”,隋统一后改置“润州”,镇江之名自北宋至今。而每一次名称的变化毫无例外地都打上了那个时代特定的政治或军事意义的烙印。与此同时,每一次城市名称的改动也都伴生了精彩的故事或传说。
镇江是国务院第二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积淀。这里曾产生过许多令人瞩目的传世佳作,其厚重的精神承载力对后世的文明化进程催化出难以估量的作用和影响。那一部部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般的作品至今仍闪烁着深刻而睿智的光芒——
“十二部中国文学入门书”之一的《抱朴子》;
中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批评专著《文心雕龙》;
首开中国笔记小说先河的《世说新语》;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文选集《昭明文选》;
中国文学史上继《诗经》和《楚辞》之后现存的第三部诗歌总集《玉台新咏》;
“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梦溪笔谈》;
中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语法著述《马氏文通》;
中国著录甲骨文字的第一部书《铁云藏龟》;
中国第一部医学史专著《中国医学史》;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文化通史《中国文化史》等等。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既是镇江这块沃土结出的丰硕成果,也是勤劳智慧的镇江人民对文明社会的真诚奉献。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及钟灵毓秀的真山真水陶冶了镇江人的率真性情。
滔滔东去的长江,渺远幽深的大运河,萋萋的芳草,潺潺的流水,远古的足音,如歌的天籁……总之,当人们漫步在这座城市山林的时候,随处可觅那千古流芳的缠绵,随时能够感受到怡人的温馨和浪漫。
“京口连冈三面而大江横陈,江旁极目千里,其势大略如虎之出穴”寥寥数语便形象地道出了镇江雄峻显要的军事地位。自秦汉起直到建国前,镇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譬如确立魏、蜀、吴三分下的赤壁之点,其发韧地便是镇江;南宋韩世忠率八千精锐困十万金兵于黄天荡,杀得金兵丢盔卸甲仓皇北窜;元蒙灭宋那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水战,两军水师即会猎于镇江江面;太平天国定都后更在这“东南锁钥”与清军鏖战长达十二年之久;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脱手斩得小楼兰”的韦岗伏击战,奏响了江南抗战的首曲凯歌;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果断地向妄图阻碍中国革命进程的英军“紫石英”号发起炮击,终结了大英帝国在华的炮舰政策。诸如此类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留下可圈可点的记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发生在十九世纪中叶的那场鸦片战争镇江保卫战。
面对强敌,镇江守军同仇敌忾,直到全军壮烈殉国。此战意义深远,震惊世界,虽败犹荣。革命导师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一书中高度评价了镇江军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中国士兵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驻防旗兵总共只有1500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镇江的开发,泰伯和仲雍固然功不可没。其后历朝历代的治理,毫无疑问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从蛮荒过渡到繁华却不能不提及历史上几位颇有作为的帝王,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名播华夏的始皇帝嬴政。
公元前210年秋,始皇开始了他在位的最后一次巡幸。“因山为垒,临江望海”的镇江风貌令他心生不悦,遂遣3000赭衣囚徒凿破京砚山开渠以破“王者之气”。赭,红也,这便是镇江别名“丹徒”的由来。但正是这一负气之举造就了江南运河的雏形“曲阿”。由是,滚滚长江之水得以沿此124公里长的人工河道折射东南,与春秋时期夫差、范蠡所开渠道相连,逶迤东去常州、无锡,直达苏州、杭州。
四百余年后,东吴孙权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位卓有见地的政治家、军事家立国之初便首选镇江为都城。南宋词人辛弃疾在《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有感而发道:“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抒发了重整旧河山的胸臆和对英雄人物的景仰追思。
岁月的河流在负重中缓缓流淌着,当历史长卷翻到南北朝这页时,镇江的地方经济又得到了一次相对稳定发展的机会。
历史跟始皇帝开了个玩笑,那3000赭衣囚徒压根就未能破坏镇江“王气所钟”的风水,进入南北朝之后,这片质朴的土地一连出了宋齐梁三代皇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南朝宋开国之君武帝刘裕、其子文帝刘义隆及后来的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等出自平民或寒门的帝王们,在其执政的一个多世纪里,较为昌明的政治和颇为强盛的国力有力地推动了镇江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社会发展。正是这个时期,镇江展现出了全国大都会的风采。
历史总是在探索中寻找着突破的方向。光阴如矢,弹指一挥。侨民和土著的有机融合,南北经济及文化的碰撞,催生出全新的经济和文化结构。一代宗师范文澜先生高度评价说:“中国古文化极盛时期,首推汉唐两朝,南朝是继汉开唐的转化时期。唐朝文化上的成就,大体是南朝文化的更高发展。”文化的高度发展,带动了经济的繁荣,镇江的崛起越来越令人瞩目。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大型网络系列发布·江苏改革开放进行时”节目。镇江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和江苏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现在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镇江时的重要讲话为指引,全力推动“生态优先,特色发展”,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着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本场网络发布的主题是:生态优先,特色发展。有请本场发布人——镇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陈新中。
陈新中:谢谢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本场发布人陈新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江苏城乡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大家都知道,镇江是全省体量最小的设区市,但同时具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清新秀丽的山水禀赋,镇江的发展有其鲜明的特色。如果外来宾客问镇江人这样的问题:镇江最大的特色资源是什么?发展优势是什么?答案是: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最大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镇江市委、市政府鲜明地提出“生态优先、特色发展”的战略路径,经过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生态发展的特色道路,朝着令人向往的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阔步迈进。首先,让我们来看段视频。
【视频解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岁月中,镇江有着鲜明而独特的“标记”。镇江的“四千四万”精神,深深印入了江苏改革开放的史册,并推动着镇江一路飞歌、壮阔前行。
历经40年风雨洗礼,今日镇江,以灵秀的山水、丰厚的底蕴、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描绘着一座文化古城、生态名城、宜居新城的崭新画卷,谱写着建设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的“中国梦”镇江篇章。
镇江,全市总面积3840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318万;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4010.36亿元,比上年增长7.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6万元,比上年增长7.1%。
镇江,以生态领先、特色发展,形成完善的新兴产业体系。2017年,全市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2.2%、10.6%。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助力国产大飞机圆梦蓝天;面积2650亩、总投资150亿元的北汽镇江基地,让镇江几代人的汽车梦夙愿成真。
镇江,以生态为最靓的底色、最大的品牌。她是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已成功举办镇江国际低碳技术产品交易展示会,在巴黎联合国气候大会向世界宣示“镇江声音”。2017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76.4%,20个省级以上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80%,5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镇江,宜居宜游的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为中国旅游城市50强。2017年,全市旅游总收入822.37亿元,同比增长15.1%。大型水景秀《白蛇传》、长江国际音乐节、大型舞剧《春江花月夜:赛珍珠》,广受国内外宾客赞誉。
镇江,城乡统筹发展,生活品质优越。社会保障、创业就业、公共交通、教育提升、全民健身、城市管理、司法建设、公共安全、文化事业、医疗卫生……镇江人的幸福指数,像春花般灿烂。
在解放思想、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今日镇江,应对千变万化、不惧千锤万炼、奔腾千军万马、发展千姿万态,正以新“四千四万”精神,迈上深化改革创新的崭新征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壮阔京江潮,奋进新时代。
陈新中:刚才的短片,浓缩了镇江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其中,突出讲到了生态发展。应当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镇江人民的奋斗下,积极探索实践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从实施“绿色镇江”战略,到提出“生态立市”方针;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到获授牌全国第5个国家生态市;从被列入江苏省首批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到成为江苏省首个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从被批准为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到创成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生态已经成为镇江最具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发展优势。
镇江的生态,也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镇江素有城市山林美称,全市235座山体,63条河流,滨临长江,大运河穿城而过,这些都是生态发展的天然禀赋。但同时,镇江的西南、东部又布局着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承受着转型之痛,有着巨大的环境压力。下面,我们通过一组相册,看一看镇江生态的今昔对比。
【视频解说】原先的长江沿岸,是黄沙水泥码头。如今的长江沿岸,已被镇江人亲切地称为镇江的外滩。
原先的南山风景区,毁林砍伐现象突出,一个个轧石厂让南山满目疮痍,如今的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镇江人的天然氧吧、城市之肺。
西南片区是镇江的西大门,原先集中了建材、化工,特别是小矿山、小水泥、小石灰窑等污染企业,现如今,实施整治搬迁和关停、生态修复,已涌现了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诸多新兴产业。
谏壁地区是镇江东部的老工业基地,同时也是高校所在地,人们曾以一个大学与一个大型国企之争,来描述当初环境的尴尬状态。如今,随着园区建设和转型升级,这里正在成为新型城镇融合发展示范区。
原先的镇江老城区每到汛期,就会淹水,市民无奈地称为“看海”,如今的海绵工程建设后,雨天不再为出行担忧,让下雨真正地成为了一道风景。
陈新中:刚刚这几组图的对比,可以看出生态理念、生态举措带来的巨变。一座城市的生态,毁坏容易,修复不易。改革开放40年来,镇江的生态建设有哪些举措和特色?有哪些成效和亮点?我们通过一个小短片,从普通网民的视角来看一看生态建设下的今日镇江,体会镇江人的生态初心。
【视频解说】观众朋友,我现在在南山为您作报道。我身后的这条道路叫作南山绿道,是镇江人最喜欢的道路之一。这里群山环抱,绿树葱茏,是镇江人的天然氧吧。9公里多的道路在南山深处蜿蜒穿越,一路亭台楼阁,竹林清流,景色美不胜收。每天早晨和夜晚,都会有许多市民在这里散步、休憩。“悠然见南山”的美好意境,在这里成为了现实,也成为镇江人的自豪与骄傲。2016年,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也是江苏省唯一入选线路。
南山的华丽转身,正是镇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缩影。不只是南山,镇江近年来对主城区26座山体,按照“住户下山、建筑离山,草木上山、文化入山”的原则分步整治,目前已建成亲近自然、视觉通透的开放式山体公园,“城市山林”由此有了“市民属性”。
陈新中:刚才小短片中展示的南山绿道,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南山是国家森林公园,通过一条美丽宜人的南山绿道,十里青山半入城,市民可以在南山漫步中得到鲜活的生态感受。近年来,镇江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市委全会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每年都将西南片区、东部地区、高资片区“三个片区”和“一湖九河”环境综合治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我们看以下几组数字,可以看出镇江生态环境改造的工程之巨。
【视频解说】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综合治理、实现产业创新和城市更新。2014年起,涉及3个辖市区、共176.5平方公里的西南片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先后关闭污染企业345家,污染严重的5家水泥厂全面关停;东部谏壁地区整治行动,治理企业64家,实施整治工程项目230个,淘汰落后产能生产线8条(套),关闭轧石机组14台,整治码头10座。据评估测算,每年可实现减排氮氧化物11000吨、烟粉尘2300吨、二氧化碳20万吨、挥发性有机物220吨。“一湖九河”治理三年行动及水环境提升工作,“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生态修复”。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突出“六水共治”(防洪水、排涝水、清河水、治污水、供好水、保旱水),全市3993个河湖库,明确了市县镇村1491名四级河长,实现了河长、湖长、库长全覆盖。2017年,全市15个太湖流域重点考核断面中,有14个断面达标,水质达标率为93.3%,20个水功能区17个达标水质,达标率为85%。
陈新中:一心一意守卫山山水水,这便是镇江始终不忘的“生态”初心。坚守初心的镇江,以全方位生态建设赢得市民口碑的同时,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等……镇江的生态建设,以老百姓的感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给市民带去了重新拥抱美丽家园的喜悦,让越来越多的镇江人生活在“比画还美”的风景里。
针对镇江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省委领导在镇江调研时曾指出:镇江的经济总量在苏南可能做不了第一,但完全可以、也应该在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创佳绩、走前列、争第一。高质量发展是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明确了“对标苏南、产业强市”的目标定位,将发展生态产业作为产业强市的重要内容,促进转变发展方式的创新突进,打响了低碳发展的“镇江模式”。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小短片。
【视频解说】自2012年11月被列为第二批全国低碳试点城市后,镇江在全国率先提出碳峰值、建设碳平台、实施碳评估、开展碳考核,首创建立低碳城市建设管理云平台,在国内升起了第一朵“生态云”。以低碳城市建设为抓手,整体推进低碳产业、低碳交通等“九大行动”。连续成功举办两届国际低碳(镇江)大会,传播低碳理念、展示低碳技术、促进低碳合作。镇江因生态、低碳,近年大踏步走向世界:先后应邀出席第一届、第二届中美气候峰会、世界第七届、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联合国21届(巴黎)、23届(波恩)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在中国角举行镇江主题边会,向国际社会展现低碳城市建设做法和成效,发出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声音”。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用2分49秒报道了低碳发展的“镇江模式”。2017年8月29—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埃斯皮诺萨女士,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陪同下,调研镇江低碳城市建设,称赞镇江的经验可以和世界其他国家、城市进行分享。
陈新中:如果说,低碳城市的建设,反映了镇江生态经济的新,那么,在生态经济的谋篇布局上,镇江有着宏大的规划,体现了镇江生态经济的高,即高起点、高标准的谋划和布局。
镇江在江苏省率先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配置生态空间和建设空间,划分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生态平衡“四大区域”,2020年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将保持在70%左右。镇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一是推动园区由“散”变“聚”。根据规划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业特色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现代农业园区,重点推进20个产业“三集”示范园区和8个省级特色小镇建设,形成“一区一定位、一园一特色”。二是推动产业由“低”变“高”。出台了《产业强市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大力构建“2+3+2”产业发展架构,精心打造12条重点产业链。创成全省唯一的全国工业绿色转型试点城市。2017年,12条重点产业链销售占工业销售比重51%。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前沿方向,重点打造高效光伏、智能电网、储能、绿色新材料、绿色建筑等低碳新兴产业,推进实施圣晖莱太阳能薄膜发电、力信锂电池、江化微高端微电子材料、量子信息产业园、中联达通广电动汽车充换电、索普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等一批无碳、降碳、固碳项目。三是推动资源变“废”为“宝”。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全覆盖,镇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成全省首家国家级循环化改造园区,丹阳创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市。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光伏应用,全市光伏装机总容量累计达到402兆瓦。
陈新中:改革开放以来,拥有生态初心、发展生态经济的镇江人,所得到的生态回报,是显而易见的。2014年,习总书记视察镇江,寄语“镇江很有前途”,并走进世业洲老百姓家里,与大家共话新农村发展的话题。下面我们来看一部小短片。
【视频解说】世业洲位于镇江市西郊,四面环江的小岛,拥有长江岸线27.5公里。总面积44平方公里,含5个行政村,人口1.46万。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世业洲,称赞“这里风景比画更漂亮”。当初总书记曾在村民洪家勇家里座谈,那么,我现在站在这个地方,就是村民洪家勇居住的小院。我们今天到洪家勇家里来看看。
记者:据说总书记在你家里,在这里和您聊了许多,他对咱们这儿的环境非常关心,您能和我们说说,当时你们聊了哪些内容吗?
洪家勇:他从外面一进来,顺这里一直到水边去,到水边就问了,这个河水清幽幽的,我说河水,通长江的。回来以后,他走到这里,看到那个厕所,他说你这个厕所是旱厕还是水厕啊?我说已经改了水厕了。他说小厕所、大民生,现场他看到非常激动。进来以后,他就指着这幅画,这幅画很漂亮。他说,你们现在生活的环境,比这幅画更漂亮。
【视频解说】发展长江经济带,需要加强环境保护、解决环境突出问题。2014年,总书记视察这里时,对世业洲的农村改厕情况给予了肯定,他说,厕所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自此,世业洲进入了农村改厕、污水管网建设与美丽宜居村建设相融合的新阶段。截至目前,全镇4000多户村民家庭都已经改厕到位。这是一座污水处理系统提升泵站。每两到三百户居民范围内,都会有这么一座泵站。整个世业洲有20多座,它采用的是自流方式,来收集村民的生活污水,再加压后将这些污水,集中送到镇上的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村民:改厕后,我们家里的水,干净清洁地排入长江。厕所的水从家里面出来之后,进入第一格、第二格沉淀发酵,那么到了第三格,可以浇菜,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化肥污染。现在我们种出来的菜都是绿色无公害的。
【视频解说】与改厕和污水管网建设相呼应,近几年,在没有引进一家工业企业的同时,先后关闭了4家船舶修造企业,3个砂石码头,并种上了植物。岛内基本实现了零工业。世业洲在有效实现农村厕所改造的基础上,正在努力打造长江特色全域旅游岛,积极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陈新中:刚才大家看到的小短片,是世业洲的新貌。世业洲紧紧围绕自身生态特色,打好文化创意、运动休闲、旅游度假、生态农业这4张牌,全力以赴建设在苏南乃至全国范围有特殊吸引力的旅游度假区。世业洲举办的长江国际音乐节,已经成为国内音乐节的顶级品牌。自2010年开始,世业洲吸引中外游客超过百万人次。现在让我们把视线转移,投向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这幅美妙的田园图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一个人,他就是全国时代楷模——-赵亚夫。
【视频解说】赵亚夫50多年如一日,退休后仍继续专注农业科技,帮助农民致富,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习近平赞扬他: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赢得了农民群众爱戴,"三农"工作需要一大批像他这样无私奉献的人。
令总书记赞不绝口的赵亚夫,在江苏镇江,早已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从一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到镇江农科所所长,直到担任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并从领导岗位上光荣退休,一直以来,“扎根农村、心系农民的大地活雷锋”,就是他最真实的写照。
赵亚夫:产品是安全的,品种又是好的,消费者又是欢迎的,农民又增收了,搞环保,跟他又有益了。这个绿水青山可以变成金山银山。
【视频解说】赵亚夫满怀对农民的真情、对土地的热情,推广现代农业科技,传播先进农业产业经营理念,探索现代农业经营与农村治理新模式,与农民共同追梦、筑梦、逐梦。
在万千农民眼里,赵亚夫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在赵亚夫的带动下,高效农业、有机农业、农业产业化、农村合作组织等,发挥了巨大的效应,倾注赵老大量心血的戴庄村,早已从茅山老区最穷的贫困村,大踏步迈入了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6000元。
陈新中:赵亚夫的事迹,对于茅山老区的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更可贵的是,他采用的扶持方式,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方式,这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已在镇江蔚然成风。简单地概括,因为生态发展,镇江人的生活更加生态绿色,叫作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行得宽心。
【视频解说】镇江按照绿色生活的需求,从老百姓最关心的食品安全做起。加强土壤污染源头治理,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主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创成扬中新坝镇、丹阳延陵镇等一批美丽宜居镇,丹徒区世业镇永茂圩、句容市天王镇三棚村等一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推进放心食品小作坊建设,全面实施“明厨亮灶”建设,全市餐饮业质量安全进一步提升。
陈新中:镇江按照绿色生活的要求,大力推广节能建筑。镇江的绿色建筑,无论从标识数量上,还是从建筑面积上,总体规模都达到了全省先进水平。
【视频解说】镇江市体育会展中心获得住建部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科技示范工程和国家钢结构金奖,镇江新区大港中学体育馆等9个项目,获得江苏省绿色建筑创新奖;镇江新区中心商贸区,于2011年获批省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丹徒区谷阳镇槐荫村,在2016年建成全市首个屋顶光伏发电村。
镇江按照绿色生活的要求,倡导低碳出行。近几年,镇江投入近千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15000辆公共自行车,促进公交的绿色发展,市区26座山体全部改造成开放式公园,建成300余公里健身步道,南山绿道、世业洲最美跑步线路,得到市民们的交口称赞。2015年以来,每年完成湿地修复面积2000亩,镇江的自然湿地保护率为53.1%,位居全省第二。其中,2017年6月,江苏句容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成为全市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获得了“秦淮水柜”和南京都市圈最大“天然氧吧”等称号。
陈新中:党的十九大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2018年3月全国“两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又将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六个高质量”,其中之一就是生态环境高质量。镇江市委、市政府更是反复要求,要把生态建设作为压倒性任务,全面提升绿色发展的质量和生态宜居的魅力。放眼整个镇江,镇江人怀揣绿色初心,发展绿色经济,创造绿色生活,让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镇江,是唐诗宋词里的城市,是山水入画的田园,是生态宜居的家园,在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镇江,是产业强市、生态优先的镇江,是思想解放、高质量发展的镇江,是创新引领、品质提升的镇江,镇江人民正在抒发新时代的绿色畅想。
改革开放的40年,是镇江生态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时期。展望未来,镇江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强市,高质量地推动城乡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综合改革,让318万人民的绿色畅想,在镇江落地见效。
主持人:好,感谢发布人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解读。镇江推动生态发展高质量的经验,给各地带来鲜活的启迪。我们深信,依托丰厚历史底蕴,以及318万人民的凝心聚力,在产业强市、创新引领、改革开放、绿色生态上全方位发力的镇江,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本期发布就到这里,敬请关注下一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