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兰州网6月8日消息 近年来,兰州市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国家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推进兰州市先后获批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兰州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
在2018年世界著名期刊《自然》杂志发布的全球科研城市200强榜单中,兰州排名第91位、国内排名第19位。《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指出,兰州已成为全国15个创新策源地城市之一。
强化创新管理机制
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
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兰州市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并设立有机构、有编制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全市8个县区和25个部门推进创建工作,形成了全市上下共建共创的良好氛围。同时,将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厅市会商的重要议题,协调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先后制定《兰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时代兰州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兰州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全面推进“三评制度”改革,优化研发资助和后补助机制,组织实施兰州市“十大科技项目”“十大科技创新项目”和人才创新创业专项,推进了科研诚信体系建设,促进了科技创新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
打造创新示范高地
试验示范水平持续增强
兰州市始终把建设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州白银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平台,按照“省统筹、市建设、区域协同、部门协作”的要求,积极构建完善政策体系,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深化与上海张江等区域科技合作,挂牌成立了稀土功能材料、生命科学技术等产业研究院。
同时,实施“六个一百”技术创新工程,完成重大科技成果772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57家,新增创新平台455个,培育和引进创新团队915个。兰州新区初步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大数据、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高新区主攻生物医药首位产业,集聚各类生物医药企业200多家。经济区立足打造外资创新产业聚集区,加快推进皋兰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2020年兰州自创区、试验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到了全市的三分之一。
推进产学研用合作
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兰州市积极整合科技资源,与在兰高校院所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并落实《兰州市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方案》。建成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45家,培育众创空间118家;与省厅共建了兰州科技大市场,征集并发布科技成果65634项,技术需求1479项,促成技术转移项目492项,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券1.97亿元,兑现创新券7129.56万元;在企业建成研发机构45家、在高校院所建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71家,连续举办五届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展出科技成果3448项,展品4454件,签订成果转移转化与技术交易项目1004项、签约金额74.6亿元,签订科技产业投资项目25个、投资金额46.71亿元。连续承办了四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甘肃·兰州)现场赛,对接成功技术需求157项,签约金额1.5亿元。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兰州市通过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016年以来,兰州市累计支持科技计划项目和人才创新创业项目1556项、申报专利814件、开发新产品574件、推广新技术1211项、新增销售收入47.15亿元,运用后补助方式支持企业120余家,支持资金3989万元;大力破解企业融资难、创新资金短缺难题,组建了“兰州科技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兰州科技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兰州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累计投放资金8.27亿元。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日益加快
兰州市通过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研发的中空纤维纳滤膜等项目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重离子加速器治疗肿瘤等技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全碳双叶型人工机械心脏瓣膜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突破了非洲猪瘟疫苗技术、口蹄疫疫苗占全国市场份额达60%,完成了“五肽全库”建设,建成国内唯一的PDC抗癌创新平台,研制的月球样品密封封装子系统、月球样品解封分装操作台等技术为探月新征程保驾护航。
兰州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00多亿元,5平方公里核心示范区交通基础骨架基本形成。投资60亿元的兰州科技创新园已经开园运行,签约引进以网易(兰州)联合创新中心、中软国际兰州数字经济创新基地为核心的企业50多家。甘肃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构建了技术合作、测试认证等五大平台,正在加速构建西部地区有影响力、有特色的鲲鹏计算产业园。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兰州市牢固树立“全域人才观”,实行更加有效的引才留才用才政策,拓展引才引智渠道和空间。实施30万大学生留兰就业创业计划,组建兰州科技创新(硅谷)工作站,建立美国硅谷兰州籍专家库,认定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10家、示范单位12家,成功举办三届“活力金城”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共吸引博士后20人,博士518人,硕士116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3人,引进外来人才147名(其中外省籍101名、外国籍16人),“两院”院士达到了26名、科技活动人员6990人。
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
创新环境明显改善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兰州市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创新投入大幅增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合作不断深化,创新主体迅速壮大,创新环境明显改善,科技创新已成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截至2020年,兰州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78%,较“十二五”末增长16.5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1%,较“十二五”末增长7个百分点;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25%,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达到72.61%,较“十二五”末增长了14个百分点;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省成交总额的35%;高新技术企业数五年翻了两番多,占全省总数的53%;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评价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占到了全省的46%、35%;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分别占全省总数的47%、48%。
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
助推兰州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兰州市将抢抓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发展等重大机遇,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力打造国家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
——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打造高位科技创新平台。坚持和完善“一心两翼多点”城市发展布局,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加快推进兰州自创区、试验区、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依托兰州大学、中科院在兰院所、510所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重大平台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兰州布局建设,加快建设兰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支持企业创新转型,大力增强创新主体动力。优化延展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实施“三化”改造、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规上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品牌建设、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六大攻坚战,重振“兰州制造”,强化与实体经济融合,将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集产业研发、孵化、交易及产业化全链条为一体的科技创新高地。
——加快成果转移转化,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构建共商共建、互惠互利、开放开发、协同协作的“大兰州”“大科技”“大创新”工作格局,深化与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及“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科技交流合作,继续办好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中国创新挑战赛(甘肃)兰州现场赛等活动,畅通供需对接渠道,最大限度把各类创新要素和人才资源调动好、利用活。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培育机制。组织实施兰州市创新创业人才专项,依托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立院士工作站、专家服务站、大师工作室,柔性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加快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基地和示范单位建设,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
——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发现和培育新的产业爆发点和增长点,谋划国家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工程、西北新能源汽车基地建设工程、数字经济提升工程、丝绸之路信息港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提升传统和主导产业竞争力。组织开展重大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活动,力争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开发一批新产品,着力打造西北地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策源地。
——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释放创新创业活力。创新科研投入方式,认真落实“三评制度”改革部署,按照优势突出领域“必保”、核心关键方向“必争”、高端前沿布局“必跟”的思路,推进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着力构建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创新生态系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万宏)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宋添翼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