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封士奎

他是孤寡老人的“好儿子”

——记灌南县北陈集镇敬老院院长封士奎

【连网】 封士奎,男,北陈集镇敬老院院长,中共党员,尊老孝亲,待老人如亲人,他数十年如一日,辛苦劳作,给了敬老院的老人们一个共同的、宽裕、舒造的家。20年的敬老院工作中,他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次深夜赶往敬老院处理突发事情,就算是逢年过节,他也很少和家人团聚,总是陪在老人们的身边。老人们都说他不是儿子却胜过亲生儿子。因其工作出色,他多次被市、县主管部门评为先进个人,其事迹曾在省、县电视台进行过专题报道。

时时刻刻牵挂着老人,不是亲生儿子却胜过亲生儿子,老人想到的他做到了,老人没想到的他也做到了,使老人们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他就是孤寡老人的“好儿子”——连云港市灌南县北陈集镇敬老院院长封士奎。

封士奎,男,北陈集镇敬老院院长,中共党员,1992年9月,封士奎任北陈集镇敬老院院长,刚到敬老院时,退休的老院长就告诫他说:“我们虽然有财政拨款,但毕竟财力有限,老人们生活还比较艰苦,现在你来了,要尽快发展副业,搞好经济。”老院长的一番肺腑之言,使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为了老人有一个宽裕、舒造的家,他苦苦地思索着……

第二年春天,封士奎多次到县民政局、镇政府协调资金,终于申请到拨款2万元,他又从镇农村合作基金会贷款2.5万元,盖起了16间保温圈,饲养了100多头猪,经过他们的辛勤劳作,当年收入5万元,不仅解决了老人吃肉问题,还为敬老院积累了部分活动资金。他还利用敬老院的空地,种植各种蔬菜,利用早晚时间在菜园里忙碌着。近年,猪市价格跌到底谷,他又养起河虾、黄鳝,在院子里盖起葡萄长廊,使敬老院基本上做到自给自足。现在敬老院有46位老人,住综合套间,室内有卫生间、棋牌室、彩电、电风扇等,老人们吃得好玩得好睡得香。

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外面下着茫茫大雪,沟与路分不清,封士奎在家接到敬老院打来的电话,“80多岁的赵德胜老人,病得不轻,快不行了,赶快来一下。”他的妻子说:“你就不能叫别人去吗?你看外面下这么大的雪?封士奎说:“赵大爷岁数大了,病不能拖,别人不熟悉情况,还是我去比较合适。”说完他踏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摸着赶往敬老院,看到赵德胜病情比较严重,赶紧找了一辆平板车,把老人送往医院。

近20年来,封士奎不知多少次深夜赶往敬老院,特别是逢年过节,他很少和家人团聚,总是陪着老人过节。常有人问他:“封院长,你整天和老头老太在一起烦不烦,图个啥,这儿工资又不高,何必呢?”面对这样的问话,他总是笑着说:“老人没有亲人,受了一辈子苦,到晚年你再不尽心照顾,于心不忍啊!”

封士奎使老人享受了天伦之乐,他家中七八亩地,照顾孩子,赡养老人,这些重担都落在妻子一个人身上。明理的妻子毫无怨言,从不拖他的后腿,封士奎的亲生父母生病时,他很少陪着,全部由他妻子和兄弟照顾,提起这些,封士奎心中总歉疚很多。  (编辑:王夫成)

OfXXF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