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自阳12年无偿献血过万毫升
【连网】无偿献血者都拥有一种无私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怀,他们犹如一股春风,又似一场春雨,在不经意间滋润着人们心田,令人为之振奋,为之动容。
东海县老师赵自阳便是这样一个人:12年的时间里,他无偿献血28次,捐献血小板5次,累计献血量超1万毫升。如果救助一个伤者平均需要800毫升血液的话,他所献的血已能救活12个人。
回报社会 献血救命
着装朴素、憨厚淳朴是赵自阳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18日,一场冷空气到来,寒风瑟瑟,让东海的气温又降低了好多。在金桥实验中学,数学老师赵自阳刚刚下课,身上那件黑色羽绒服显得有些老旧。“我父亲是孤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赵自阳坦言,“献血能救人,我献血的初衷就是想为社会做点儿事。”
2000年暑假的一天,正在家中看电视的他,因为一档关于人体血液健康知识的节目,开始了他与无偿献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在那个暑假,赵自阳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忐忑地登上了县城惟一的一辆献血车。第一次,他捐献了200毫升。按照半年一个献血周期的规定,赵自阳成了最守时的自愿捐献者,献血量也从开始的一次200毫升慢慢地增加到每次400毫升。
2004年9月,赵自阳从报纸上了解到,很多白血病患者因在国内成员有限的骨髓库中找不到合适的配型,不能及时得到医治失去生命,毫不犹豫地申请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员。
常年的献血经历,赵自阳明白成分献血对于临床治疗更为有效。近年来,他又参加到捐献血小板的队伍中。因为捐献血小板只能到市血站才能操作,赵自阳每次都是提前一天买好火车票,一早从东海乘火车到新浦火车站再转公交车前往血站。
执着12年 爱心永恒
执着奉献是赵自阳给我们的第二印象。
“想为社会做点儿事”是赵自阳无偿献血的初衷,也是他12年来持之以恒的动力。
“他几乎一到可以捐献的时间就会来,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成老朋友了。”东海县血站的工作人员说,他们都知道赵自阳是老师,但是即便再忙,赵自阳都会抽出时间来献血。
起初,赵自阳献血都是“偷偷”进行的。“1998年,全国开始推行无偿献血,2000年的时候,献血仍然不被很多人了解,在全县献血的人还很少。”赵自阳说,一开始献血都是瞒着家人,献完血回到家从不休息,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我去献血不为别的,就是想多救点人。”赵自阳告诉我们,有时他临时接到通知,需要赶去血液中心献血,他不想让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知道,就低调调课,速去速回。
家人不支持,身边的同事也不理解,甚至被怀疑是在卖血。他没有辩解,只是用自己了解的科学知识向他们说明无偿献血是公益,不光是对社会做出了贡献,对自己身体也有好处。
2008年,赵自阳的岳父手术,急需输血。当时医院缺少血源须家属自行解决,一家人正在着急时,赵自阳拿来自己的献血证,以“互助献血”的方式解决了手术用血。直到这时,赵自阳的家人才知道他献血的“秘密”。
平凡坚守 引领风尚
伟大高尚是赵自阳给我们的第三印象。
一边是“血荒”、“血库告急”,一边是无偿献血的人数骤减。2010年,因为“郭美美”事件,赵自阳的献血行为遭到了同事的调侃:“你无偿捐献的血说不定也给别人拿去高价卖给病人了。”
“献血救人”是赵自阳最淳朴的心愿。“一个垂危的伤者,也许一袋血就能使他起死回生,没有这袋血他或许将不治身亡。”正是赵自阳这种无私、博爱的精神,让越来越多的身边人转变认识,慢慢地一些同事开始接受无偿献血。这些年来,在赵自阳的带动下,先后有李文志、杨春江等十多名老师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他的家人也由开始的坚决反对变成积极参与。
去年春节,赵自阳突然接到市血站打来急需血小板的求助电话。接完电话,赵自阳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提前买了火车票,第二天一早赶到了血站。
救急如救火,人命关天的大事,一刻钟都不容耽误。赵自阳就像待命的战士,只要接到血站的电话,他就会义无反顾地冲去救人。不仅如此,赵自阳还经常主动打电话去询问,要是缺了,这个随叫随到的“移动血库”马上就会赶去。
“从没见过他这样的志愿献血者,我打心里佩服他!”金桥实验中学校长侍海军对赵自阳这样评价。
“献血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但对需要它的病人来说,非常珍贵。每献一次血,就可能救一个人的命。”赵自阳说,只要身体允许,就还会继续在无偿献血的路上走下去。他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救人的队伍中,为更多需要血液的病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王夫成)
HL3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