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在灌云县四队镇,当人们提起徐霞飞先后收养了三个孤儿的事,都打心眼里敬佩,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爱心人物。三个各遭不幸的孩子,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和徐霞飞一家四口紧密地连成了一个“家”。
徐霞飞今年39岁,家住本县四队镇三沟村,他是一个有胆有识,永不言败的人,15岁那年,因家庭贫困初中还没读完就辍学回家,走上社会后,便踏上了艰辛的创业路,他曾经打过工、开过饭店、摆过干鲜摊,这里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酸楚。直到1995年,徐霞飞才找到了得心应手的行业,做起了经营蛋糕生意,由于他善经营、会管理,蛋糕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已在圩丰、辛高圩等邻近好几个乡镇开了几家连锁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2010年,又在新浦开了一家霞飞礼仪、烟火策划有限公司。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徐霞飞富了之后,他打心底里感谢党的好政策,并承诺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社会、回报家乡。2008年,四川发生大地震,徐霞飞第一个捐款10000元,同年春节期间,他又主动捐款2000元慰问镇敬老院老人。2010年捐助连云港市孤儿院四千元,2011年5月20日助残日为连云港市聋哑学校捐助八千元,2011年连云港市首届书画义卖站捐助一万两千元,今年春节期间,他到一个同学家拜访,听说村里有一位叫周绪花的村民30年精心照顾患精神病丈夫的事情,徐霞飞亲自前往看望,并送上500元钱,当时这件事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
近年来,他又先后收养三个各遭不幸的孤儿。谈起收养孩子的原因,他只有平淡的一句话:“我从小家里也很穷,如今生活好了,理应有一颗爱心,看到孩子可怜,就让他们到我家来了。”今年18岁的耿金凤就是在偶然的情况下收养的。2008年的一天晚上,徐霞飞看到耿金凤在路边哭泣,就问她为什么不回家,孩子回答说爸爸让她出来打工挣钱。原来,她的家在偏远农村,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全家人的生活都靠父亲一人微薄的收入。无奈之下,父亲让女儿到镇子里来打工。孩子第一次离家,感到很无助,就蹲在路边哭了起来。第二天,徐霞飞就主动找到孩子的父亲,把孩子领养了过来。现在,徐霞飞已经收养了3个孩子,分别是17岁的许兰兰,18岁的耿金凤和21岁的王真。这样,加上徐霞飞夫妇自己的两个孩子,他们现在一共有5个孩子。
这3个孩子刚到家里来的时候,既没有血缘关系,又不熟悉,如何避免摩擦,给他们一个崭新的生活,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徐霞飞说,这些孩子都跟我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大,平常难免发生一些小摩擦。在发生摩擦的时候,我会当着他们的面首先责备自己的孩子。有一次,徐霞飞的亲生女儿徐静思和许兰兰出去玩,很晚也没有回家,家里人找了很久都没找到。等她们回家后,当着许兰兰的面,徐霞飞狠狠地责备了徐静思,而对许兰兰却什么也没说。可就是这个小小的照顾,却让敏感的许兰兰觉得自己是外人,她的心里一时想不开,甚至想到了要离开这个家。但是慢慢的,许兰兰和其他两个孩子都理解了徐霞飞的良苦用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大家庭。每逢星期天或者节假日,徐霞飞不管工作怎么忙,总要把孩子带到县城超市去买些衣服和好吃的,尽可能让孩子过的开心,为了让孩子将来有个出路,还精心给他们传授制作蛋糕的手艺,他说:“我要让他们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成长,学一门手艺,有一条出路”。现在,孩子们把徐霞飞夫妇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亲切地称呼他们为“爸爸妈妈”。这份超越血缘的爱,已经感动了当地的乡亲们。、这一切,邻居们都看在眼里。一位邻居告诉笔者,徐霞飞夫妻俩对孩子真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确实了不起。徐霞飞解释说,自己小的时候,家庭非常贫困,初中都没读完就走上了社会。现在,生活好了起来,但他没有忘记过去艰苦的岁月,也没有忘记曾经有很多人帮助过自己,一直想回报社会。现在孩子们都叫自己“爸爸”,为了这一声“爸爸”,自己就一定要对得起孩子。在采访中,徐霞飞还这样承诺说:“既然已经收养了这三个孤儿,不仅要有一颗爱心,更多的是要有一份责任,我发誓,不管花费多少精力和财力,都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人”。
市、县新闻媒体曾经对他多次进行报道,2007年连云港市苍梧晚报“徐霞飞的创业路”、2007年连云港市港城“365五个孩子一个爸”、2008年连云港苍梧晚报“五个孩子一个爸”、2009年连云港市日报“连云港徐霞飞五个孩子一个爸”、2009年连云港市传媒网“连云港的徐霞飞”、2009年灌云电视台看点栏目“相亲相爱一家人”、2011年连云港市广播电视报“一家五娃四个性”。近几年,他也获得了许多荣誉,2007年和2009年连云港市“十星级文明户”、2008年“十佳文明户”、2010年灌云县“十大道德模范”、2010年连云港“十佳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候选人”、2011年连云港市“十佳诚实守信个人称号”、2011年连云港市“消费者满意单位”。 (编辑:王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