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灌云地税爱心妈妈

 

【连网】 灌云县地方税务局“爱心妈妈”留守儿童服务队正式成立于2006年,以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儿童为主要帮扶对象,开展一对一认领和帮扶活动。7年来,在多个学校建立起地税妈妈爱心服务站,成立“蓝莲花爱心救助基金”,开展爱心帮扶活动22项,援助困难留守儿童128人,累计帮助资金10余万元。

一、爱心,源自内心深处地触动

2003年,一群女税官们了解到灌云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留守儿童群体庞大,很多孩子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享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和教育的状况,自发地来到农村,看望那些贫困的留守儿童,给他们送去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县局党组敏锐的察觉到这一爱心举动对改变作风、促进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及时发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倡议,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越来越多的女税官们投入到这项活动中去,每逢节假日,都会带上书包,文具和大礼包之类前去农村看望留守儿童,和这些孩子拉家常,谈理想,说人生,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随着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持续,影响力也越来越大。2006年5月,灌云县地税局正式组建了“爱心妈妈”留守儿童服务队,把本单位热心关爱留守儿童的同事们凝聚到一起,利用工作之余,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2007年,服务队在下车镇钱庄村设立了留守儿童示范指导服务站。2008年,服务队将帮扶范围扩大到东辛乡精勤小学。2009年“六一”节前夕,女税官们赴伊芦乡中心小学看望20多个孤儿、留守儿童和特困儿童后,大家触动非常大,决定自发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开展领养和援助活动。2010年至2011年,“爱心妈妈”们在县妇联的组织下去伊山镇任二庄小学和陡沟乡华云小学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至此,全局32个女职工每人都认养了至少一到两名孤儿和留守儿童。

二、真情,让孩子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爱心妈妈”们坚持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大爱温暖了留守儿童缺失亲情的心灵,用真情给了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孤儿马艳的作文本,上面写着一段话:今天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而在我的记忆中似乎没有见过妈妈,我不知道妈妈长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这篇文章让所有的“地税妈妈”热泪盈眶。“谁来给这些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谁来补齐孩子缺失的亲情?”“爱心妈妈”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细心的“爱心妈妈”们发现单纯的物质资助并不能完全抚慰孩子孤独的心灵,还应该给孩子一种家的感觉,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用真心去对待他们。她们平时一有空就去看望自己的“儿女”,遇到周末和节假日,还将“儿女”接到家中,和家人一起吃住,为她们添置生活和学习用品,让孩子们尽可能多地感受家的温暖,并为各自认领和帮扶的孩子建立起详细的成长记录档案,对孩子进行亲情问候和情感疏导,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做阳光儿童,防范和克服身上容易出现的不良嗜好。“地税妈妈”们平时都注意收集历史人物传记,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男儿当自强、女子胜男儿”的奋发心,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欲望,提高学习主动性。

三、感动,来自于孩子的感恩与社会的理解

一个孤儿在给她的“爱心妈妈”的贺卡上这样写道:“亲爱的妈妈,请让我喊您一声‘妈妈’,您让我知道了母爱是多么的伟大,让我感受到家是多么的温暖。妈妈,长大后我也要做一个像您这样乐于奉献的人,我永远爱您!”这一声“妈妈”,让地税妈妈感到欣慰。她们发现,越来越多受到帮助的孩子学会了感恩,有的孩子在长大后也开始回报社会,这是“爱心妈妈”最大的收获与满足。

“爱心妈妈”已经成为灌云大地关爱留守儿童的一个品牌,许多男地税干部也加入到这场爱心大接力活动中来,他们被戏称为“男妈妈”。同时。在“地税妈妈”的感召下,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报社会、温暖他人。灌云县妇联受地税“爱心妈妈”启发,于2010年成立了“社会爱心妈妈”组织,数十位失亲孤儿再次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

“爱心妈妈”,一个温暖的称呼,是对地税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真情最好的褒奖和肯定。“爱心妈妈”的感人事迹,相继被《光明日报》、《新华日报》、《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等十余家中央及省级新闻媒体报道,2011年入选灌云县第二届十佳文明新事,2012年又被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列为全市重大先进典型,《连云港日报》、《连云港电视台》、《苍梧晚报》等全市七家主流媒体进行了集中采访,连云港日报头版头条分两期进行了报道并刊发了评论员文章,今年,以其为主要内容的“香‘益’蓝莲”项目入选省青年志愿者行动“双十佳”。所在的灌云地税局及基层分局也先后获得了省“巾帼文明岗”、省“青年文明号”、省“志愿者服务特别贡献奖”、省“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和省“三下乡服务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编辑:王夫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