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任同昌

 

一位普通养路工的“四大发明”

[事迹简介]任同昌,东海县公路管理站的一名普通的养护工人,创立了“任同昌工作室”,推出一系列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其中以道路灌缝机、撒料机器、沥青导热油锅、移动式沥青炒盘等四项发明提高了劳动效率和施工质量,被广泛应用在连云港公路养护中,为单位节省了近100万元开支。从一名普通养路工成长为养护机械“发明家”,他的事迹先后被《中国交通报》、《江苏工人报》、《连云港日报》、《江苏公路通讯》等数家媒体争相报道。

“可以没文凭,但不能没文化”

“我的父亲71岁了,他曾是老一代养路工,我的爱人是养路工,我的女儿也是养路工。”任同昌笑着告诉记者,他们是一个“养路工之家”。养路,对他们意义非凡。

“别看现在是一些老机械的组装,等重新刷漆上色后就好看了,还很实用。”说起自己发明的移动式沥青炒盘,任同昌打开了“话匣子”,“这个炒盘带沥青加热设备,方便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加热,还能快速移动,高效修补路面。”

细细打量这个“新发明”,记者发现,它的部件都是“老家伙”——炒盘机的车轮来自报废清扫车的轮子,烟囱用的是旧不锈钢皮,连固定用的钢筋铁柱都是旧机动车的尾部保险杠废物变身而来。

“可别看这些都是废旧物品,老任把他们重新组合起来可有大作用!”东海通达养护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古文说。传统的沥青补路作业,需要在沥青厂将沥青炒制完毕,再用拖车拖到路面,费时费力不说,沥青还常因冷却而无法使用。任同昌的移动式沥青炒盘能根据路面破损程度,现场按需炒制,还能将沥青废料循环再利用,每年能节约养护费用30万元。

和炒盘并称“四大发明”的道路灌缝机、撒料机、导热油锅,全是由废旧器具重新组装而来,工友们爱不释手。对于发明创造,任同昌有一套自己的想法,“‘花小钱办大事’,只要有好点子,旧器械也能废物利用,只要敢创造,就会有新发现。”

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任同昌,没有系统学习过机械原理,但却成了养护技术能手。“知识不够勤奋补,不花费力气咋发明呢?”任同昌说,“咱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文化。”

“凡事要琢磨,要向实践学习”

上世纪80年代,刚20岁出头的任同昌就当上了一名乡村道路养路工。“30年,公路大变样。父亲那时候靠的是扫帚,现在靠的是机械和技术。”任同昌说。

“再有两个月,天气就要变冷了,我得抓紧研究‘第二代’灌缝机,争取今年冬天能让工友们用上。”任同昌兴奋地说起他的计划,“机械不能发明出来就不管了,要根据需要进行改进。”

谈起“四大发明”之一的灌缝机,任同昌很是感慨,原来路面不好,柏油路少,灌缝作业一年也就一两回,人工使用铁壶灌缝方法就行。可随着砂石路被高级的柏油路取代,灌缝作业多了,铁壶灌缝的问题也就暴露出来。冬天路面温度低,灌缝效果受影响,“第二代”灌缝机的研制排上日程表。“我想在机器前面加装喷头,用于加热路面,油料和沥青路面就能结合得很好,提高灌缝质量。”

他用心观察道路修补作业的每个细节,用小本子记录存在的问题,再琢磨怎么研制新机械。有了好点子就和工人师傅一起制作,再拿到现场试用,哪个地方不好用,回去接着改,一次次改,一次次试,直到大家觉得“好用”为止。“铣刨机、摊铺机、切割机,养护机械更新太快了。”任同昌说,“我永远都是个学生。知识少没关系,凡事要多琢磨,要向实践学习”。

“让全国养路工用我发明的机械”

已经51岁的任同昌脑子里仍有很多尚未实现的发明想法,桥梁伸缩缝清扫机、小型摊铺机等机械研制排满了工作室的发明计划。“我打算申请一些专利,让全国的养路工都能用上我发明的养护机械!”对未来,任同昌充满自信。

在搭档老钱眼里,除了白天在路上,任同昌的业余时间基本都待在他的“工作室”,“围着各种设备画图纸、拆装机械,天黑了也不回家”。任同昌发明的每个机械设备,都是这样一件件“磨”出来的。今年,任同昌被评为“连云港市首席员工”,被授予“江苏省交通技术能手”称号。

今年,任同昌的女儿任向玲当养路工也有七个年头。“我们东海县是‘水晶之都’,我爸常说,不管从事哪个行业、干什么事,都要有一颗‘水晶’心,要干净、要长久。”31岁的任向玲笑着说,她准备去爸爸的工作室帮忙,把“发明”传承下去。

据最新统计,江苏省高速公路里程达4371公里,农村公路超过14万公里,桥梁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现代公路的养护不可能再依靠‘一把笤帚,一把铁锹’。”省公路局党委书记陈明说,“从人工养护到机械养护,再到智能养护,‘技能型养路工’将越来越吃香。”王瑛、王成坤  供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