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三间陈旧的砖瓦房,在周边一栋栋漂亮农家小楼的簇拥下显得格外的萧条,昏暗的房间里,除了床以外堆满了各种杂物,家里除了一台破旧的老式电视和一台老式的骆驼牌电风扇外再也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家用电器。院子里一个六十左右,满头白发的消瘦老者正拿毛巾仔细擦拭着一个三十上下的年轻人的手,年轻男子乖乖地伸着手,紧闭的双眼和呆滞的表情,一眼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又傻又盲的残疾人。这位老者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之一---樊继志。他身边这个衣服虽旧却被收拾得干净利落的傻儿子就是他三十年前捡回来的残疾弃儿樊小路。
樊继志和妻子范益霞这对六十出头的老夫妻,是海州区新坝镇魏口村一对普普通通的农民夫妇。他们近三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抚养盲傻弃儿的事迹在周边庄邻中广为流传。这两个朴实善良的生命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的宏伟乐章。
大人少吃一口,孩子就能活下来
1987年5月的一天,一位村民在路边发现一个包裹,打开后里面竟是一个被遗弃的男婴。婴儿声音微弱,脐带尚未脱落,身上还放着一张纸条和10元钱,纸条上写着孩子的出生日期:“1987年5月18日”,除此以外,再也没有什么能证明男婴身份的线索了。樊继志的母亲范永珍当时她觉得这个孩子实在是太可怜了,生下来没几天就被遗弃,在征得全家人同意之后,朴实善良的范永珍将孩子抱回了家,并给他起名:樊小路。从此,这个被亲人狠心抛弃的孩子又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可是,谁也不会想到,从把这个男婴抱回家的那一刻起,樊继志一家就走上了与苦难相伴的漫漫征程。
当时,樊继志一家生活条件已经非常艰苦,上有年迈多病的父母,下有一双幼女,小女儿还在哺乳期,家里破旧的房子需要修葺,老老小小几张嘴等着吃饭。而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那几亩薄薄的农田。樊小路的加入,无疑给这个家又增添了新的负担。面对艰辛的生活,这对坚强而善良的夫妻没有抱怨。“大人少吃一口,孩子就能活下来。”出于对稚嫩生命的本能的保护,他们宁愿苛刻地对待自己,也要让孩子吃饱肚子。没有奶水,范益霞就抱着小路四处去讨,几个月下来,小路吃的白白胖胖,范益霞却瘦了一圈。一家老小吃喝拉撒需要钱,樊继志就在农闲时节外出四处打零工来补贴家用。农忙时节,白天两人下地劳作,几个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临时看管,晚上回家,忙碌一天的夫妻还要拖着疲惫的身躯照顾一家老小吃喝涮洗。艰辛与清苦一天天打磨着这对善良又坚强的人,看似贫瘠的家因为他们充满了融融的温情。
然而,命运之神却再一次和他们开了个玩笑。他们渐渐发现小路不会说话,大小便失禁。小路竟然是个双目失明的痴呆儿童!这个事实无异于在樊继志一家的头上炸了个响雷。有人建议,赶紧把孩子送福利院算了,这样就省心了。此时父亲樊金生已经去世,平日樊继志夫妻二人要下田干活养家,已经高龄的范永珍照顾5个孩子的吃喝拉撒就显得非常吃力。特别是身体残疾的小路更是需要专人照料,不能离开半步。日子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夫妻俩实在是没办法了,就商量着把小路送到福利院,他们考虑到福利院有专人照料小路,这样好过放在家里。
到现在,一提起当时把小路送到社会福利院的情形,夫妻俩就不禁老泪纵横。父亲樊继志哽咽地说:“家里当时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要不怎么也不会把抚养那么多天的娃,送到福利院呀”。可是把小路送到社会福利院没有几天,他们就接到福利院的通知,说小路在福利院里整天整夜的哭闹,搅得福利院上上下下不得安宁。思子心切的夫妻俩连忙放下手头的农活骑着自行车赶到40里外的社会福利院。一进福利院大门,他们就听到一个孩子的哭闹声音,这个嘶哑而熟悉的声音让他们的心一紧,一进房间他们就发现小路被绑在小床上,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干净的地方。因为看不见,这个可怜的孩子只能徒劳地用力挣扎,鼻涕眼泪糊了一脸。原来福利院为了防止小路乱跑乱动就用布条将他绑在小床上。这一刻,夫妻二人两颗已经备受煎熬的思念之心再也抑制不住了,他们连忙解开绳子把小路搂进怀里,一家三口抱头痛哭起来。原本把小路送到社会福利院就是为了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可是现在发现孩子在福利院生活的情形比家里还要差,夫妻俩一合计就把小路再次带回了家,他们决定再苦再累也不能让这个可怜的孩子再受委屈了。从此,小路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虽然贫瘠却充满温暖的大家庭。
再忙再累也不能让儿子受苦
“农忙时分,不管地里的农活有多忙,每到饭点,妈妈总要赶回家不顾劳累为弟弟做饭,妈妈总是先尝好饭菜的温度,再喂给弟弟。弟弟有时候深夜里,睡不着就起来四处敲击东西,妈妈就一直陪着他,哄着他慢慢睡着……妈妈对弟弟的照料可比对我们好多了。”大女儿樊士梅回忆说。
“他们一家老小对小路的照料真的是让人说不出半个不字来,每年冬天,我经常看见他妈妈冒着严寒在河道边为孩子洗涮弄脏的衣裤,手上处处都是冻疮,肿的跟馒头似的,却没听她有过一句抱怨。这孩子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啊,真是难得呀……”邻居颜士霞竖起大拇指,动情地说。
再忙再累也不能让儿子受苦,这是范益霞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从抱回家一直到十一二岁,小路都不能自己独立进食,一天三顿基本都要靠别人喂,一顿饭吃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是常有的事。等把小路喂饱了,桌上的饭菜也都凉透了。这些年来,范益霞很少吃到一口热乎乎的饭菜。因为失明加上智力障碍,小路经常乱走乱撕扯东西,一不小心就碰到哪儿了,或者把东西砸了,几十年来,家里被他打碎的物品不计其数。有一次,家里人没注意,他在屋里乱摸乱扯,竟然扯到了电线,差点引起了火灾。幸亏发现得早,才免去了更大的损失。为了避免小路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樊继志夫妇收起了家里所有潜在的“危险品”,他们宁愿自己多麻烦,也要确保小路的安全。
照料一个又盲又傻的孩子,其间的种种繁琐一般人一个月两个月可以承受,但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无怨无悔,让我们看到了樊继志一家超越了普通人的那份耐心那份包容以及那份深沉无比的挚爱之心。
只要活着一天我们老两口就照顾儿子一天
没日没夜的操劳,使得樊继志、范益霞夫妇疾病缠身,樊继志患有高血压、脑梗阻,范益霞患有腰间盘突出。随着年龄渐长,无论是干农活还是照顾樊小路,两人都开始力不从心了。儿子和小女儿还未成家立业,虽然有乡邻帮照应着,上级有什么帮扶资金村两委也会最先考虑他们家,但毕竟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实质问题。贫困的生活状态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实在不行,我就带着小路要饭去。”范益霞抹着眼泪说。
如今,随着小路年龄增大,樊继志、范益霞夫妇眼看着自己日渐衰老,照顾起小路来越来越吃力,他们渐渐开始为自己百年之后樊小路的生活问题发愁了。“我真害怕哪一天病倒起不来,就没人照顾这个孩子了。”樊继志说。“要不是自己老了不中用了,我怎么舍得让小路离开自己?”范益霞饱经风霜的脸上都是无奈与不舍。“这孩子很仁义了,我累得不想动的时候,他也不乱跑,就贴着我。谁对他好,他一肚子数,从来没故意给我添过乱。有时候看着他在那笑,我就想,要是他是个正常的孩子,该有多好啊!”范益霞说着说着,眼泪又掉了下来。她身边的樊小路虽然看不见,却仿佛感知到了什么,竟然伸出手到范益霞的脸上摸了摸,嘴里还嗯嗯啊啊地说这些什么。范益霞慈爱地摸了摸小路的头,满眼的心疼。“我现在就想着,趁着自己还能动,得赶紧给孩子找一个好归宿,这样我也能放心地闭眼了。”那份发自心底的母爱让这位被岁月折磨的憔悴不堪的农村妇女闪现出一种逼视人心的力量。“只要我们老两口活在这世上一天,我们就要照顾好小路一天。”三十年来,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这对夫妇现在唯一简单的希望就是社会各界能伸出援手帮帮樊小路,让这个痴傻的盲儿子有一个幸福的归宿,这样两位老人也就可以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