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乔东洋

乔东洋证件照

【连网】乔东洋,男,汉族,1988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2011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东海县公安局桃林派出所副所长兼任桃林镇镇驻地警务室社区及外管民警。

从警不到7年,他用了24个笔记本。社区里大大小小的事,他都记在本子上,完成的打个对勾,未完成的一直记着,千方百计的想办法。在他的努力下,大打出手的老邻居重归于好,误入歧途的孩子重返正道,刑满释放的男子找到了工作。

他又和其他社区民警有着一个与众不同的“头衔”——外管民警,因为在他的辖区里,常年流动着近三百名外国人。这既管中国人,又管外国人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而乔东洋凭借着他对工作的那份执着和热情,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让来到桃林镇的外国人都由衷地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从警近6年来,乔东洋始终坚守在社区民警的基层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社区不大,故事不少;岗位普通,却责任重大!曾获得省厅“第一批全省公安机关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能手”、市局“户籍内勤标兵”、县“十佳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县首届“最美普法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一份坚守,他为社区居民“连轴转”

2017年7月的一天,早上8点多开完早会,乔东洋来到值班室待命。刚走进值班室大门,一个坐在长椅上的老人立刻站起来,走向乔东洋激动地说:“你就是乔警官吧,我们家土地被人抢占了,你们一定得给我处理啊!”

乔警官先安抚老人坐下慢慢说,原来老人和邻居家的耕地分界线不明确,两家经常为此产生纠纷。经过反复思考,乔东洋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双方都到地里,现场丈量。

到了地里,已快接近10点,这时地表温度已有40多度,没过几分钟,汗水已经湿透了乔东洋的衣背,都大的汗珠顺着两鬓不断地往下流。顾不上擦汗,乔东洋拿出线绳、米尺,给两家丈量、分好地界,分好之后,两家人都服气,不再争吵了。记者不解的问“土地纠纷你们也管啊?”乔警官无奈的笑了笑说:“不是我们管不管的问题,其实我们很忙也没空管这些,但是有的时候老百姓报警了你总得去现场看一看,但是一般到了现场,能帮忙调解的我们也就尽量帮忙把调解了,不然最后两家人发生打骂,最后还是落在我们手里处理,不如早一步化解!”

处理完土地纠纷已接近11点,乔东洋准备回派出所,路上经过了一个网吧,他就把车停下来,要进去检查。“暑假学生放假在家,网吧里最容易发生未成年人上网的违法情况,所以我路过的时候经常会到里面看看检查一下。”乔东洋说。正检查上网人员身份证的时候,乔东洋又接到了另一个矛盾纠纷电话,于是迅速赶往位于桃林镇旧货市场的纠纷现场。

“你这发动机不好用,经常出毛病,我要求退货退款。”

“当时你是自己挑好的,我卖的时候发动机也是好好的,现在出现问题了,你再来找我,我不可能给你退货。”

原来上海一汽修工人之前在旧货市场买过一个二手发动机,但是买回去之后他又觉得不好想要退货退款,但是货场老板不同意,两方僵持不下。乔东洋耐心劝说双方各让一步,临近中午,气温节节攀升,经过烈日下近一个小时的劝说,双方终于调解成功。此时,乔东洋的脸上早已是汗如雨下。

跟随乔警官回到单位,恰巧到了吃饭时间。谁知,刚刚端起碗吃上几口,值班室的电话又打来了,称桃林镇各庄村转盘路有人打架,需要出警。于是乔警官放下筷子就和队员们前往事发地点。

在烈日下对现场打架人员进行案情了解后,乔警官安排双方先去医院检查完伤情之后再去派出所处理。

处理完纠纷,回到所里之后,乔东洋直奔宿舍,记者提醒他饭还没有吃,乔东洋笑着说“天热也不想吃,中午能睡尽量睡一会,不然晚上有警的话熬不住”。可是眼睛来没来得及闭上,乔东洋的手机又响了,这次是桃林镇上河村一群众打来的求助的电话,称一个拾荒的老人在路上骑车的时候中暑了,连人带车栽进了路边的灌溉渠内。乔东洋一咕噜从床上爬起来,迅速赶往现场。

由于上河村在桃林镇的西南角,且道路不畅,经过20多分钟的颠簸才赶到了现场。乔东洋先拿了车里纯净水给老人解暑降温,老人慢慢醒来后,又把老人从灌溉渠里拉上来,将其带到阴凉地用书给老人扇风降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照顾后,老人意识逐渐清醒,这时乔东洋的衣服已经湿透了。“今天真是太热了,站在这里就像站在热锅上一样,难怪老人会中暑。”乔东洋一边说着,一遍把倒在沟渠里的车拉上来,他也顾不上擦汗,又忙去照顾老人。老人是聋哑人,不管乔东洋跟他说什么他都没有反应,字也不会写,无奈之下,乔东洋只能把他先送到桃林镇敬老院才放心地离开。

离开敬老院之后,乔东洋又接二连三的接到了盗窃、打架、纠纷等各类报警案件数起,警车在烈日下一个现场接一个现场的奔波,乔东洋和同事根本顾不上休息。

时间在忙忙碌碌之中不知不觉过去了,夜幕已经降临,乔东洋简单的吃过晚饭后,联系中午那起打架受伤的双方当事人到派出所接受调查。在确认双方只是皮外伤之后,乔东洋把双方带到了调解室进行了调解。“看似小小的打架,双方当事人互不相让也着实让人无法调解,我只能苦口婆心地劝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终于握手言和。看着双方当事人满意的笑容,乔东洋也欣慰地说“处理完一件,也了了我一件心事呢”。

处理完矛盾纠纷,乔东洋还是不能下班,他接下来要去走访农户。“像我们这些基层农村派出所,每一个民警都身兼数职,比如我自己,我不仅是治安办案民警,同时也是社区民警、外管民警、消防民警,基层警力缺口太大,一个民警只能当成几个人用才勉强够用”。乔东洋苦笑着说,不过他也已经习惯了这种繁忙的工作节奏。

走访完农户已是晚上10点多,回到派出所狠狠的喝了几杯水之后,乔东洋的手机微信上收到了某个宾馆新来了一名外国人的提醒,于是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宾馆对外国人进行登记,回所之后乔警官把登记来的外国人资料整理好存档,此时已接近午夜。

静悄悄的午夜世界里,乔东洋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坐在办公桌前默默地勾勾画画着什么,此时记者才注意到,他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的记载了这一天里所有的警情、走访信息。乔东洋说,每天的事情和工作计划太多了,干完一件划掉一件,不仅不会遗忘任何一件大事小事,而且时间久了看着积攒着越来越厚的笔记本还会有些许踏实工作的成就感。“其实说不辛苦是假的,尤其是这种炎热的高温天,从早上忙到夜里,身体很容易透支。可是每当看到老百姓满意的笑容,感谢的话语,再累我也值得,辛苦真的就不算什么了。”

、一份坚持,他从“门外汉”快速进入角色转换

2016年6月,从警5年多的乔东洋被调到桃林派出所任社区民警兼外管民警。桃林镇地处东海县西部,境内拥有苏北鲁南最大的旧货交易市场,汇聚商户400多家,从业人员近万人,与国内600多家报废汽车拆解厂建立合作关系,每年在桃林拆解的车辆近90万辆,因此吸引了大量巴基斯坦、尼日利亚、苏丹、埃及、阿富汗、刚果(金)等外国人前来“淘金”。

作为桃林镇驻地的社区兼外管民警,不可避免地要与外国人打交道,而之前从未与外国人直接接触过的乔东洋,一下子感觉无从下手,他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语言难关。乔东洋深知,真正要用英语与外国人面对面交流,自己的词汇储备量还远远不够,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他利用工作之余,疯狂爱上央视国际频道,跟着主持人练习口语,充分利用每一个与桃林镇外国人交流的机会,来锻炼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并自学了一些小语种简单的口语。同时,因为来往的外国人中有来自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埃及等世界各地的客商,各国宗教、历史、风俗、饮食习惯等各异,为了防止在工作中因不了解各国友人情况而造成误会,乔东洋又特地买来了《全球通史》、《世界通史》等书籍,潜心阅读了解各国详细情况。此外,为更多的了解涉外警务的法律知识,他还努力钻研学习掌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涉外相关法律法规。

解决了语言障碍,乔东洋想到要融入到这些“洋人”中,必须与他们经常保持联系,而来桃林的外国人多为经商、考察,他们与本地商人的交流方式多是通过微信,因此,每当有外国人来到桃林镇,乔东洋都会第一时间找到对方,并将他们加为微信好友。现在乔东洋的微信通讯录中一半都是一串串英文名字的外国“好友”,并且还经常会收到陌生外国人主动“添加好友”的请求。当然,在桃林镇遇到困难的外国人也会第一时间向乔东洋发出求助。

2017年1月14日中午,乔东洋接到了一位巴基斯坦商人KAMRAN KHAN的求助电话,对方称他将1万元定金支付给了中国商人,但是对方仍不给他发货。乔东洋了解情况后让KAMRAN KHAN报告自己的位置,但是KAMRAN KHAN才来桃林几天,不清楚自己的位置,于是乔东洋想到了微信里面的“位置”功能,在他的指导下对方成功发来了所在“位置”,乔东洋随后很快赶到了事发现场。经过现场了解,发现双方原来是因为货物的质量问题产生分歧,和KAMRAN KHAN合作的中国商人怕KAMRAN KHAN收到货物之后会压价给钱,所以迟迟不愿意发货。乔东洋在现场为KAMRAN KHAN和中国商人进行了耐心调解,最终双方满意地达成了一致意见并签订协议,KAMRAN KHAN高兴地向乔东洋竖起了大拇指并赞赏道“Chinese Police is good!”。

乔东洋对进出辖区的外国人可谓如数家珍,他每天都会通过旅馆监管、特情耳目、上门核查等途径收集外国人信息,并建立了专门台账,坚持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每个入境外国人、确保第一时间登记上传相关信息、确保第一时间见面留影,达到“来知行踪、动知轨迹、去知方向”的管理目标,有效地避免了漏管失控问题的发生。同时,他还把每名外国人的护照、签证等身份证明信息拍照储存在手机内,以便随时查阅。

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乔东洋突然接到了来自巴基斯坦的商人ARAIN的电话。一番交流,乔东洋了解到,原来是“粗心”的ARAIN忘记随身携带护照,在行经郯城县和东海县的交界处时,由于无有效身份证件,被中国警察拦下来检查。ARAIN向社区民警乔东洋苦笑着说中国警察把他误当作来历不明人员了,ARAIN希望中国警察朋友乔东洋,能够尽快帮助其澄清身份。乔东洋接到电话之后,首先告诉ARAIN,让其配合民警工作耐心等待,其次乔东洋主动联系南古寨检查站的民警,并通过电子邮件把自己之前在宾馆检查时候拍下来的ARAIN的护照及签证照片发送给检查站的民警,最后,检查站根据乔东洋提供的信息对当时的外国人身份进行核查,证实了ARAIN的合法身份,及时消除了一场误会。ARAIN回到桃林镇之后,第一时间跑到桃林派出所向乔东洋表示感谢,ARAIN激动地握着乔东洋的手说“多亏了您的帮助,我一遇到情况就立马想到你了,不然今天我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一份责任,他让“李鬼”老外原形毕露

作为外管民警,能够辨别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的真伪,是一项必须掌握的技能。乔东洋经常利用工作之余,通过互联网搜索不同国家的护照等证件,认真学习辨别方法,并积极向县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请教,加上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很快便练就了一眼辨证件真伪的本领。

2017年3月的一天,乔东洋在桃林镇驻地巡逻时在一货场附近发现一名外国人,乔东洋立即上前对其进行盘查,在盘查的过程中,此人告诉乔东洋其来自非洲某国,名叫Y.SESAY,只会说英语和当地语言,于是乔东洋用英语与其交流。当乔东洋提出来查验其护照时,这名外籍男子辩称其护照不在身边,身上只有护照首页和签证页的照片,乔东洋遂查看了其提供的照片,发现该男子虽然和护照上肖像很像,对方回答的出生日期等信息也与提供的护照、签证照片上的信息相符,但是手机上的照片较为模糊,有冒充嫌疑。细心的乔东洋在交流的过程中还发现,此人眼神游移躲闪,说话逻辑混乱,为了保险起见,乔东洋随即决定对其实行继续盘问,并将其带回桃林派出所进一步核实。

这名外籍男子到达派出所之后仍然一口咬定自己就是Y.SESAY,随后乔东洋联系县局出入境管理大队调取了Y.SESAY的相关出入境记录信息核对,发现该男子无法回答具体的出入境中国的次数和具体时间。此时,乔东洋乘胜追击,向其阐明了我国的出入境相关法律政策,最终这名外籍男子承认自己不是Y.SESAY而是N.UGO,因其签证早已过期,之后其一直在广州非法居留打黑工,3月初来桃林做一点铁货生意,怕被中国警察检查发现,所以提前准备好了朋友的护照签证在自己手机内,以便警察检查时蒙混过关,却不想桃林民警如此眼明心细一下子就将他的小伎俩识破了。

“管理不是目的,管理只是一种手段,管理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虽然涉外警务工作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是年轻的乔东洋不仅把它当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做好,更把它看成一份崇高的事业在用心的经营。他始终觉得他希望通过自己涉外警务工作方面的努力,管理出桃林镇良好的外商经营秩序,在管理的过程中尽己所能、以诚相待,以此来更好的为外国友人服务,更好的为中国人民服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