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孙晓建,男,江苏灌云人,1975年9月出生,灌云县文化广电体育局职工、县电视台记者孙晓建,今年初,他与一名患白血病的8岁的小女孩配型成功,今年2月,孙晓建在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江苏省第629例、连云港市第17例、灌云县第5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孙晓建同志是灌云县文广局一名职工,县电视台一名记者,从2015年进入记者岗位后,工作一直兢兢业业,获得了单位与同事们的一致赞誉,孙晓建在干好工作的同时,还一直热心与公益事业。他多次 参加义务献血活动,截止2018年2月,孙晓建无偿献血量累计达76000毫升,孙晓建还多次参与志愿服务。2006年4月更是率先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入库12年来,先后三次与不同患者配型成功,前两次因患者身体原因没有实现捐献,这次再次与一名生命垂危的8岁女孩配型成功。面对红十字会人员的通知,孙晓建毫不犹豫选择了答应。
“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项挽救他人生命、造福社会的人道主义行为,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向善的心。”孙晓建说,当我看到中学生王祖帅忘我勇救落水儿童、不知名保安师傅徒手接跳楼之人,我的内心充满了正能量。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有什么理由袖手旁观?我觉得我要义不容辞地帮助他人。
孙晓建做通了家人的工作,义无反顾的走上捐献之路,而孙晓建妻子钱艳从一开始的不理解慢慢的转变为对丈夫的全力支持,她意识到,毕竟救人一命嘛,就想象一个小孩在那边就等他去救呢,然后觉得自己老公真的挺伟大的。
灌云县红十字会副会长赵兴荣告诉记者: “孙晓建同志是较早加入了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这一次,他和一个8岁的小女孩配型成功。他接到我们的电话以后,他毫不犹豫也毫不迟疑地表示原因捐献。他这个行为也得到了他家人的大力支持。让那边等待配型的白血病患者看到了希望。”
2018年2月5日上午,经过一个星期的打促进体内造血干细胞生长的“动员剂”,孙晓建终于等来了神圣的捐献时刻,,曾经成功捐献过造血干细胞的我县市民陈余春也专程前来给小建鼓劲。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号楼8楼血液科,从早上9点开始,孙晓建历时4小时15分钟的造血干细胞采集终于结束,灌云县文广体局职工孙晓建成为江苏省第629例、连云港市第17例、灌云县第5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随后,等候在这里的河北移植医院两名医生立即护送20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搭乘当天的高铁返回,为那名8岁患有白血病的女孩实施移植手术。,为孩子送去新生。与移植医院医生一同来到南京的,还有那位年轻母亲的感恩信。即便在准备捐献的前几天一直在打促进体内造血干细胞生长的“动员剂”,身体有酸胀感,细心的孙晓建同样为那位陌生的8岁女孩准备了一份小礼物,贺卡上也写满了殷殷的祝福和期盼。这次成功捐献也使得孙晓建成了全国罕见的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分别于2012年10月、2016年8月和去年10月与三个不同患者都通过高分辨配型且完全相合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面对赞誉,孙晓建显得很平静,孙晓建告诉记者,“自己觉得做的就是很平常的事情,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其实就是说从刚得到这个信息,就自己,毕竟是救一个人,救一条生命啊,然后有一种期待,因为,自己认为自己做的是有意义的事。”
中华骨髓库江苏分库负责人丁玉琴专程赶到医院为孙晓建颁发荣誉证书。记者了解到,在我国,目前有近500万的血液病患者,每年还在以四万多人的速度增长。这些患者中,仅有少部分人可以通过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治愈。更多的患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才能活下去。在部分血液病面前,捐款只能救急捐献造血干细胞方能救命。让我们记住来自灌云的“献髓英雄”,铭记他们助人的精神、铭记他们高尚的品德。
2018年初,他与一名患白血病的8岁的小女孩配型成功,今年2月,孙晓建在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江苏省第629例、连云港市第17例、灌云县第5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他多次参加义务献血活动,截止2018年2月,孙晓建无偿献血量累计达76000毫升,孙晓建还多次参与志愿服务。2006年4月更是率先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入库12年来,先后三次与不同患者配型成功,前两次因患者身体原因没有实现捐献,这次再次与一名生命垂危的8岁女孩配型成功。面对红十字会人员的通知,孙晓建毫不犹豫选择了答应。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号楼8楼血液科,从早上9点开始,孙晓建历时4小时15分钟的造血干细胞采集终于结束,随后,等候在这里的河北移植医院两名医生立即护送20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搭乘当天的高铁返回,为那名8岁患有白血病的女孩实施移植手术,为孩子送去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