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磨山上的“塞罕坝”之家 三代人36年筑起“绿色长城”

【连网】夏天来了,被冬天一场大火焚烧过的磨山北坡,王仁涛兄妹补栽的树苗又冒出了一片新绿,这是他们全家绿化荒山又一次度过的坎。自从30多年前父亲王振荣从东北返乡立下“军令状”绿化这片荒山,他们一家三代人面对贫穷和饥饿、物资匮乏,咬紧牙关,坚守初心。王振荣去世后,子女们继承遗愿,即使收益甚微也无怨无悔,被当地人称为“塞罕坝”之家。

逐梦荒山 一间低矮草屋就是他们的家

故事还得从1985年秋天说起,王振荣从东北返回阔别多年的老家连云港东海县南辰乡西山后村探亲。当时的南辰还属江苏省重点扶贫乡。目睹磨山北麓光秃秃的荒芜情景,老王心里咯噔一下被震颤了。他突发奇想留下来承包荒山。

“有钱没处用,往石头坑里扔,老王是不是钱多人傻了。”因为这里曾经几十年栽树不见树,为此各种风言风语接踵而至,村干部和乡亲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认准了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的王振荣,与村里第一次签合同一签就是15年。

磨山,地处苏鲁边界,隶属东海县石梁河镇,是座荒山秃岭,北麓七沟八梁十面坡,很难找到一块平地,王振荣就在一块凸起的高岗上,搭建了一间进门要低头、转身会碰壁的茅草棚。一个秋冬下来,光是挖出的茅草根堆起来竟比草舍还要高,平时吃的是亲戚送的山芋和煎饼。他一个人一座山,常年有干不完的活。1987年,老伴带着几个儿女千里迢迢从东北赶来支援他,一家人就挤在低矮的茅草棚里。终于熬到春节了,留在东北的儿子给他寄来1000元钱过年,可是老王一斤猪肉一斤米面也没舍得买,全部拿去买了化肥农药。

微信图片_20210712101256

王银霞一家当年在山上的家

为了扑灭果树害虫,王振荣曾两次中毒,生命垂危。更让人唏嘘不已的是,三女儿王凤霞因为不甘寂寞加之婚姻受挫,将21岁的生命定格在了磨山。王振荣老泪纵横:“闺女啊,是爸对不起你呀,可治理荒山的事业不能中途而废啊。你这分明是不让我走啊,就是我死了,也要把骨灰撒在这片林子里。”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年复一年的艰辛与付出,使得三四百亩坡岭变成了江苏省绿色工程示范基地,大片的植被控制了磨山上的水土流失,山下石梁河水库的水变得清澈见底,呈现出鱼跃虾肥果飘香的喜人景像。王振荣获得全国绿化奖章及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还有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全国绿化劳动模范”荣誉证书。东海县科委帮助他家建起3间瓦房,送30只羊崽。市县供电部门为其架设上山专线,并赠送电视、电冰箱和电风扇。

微信图片_20210712101328

王振荣获得的部分奖励证书

2013年1月,坚守磨山、绿化磨山29个年头的王振荣,终究没能等到新春佳节和那漫山遍野的绿叶新枝,他累了,他走了,他留下了满山的脚印、遍地的汗水、爽朗的笑声和多年的追求不无遗憾地走了。

微信图片_20210712101353

2001年县领导把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奖章送给王振荣(中)并和王银霞(右六)等合影

生命的传承 心血浇注的荒山变成了绿洲

深夜,王振荣的三儿子王仁涛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为了这片绿色的土地,老爸老妈数十载献身荒山,妹妹王银霞、弟弟王银光把人生最秀丽的青春年华也留在了这里。磨山可以作证,岁月的风雨承载了他们一家人太多的苦难,三妹王凤霞把年轻的生命也留在了这里。

四妹王银霞是兄弟姐妹中吃苦最多的一个,她12岁就开始劳动,面对山上的三四百亩荒坡,一年四季也闲不下来,她起早贪黑除草、挑水、打药、护树,一夜只睡几个钟头。遇上天旱,就得到坡下面深沟挑水,沉沉的扁担直压得她腿疼腰酸眼发黑,多时一天浇树挑水上百担。山上的生活也极其困苦,山芋干是主粮,亲戚看了心酸,一次次送来一摞摞煎饼,在冬天还能吃几天,到了夏季没两天就生霉长毛了,就这样依然舍不得扔掉,而是用开水冲泡一下充饥。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竟然十多年一点化妆品甚至连面镜子都没有。十多年中,她只随父亲骑车到过一趟县城,十多年中没看过一次电视。

1999年终于苦尽甘来,她的精神获得了社会的认可,至2002年期间,各种荣誉接踵而至。分别获得连云港市“十大女杰”、省有关部门绿化能手、青年科教兴农产业带头人、“十大杰出青年”、劳动模范和“双学双比”标兵、“三八”红旗手,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和“三八绿色奖章”。2000年10月,江苏省两位副省长不仅推荐她上大学,还奖励她一部手机以便结对帮扶。

微信图片_20210712101428

1999年,王银霞(右二)参加全省双学双比大会时和来自全省各地的女标兵交流

一时间,十里八乡传佳话,很多单位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开出优惠的条件,邀请这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女孩子到他们单位工作。王银霞始终坚持一个信念,那就是坚守磨山,不能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信任。一时间媒婆更是门庭若市,王银霞不为所动,最终选择山脚下的后代邑村一个农家子弟为伴,结婚生子,因为她的根还在山上。

父亲是带着深深的遗憾走的,遗言就是将他葬在磨山脚下,他要看着这里的树成林、山变青。再说自己从18岁来磨山,熟悉了这里的一草一木,这留下了自己的青春与足迹。望着山坡上全家曾经挤在一起的那间茅草屋,回忆父亲睡床上、兄弟姐妹睡地上的苦难岁月,王仁涛禁不住潸然泪下,决不轻言放弃。

就在老人走后第三天,他便召集妹妹王银霞、弟弟王银光一起开了个家庭会,主题就是绿化磨山还要不要继续。最后答案只有一个:为了实现父亲的梦想,绿化磨山一步也不能停!为此,他们与村里再续合同,一签就是到2028年。

2020年初,王家人迎来第一个收获的季节,采伐成材杨树数千棵,还有上千棵梨树也卖了个好价钱,亩收入约2000元。近两年补栽杨树近万棵。

百折不挠 常青之树在涅槃中浴火重生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21年正月初八中午时分,人们正在吃午饭,忽然发现磨山西南老陵地,浓烟翻滚火苗乱窜,刚好这天是西南风,火借风势直扑山林而来,见状,山下的干部村民护林人员来了、派出所的干警来了,经过连续4个小时终将大火扑灭。其中王仁涛兄妹近两年补栽的5000棵杨树和已经开花结果的近千棵桃树、600余棵苹果树化为乌有,还有一亩地竹林、十几间猪圈牛棚和景观树化为灰烬,直接损失估算达10多万元。

如今一把火就让一家人辛辛苦苦几年的心血与期待打了水漂。王仁涛在南京上班的儿子闻讯也打来电话安慰他,劝他干脆罢手,决定在南京帮他找个大药房坐诊,凭他一手祖传的中医技艺,怎么也比风吹日晒植树收入多啊!可是,王仁涛一想到老父亲炯炯充满期盼的眼神,深感自己没有退路,必须一往无前。儿子最终还是再次尊重父亲的选择,当即给父亲打来了几万块钱救急。

植树节的前一天,王银霞的公公查出身患疾病,需要住院治疗,而家里仅有一万块钱,她知道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思考再三,最后还是连夜把钱送给了哥哥第二天买树苗。对此,家人怎么也不理解,难道买树苗比治病救人还要急。王银霞恳求婆婆放心,决不耽误孩子爷爷住院用钱。最后在孩子姑姑的帮助下,垫上了老人的住院费。

王银光原计划带妻子去上海就诊,可当时正是植树的黄金季节,家里恨不得一人当几个人用,且仅有的万把块钱若买树苗就没钱看病,面临两难选择,王银光与妻子毅然选择了先栽树后看病。常人似乎难以接受,可是对于爱树如命的这家人来说,他们同样把一棵棵树看成了一棵棵鲜活的生命。

微信图片_20210712101514

王银霞在果园里疏果

买树苗的钱七借八凑终于齐了,他们找来两台挖掘机,起早贪黑足足干了半个月。挖塘、用肥、打药、灌水,少哪一道工序都不行。特别是在山坡上浇水,竟然打干了两个山塘里面的蓄水,水不够又从几百米外抽水补给。如今,被一场大火焚毁的山坡上,新补栽的6000棵杨树齐刷刷地吐出了嫩芽绿叶,欣喜地向人们昭示着新的希望,无疑,在王家兄妹的细心呵护下,数年后这里又是一片林海、一片绿色的氧吧。(记者 李明  通讯员 穆道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