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亩均增收超200元 连云港灌云25万亩高标准农田成“聚宝盆”

【连网】(记者 李慧 通讯员 吴晨光颜士士)日前,笔者在连云港灌云县圩丰镇东圩村看到,广袤的稻田里,数台植保无人机在田间进行水稻后期管理施药作业。碧蓝的天空、来往飞行的无人机构成了一幅生动壮阔的画卷。

QQ截图20211012102053

“土地集中成片,无人机作业才有了施展空间。”东圩村党支部书记赵亚杰介绍,“以前我们村土地零散,排灌不畅,农地基本上是‘靠天收’。去年,县农业农村局在我们村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建成了四通八达的‘桥、涵、闸、路、渠、站’农田基础设施网,形成连片大田块,极大地提升了农业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利用程度,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达到了高产、稳产的目的。”据了解,2018年以来,灌云县3年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达25.1万亩。

四队镇兴三村地理位置特殊,田块分布不规则、道路高低不平,之前村民说起种田都很苦恼,尤其是田块大小不一,田埂占地较大,田间道路、排灌设施不齐全,农业机械根本派不上用场,村民从事农业生产全靠人力,收成要看天,粮食的产量也偏低。“因为机器进不来,稻田不规则根本不好干活,走在田埂上也容易摔倒。”说起以前种田,种植户姚树生直摇头,“田块零碎不整齐,投入成本大,一些小田块宁肯撂荒。”

QQ截图20211012102117

2019年9月,兴三村争取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经过半年时间的建设,完成了1800亩农田的综合改造。目前,项目实施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条件的改善,同时基本农田变得集中、连片,形成规模效应,推进了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种植户姚树生告诉笔者,改造后的农田除田形发生改变外,面积也有了增加。改造后的农田基本实现机械化耕作全覆盖,省时省力又省心,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种田的积极性,去年,姚树生流转了300亩土地实施“稻虾共生”种养模式,收入达130多万元。

灌云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亩均降低生产成本约50元,亩均增收可达200元以上,高标准农田如今成了村民眼中促增收的“聚宝盆”,真正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巩固和提升了粮食生产能力,加快了实现乡村振兴的进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