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把落实基层减负工作作为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抓手之一,扎实推进“两减一增”,力戒形式主义、注重工作成效,为基层干部“松绑”,切实激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合力。
“责任状”少了,干事劲头多了
“前几年,我们每年都要签十几个责任状,秸秆综禁、信访维稳……每个都是‘一票否决’项,一项工作没抓好,全年考核就得‘泡汤’。”曾经,层层下发责任状、高频次督导检查、多头收集工作台账,让李传郭这个干了十几年的村支部书记“压力山大”,苦不堪言。今年以来,金山镇深入实施基层治理减负提效工程,以“实干+实效”为导向,坚持考少考精、考准考实,原有的十多项“虚头巴脑”的考核指标被取消,村级个性指标占比达到85%,所有考核指标不看工作台账,“责任状”和“一票否决项”总体减少66%。“考核松绑”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步子不仅迈得轻快,更走的扎实。
“工作群”少了,走街串户多了
早上7点半不到,金山镇后石堰村支部书记孙勇就已经围着村子转了好几圈,村南头的水泥路即将完工、主干道分类垃圾箱需要更换,一早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露出笑容:“以往一早一晚是工作群发通知的高峰期,十几个群一下来上百条信息,光‘盯楼’‘爬楼’就得花半个多小时。现在镇里清理整顿工作群,我们有更多时间走到一线,解决乡亲反映的问题。”金山镇整治“指尖上形式主义”行动以来,清理12个临时办公类、管理类微信群,只保留4个业务交流群,降幅达75%。同时,建立内部数据交流共享机制,避免一件事多头要数据、一件事重复填表格,让基层干部从“填表格”“报数据”中解脱出来,推动从‘群里吼’到‘实地走’的工作作风转变。
“联络员”多了,群众笑脸多了
前段日子,徐福村好几户村民购买了新能源汽车,但充电的时候却犯了难:自己家房子门小开不进去,村内又没有电动汽车充电桩,用临时线在大门外充电不但速度慢,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得知此事,村支部书记韦东找到了镇派驻的“为民解题”联络员,将问题反馈到了镇党委。在镇党委的支持下,徐福村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很快建设完成,村民“充电难”的问题迎刃而解。金山镇建立“群众说事”+“干部解题”机制,依托镇级指挥平台和21个村级联络点,畅通民生问题反映渠道,累计收集涉及交通出行、疫情防控、村庄建设等600余条问题。按照问题紧急程度、处理难易程度等划分为“红黄绿”三色,绿色的事件当场推送交办、现场解决,黄色的事件镇分管领导领办、限期解决,红色的事件由党委会研究、集中解决,事项办理进度通过联络站及时反馈给村民,确保群众反馈的事情件件有回音。(李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