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炸馓子

【连网】□ 王文 邵沛源 陈荣

关于馓子,最著名的诗是宋代苏东坡写的《戏咏馓子赠邻妪》:“织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

过了腊八就是年。苏北地区的“年味”,关键词是“面香”。馓子、油炸小果子是过年必备。走亲访友,尤其是看望老年人,称二斤刚出锅的馓子,金黄油亮,吃起来酥脆可口,一定很受欢迎。

老字号一天用掉500斤面粉

在连云港市区许多超市及农贸市场逛一逛,如果想买馓子,经常会看到“刘二馓子”的包装袋。这个牌子可谓是馓子界的“老字号”了。

来到老海州南大街,循着油香很容易就能找到这家店铺。已经过了下午上班时间,街上的行人并不多。店主王桂娟和店员正在相互配合,抓紧炸制一批馓子。只见一人从油盆里把面条一头拉出,在手上绕十几圈,然后斜绕一圈半,将头粘住,以防散把。王桂娟灵活地操起一米长的特制大筷子,将馓子坯取下,慢慢拉长至四五十厘米的样子,放入油锅两手适当摆动,稍炸后,将馓子轻轻叠放,待色泽金黄时捞出。

我们注意到,现在炸馓子的容器已经不是传统的大锅了,而是随时显示油温的机器。“刚开始炸馓子时是人工操作,和面、醒面、搓条、盘条、炸制等多道工序要好几个人配合才能完成。后来买了和面机、盘条机,现在炸馓子也能半机械化,比以前省力多了。”王桂娟说。

“刘二馓子”用王桂娟的丈夫名号起的招牌,一晃眼她已经干了25年了。“20多年时间,很多老海州的青年从小吃着我家馓子长大的。”王桂娟感慨道,炸馓子是一个辛苦活,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要爬起来干活,中午不休息,晚上有时候都要干到半夜。因为油烟味实在太大,即使是老手,也难免会被热油溅伤,所以干活的时候都要穿着塑料罩衣,戴着头套、口罩、塑胶手套,“全副武装”站在高温油锅旁边,冬天还好,夏天的滋味可想而知。

“我家馓子为什么受欢迎,除了火候正好、咸淡适口以外,你们发现没有?油的味道好,我家都是新鲜调和油,不会用陈油,每天都有来回收废油的。”王桂娟说,一年平均下来每天也得用掉500斤面粉、300斤油。

馓子不再是“节日限定”

采访中,不断有顾客上门来买馓子。45岁的陈大姐称了三斤,她笑着说,“以前在农村老家,家里人会炸馓子,不过都是过年才炸一次,这东西用油多,一般也舍不得用那么多油。”

陈大姐至今还记得长辈炸馓子的步骤,“一大早起来,我母亲拿一个大盆开始和面。很累人了,十几斤的面粉呢,不断加水反复揉按,然后醒面,使面团变得很柔软。”陈大姐说,然后在一个干净的盆中预先放些豆油,把醒好的面团在案板上揉搓成拇指粗细的圆条形,一层层有顺序地盘放进盆里,这样第一个大步骤就算完成了。

据陈大姐介绍,炸馓子一般需要三个人共同配合。家中的二姨生火,待铁锅中的豆油加热到一定程度,外婆负责将盘在盆中的条形面取出适量,慢慢绕在双手上,轻轻拉扯几下,“这时候,我母亲就用两根竹篾子轻轻挑起,慢慢拉长,然后放在油锅中,两根竹篾交叉摆动一番,停留一会,一把馓子就算是炸好了。”她说,炸好的馓子轻轻捞出放在预先放置的簸箕中,一层一层按顺序码放起来。

“不过我们那时候家里小孩多,长辈把馓子炸好也不给多吃,每人尝一点点,因为等过了大年初二,还要拿馓子当礼品去走亲戚。只有等到年后亲戚走得差不多了,我们才可以放心拿来吃。”陈大姐说,馓子以前在农村可算得上是“高端食品”,平日里是没有的。能吃到馓子,也是众多孩子们盼着过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还是现在生活好,馓子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除了夏天最热的时候卖得少一点,春、秋、冬季销量都是不错的。”王桂娟一边炸馓子一边笑着说,以前在物资短缺的年代,馓子是过年过节才能吃上的稀罕货。节前也是炸馓子、卖馓子的高峰期,最忙的时候起早贪黑,早上天还没亮就起来,干到半夜十一点。

馓子“改革”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馓子怎么吃?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馓子就是一种休闲小吃,“上不了台面”。但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包括“刘二馓子”在内的传统店铺,也在谋求转型发展。

“有粗有细,有好几种规格,价格也不一样。”王桂娟说,最普通的馓子卖9块钱一斤,有粗的也有细的,用花生油炸制的那种细馓子,卖到18块钱一斤。除了把馓子卖到市区许多超市、菜市场外,“刘二馓子”还在销售的时候搭配烙馍,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单饼”一起出售。“小饼是别人家送来的,这样搭配,不就能上饭店了嘛。”店员补充道。现在饭店基本都会有一道小饼包咸菜的拼盘,薄薄的面饼配上馓子、炒制的几样小菜,也是非常可口的。

其实,市面上这两年还流行一种只有成人半个手掌长、两指宽大小的馓子。这种馓子炸制起来更费功夫,阴天和晴天,夏天和冬天,同样的醒面时间效果也都不一样。还有水、油以及各种材料的比例,想做到口味固化也不太容易。相较于我市传统的大馓子,这种小馓子的特点是更薄一点。这种小馓子原产于徐州地区,为了保存时间更长一点,采用了真空包装,一袋大概20个左右。

“以后都机械化了,馓子做法肯定还要改革。”王桂娟不一会儿已炸好了一排馓子,放凉后由店员打包起来,贴上店里的商标和联系电话,“眼看着要过年了,又有的忙了。”她笑着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