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欢庆团聚的重要时刻。为了让广大群众平安过年,春节假期,连云港各个社区都安排了工作人员轮流值班,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在工作岗位上加班加点、尽职尽责,贴心守护社区居民的平安幸福。
闫晓丽:暖心守护百姓安康
“广大居民朋友,本小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违者必究。疫情防控不放松,请主动接种新冠疫苗,外出记得戴口罩……”5日一早,新南街道新龙社区党委书记闫晓丽来到社区值班,第一件事便是拿着小喇叭到社区巡逻,这是闫晓丽在社区度过的第17个春节。
“年”是团圆和陪伴,是幸福和欢乐,当千家万户沉浸在热烈、浓厚的节日氛围中时,作为基层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闫晓丽用责任和担当守护辖区百姓安康。初一早上五点,闫晓丽就赶到社区进行新一轮的安全巡查。在辖区巡查结束以后,又到营业中的商铺进行疫情防控情况检查,确保每个商户都能做到防控到位。
忙完商户巡检,闫晓丽赶回办公室喝了口水,也没顾上吃饭,招呼着同事一起拎起慰问品对辖区困难家庭进行了慰问并送上节日祝福,嘱咐他们有困难一定要及时和社区联系。一圈下来,回到社区已经是中午时分,可是他们的早饭还没来得及吃。
住在2号楼的老人周普,1932年出生,参加过解放战争潍坊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荣获过8次三等功,2次二等功,抗美援朝时期被炮弹震伤耳朵。这些年,闫晓丽一直惦记着,过年期间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带着慰问品,陪老人家唠唠嗑,祝福新年好。
“除夕、初一、初五,这个假期我已经值三个班了。”在闫晓丽眼中,社区工作者是居民的“万能胶”。2005年开始从事社区工作,一干就是17年。闫晓丽身上有着“70后”的倔强和韧劲,社区的事情虽然琐碎繁杂,但看似芝麻粒儿的小事都是需要帮助居民解决的“头等大事”。通过自己的工作,看着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提升了,社区的发展建设和谐了,这是对她的最大肯定和鼓励。
闫晓丽说,已经十几年没和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了,但是家人对她工作的支持让她很感动。还有几年就退休了,退休后的每一个春节都要为家人做上一桌年夜饭,陪着家人一起吃上久违的春节团圆饭。
陈荣 :辛苦付出保居民祥和过节
大年初五,冬阳高照。海州钟鼓楼前,庆新春文艺演出正在围观群众的阵阵喝彩声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舞蹈、戏曲、红歌联唱……一个个精彩的文艺节目给古城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氛围。海州街道党建办的陈荣,站在台前看了一会,又“咔咔”地拍了几张照片后,便转身往双龙井方向赶去,那里,还有一场画展等着她去拍照。这已经是这个春节假期,她的第二个值班日了。
拍完照片后,陈荣又开始沿着中大街挨家挨户进店宣传了。每进入一家就对营业员说:“春节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你们不仅自己要戴好口罩,还要提醒进店顾客出示行程卡、佩戴口罩。”除了疫情防控,禁燃禁放烟花爆竹宣传也是今年春节期间,街道和社区的工作重点。“很多商户都会选择在大年初五这天开门营业,在以往这个时间点,老海州肯定是鞭炮声不断,你看今年,是不是很安静?”陈荣说,早在春节前,街道和社区就针对禁燃禁放烟花爆竹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特别是除夕和大年初一期间,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们在大街小巷巡逻,全面加强宣传巡查和管控,如今,不论是居民还是商户,都自觉遵守禁放规定,海州古城一片安静祥和。
“初一值班,初五还不能休息,你们的工作真辛苦。”当笔者询问时,陈荣说:“社区工作人员才是真的辛苦,我们海州街道下属的5个社区,春节期间所有工作人员都没有休息,他们不仅要负责辖区的疫情防控、禁燃禁放以及安全、卫生,每个社区还要在钟鼓楼组织两场文艺演出,正是他们的辛苦和付出,才有这个安静、祥和又热闹的新春佳节!”
站北社区:义务巡逻队 护百姓平安
“各位居民新年好,出门要将门锁好,不要燃放烟花爆竹……”正月初四当天一早,新浦街道站北社区工作人员李岩就带领社区义务巡逻队的队员们一起进行巡逻,宣传疫情防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工作,用辛劳守护辖区百姓平安。
出生于1988年的李岩是一名退役军人,退役后开始从事社区工作,他是站北社区唯一的男性工作者,因此在工作中,他默默承担了社区所有的脏活、累活及体力活。今年春节期间,他更是放弃了部分休息时间,积极加入社区值守工作。
笔者了解到,为了确保辖区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居民安全防范意识,春节前,新浦街道站北社区发动社区工作人员、楼长及辖区热心党员和群众组建志愿者巡逻队,深入辖区进行巡逻排查,织密联防联动防护网,共同守护辖区安全。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作为社区工作者来说,我们始终不能放松。”新浦街道站北社区党委书记尹子文介绍,该社区常住人口近2000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40%左右,因为老年人口居多,因此宣传沟通工作做起来并不容易,特别是有些老人起初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还有些不理解,该社区工作人员积极上门沟通解释,耐心地做好宣传工作,同时对一些困难老人积极提供生活上的帮助。
此外,对于居民身边的安全隐患,义务巡逻队也总是第一时间发现,春节期间,义务巡逻队在巡逻时经常发现有的居民将车停在消防通道,或者是有的居民出门忘记拔掉门上的钥匙等,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联系当事人,同时积极向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工作,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春节期间,新浦街道站北社区工作人员和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10点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全心全意服务辖区百姓,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提高百姓满意度,成为春节期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获得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坚守,我们今天的付出就是为了百姓明天的安宁。”尹子文介绍,新浦街道站北社区共有5名工作人员,整个春节期间,大家都轮流在岗,除了要在办公室接听防疫咨询电话,大部分时间都在参与义务巡逻,加班是家常便饭,忙到三更半夜更是常态,但是只要能让居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他们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凤梧社区:全员在岗 奉献爱心暖民心
“今天是大年初五,我们社区全员在岗,全力做好辖区禁燃禁放宣传,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守护辖区居民安宁。”大年初五,,为了维持禁燃禁放工作成效,凤梧社区全员在岗,社区负责人刘志伟和其他4名工作人员和仁义联盟志愿者、网格员和街道应急大队、城管人员一起,从早上6点一直到晚上10点都在值班。
初五早上6点,凤梧社区负责人刘志伟就到了社区,其他社区工作人员也陆续到达,辖区仁义联盟志愿者、网格员也来到社区准备开展巡查工作。“大家辛苦了,从除夕到现在一直值班,为了辖区居民安宁奉献爱心,非常感谢大家的付出。”刘志伟对志愿者和网格员表示谢意。随后,刘志伟安排各自的工作任务,社区工作人员带着仁义联盟志愿者和网格员到小区巡视,这时,社区民警辅警、街道应急大队和城管队员也到岗参加巡查。
社区工作人员王凤霞是扬州人,今年春节本来想回老家过年,因为禁燃禁放工作需要每个人值守岗位,她决定不回去了,她丈夫带着孩子回扬州过年。“我们从除夕一直到大年初四都排班巡视小区,虽然不能回老家过年,但是守护居民安宁,感觉很值得。我和家人通过视频拜年,看到家人都好好的,我也放心了。”
大年初四一大早,王凤霞值班,她带着网格员王旭东、杨涛一起到小区巡视,看到小区有人贴喜字,一了解有居民办喜事,她们上门宣传禁燃禁放工作,居民表示理解并配合禁燃禁放烟花爆竹,家里准备好了气球制造气氛。“居民支持我们的工作,我心里感到非常温暖,也有了很大动力。”
初五早上,大学生志愿者徐尉哲又来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他除夕那天也到社区参与巡视小区禁燃禁放工作。作为天津医科大学的大一学生,他在学校就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平时热心志愿服务。“小徐非常不错,主动联系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和大家一起在辖区巡视,这种志愿精神也感染我们更加用心投入社区服务工作。”刘志伟表示。
刘明欢:保社区居民平安过年 累一点也值
“1月28日起,路南街道全辖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连日来,路南街道延东社区值班人员刘明欢每天拿着喇叭,边走边播放,提醒居民禁放烟花。据悉,为确保春节期间无安全事故,给辖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春节期间刘明欢与社区志愿者们一起深入辖区背街小巷开展安全巡查,为居民安全过春节提供了保障。
2月5日,一大早6点钟刘明欢准时来到社区上班。笔者在社区看见,她打开电脑,登录微信,对来连返连人员通过微信报备的信息进行登记,并及时回复疫情防控咨询。尽管是节假日,她对工作却丝毫不松懈。做完登记工作,她又带上喇叭开始了对辖区的巡逻工作。
“我和单位同事春节期间轮流加班,确保居民有事能及时联系到社区。除夕那天更是忙碌,中午趁着休息时间,急匆匆陪着老人把饺子包完,就赶到值班岗位上,虽然春节期间路上人不多,但我们巡查时更不能松懈,很多背街小巷更要仔细巡查,不留一点安全隐患。”刘明欢说。
她还记得除夕那天,3岁的儿子晚上11点钟哭着在电话里问她几点回家,刘明欢心里酸涩却笑着告诉儿子:“妈妈很快就回去了。”挂了电话,她已冻得手脚冰凉,站在路边双手不停地揉搓。当巡逻到港利小区时,居民张艳华看见了她,急忙端来一杯热水给她,喝完后感觉身上暖和了很多,她又继续巡逻。
春节假期,正是一家团聚的日子,但作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毅然坚守在岗位上,确保居民生活无忧。在采访中,刘明欢告诉笔者:“看着别人家过年团圆,自己心里也会羡慕,但想着社区居民们能平安过年,很多居民对我们的工作也非常支持,我们就是累一些也值了。”
她还说,在社区,还有5位和她一样春节期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的社区工作者,他们和志愿者组成义务巡逻队,从南极南路到海昌南路每天对辖区巡逻至少3遍,按时到岗认真工作,确保居民平安过春节。
曾月:放弃小家团圆 是为了大家团圆
疫情防控、走访慰问、宣传文明过节,这个春节,海州区南城街道凤凰社区工作人员曾月很繁忙。
“大爷大叔们,新年好。现在疫情防控正在关键时期,人员不能聚集,大家都回家休息吧。”大年初五,在凤凰社区一户居民家中,多人聚在一起闲聊,曾月巡查中发现后及时进行劝阻。
这个春节,曾月本应该休息,但她主动请缨,坚守在岗位上。曾月是一位军嫂,她的爱人在海军某部服役,每年仅回家一次,今年春节,他恰好休假在家。
“放弃小家的团圆,是为了大家的团圆。”曾月说,今年春节情况特殊,社区任务重人手紧张,眼看着同事们都坚守在岗位上,自己也不能当“逃兵”。春节,在社区事务与家庭温暖中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她没有陪伴在许久未归家的丈夫身边,却每天走访入户统计数据;她没有陪伴在年迈的母亲身边,却每天一遍一遍地跟居民宣传防疫知识,只因为她觉得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
疫情防控开展以来,曾月每天关注疫情和回复工作群、社区群等各类微信群里的信息。积极落实每一项工作,摸底排查返乡人员,并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为了全面做好排查工作,她只能两点一线,不停地往返社区与家庭,前脚照顾好老人后脚便匆忙赶回社区,与同事们加班加点整理资料,排查所有的数据统计情况,连轴工作让她疲惫不堪,但她深知,这些外来人员的排查工作,关乎着每一个居民的切身利益,容不得一丝疏忽。
作为社区一线工作者,曾月心中也会觉得自己对不起休假回家的丈夫。好在军人丈夫非常支持她的工作,正如她自己所言:“作为军人,丈夫在保家卫国时一定会冲在最前线,而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在危害人民安危的疫情面前,我就应该冲在第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记者 袁春梅 侍敏 徐誉宁 陈兵 武娜 黄威 通讯员 史婷婷 王弘烨 沈晶玭 杜艳 朱丽 宋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