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印有将军崖岩画内容的晴雨伞、以西游师徒取经路为造型设计的桌面台灯、糯米花茶礼盒……连日来,在连云港市一些景区、书店里,售卖展示的旅游纪念品令人耳目一新,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选购。这些旅游纪念品也因承载着港城的文化、历史和特色资源而成为一种别致的宣传营销方式。在消费者追求新颖和创新的当下,旅游城市应更加注重文创产品的开发,以文创商品的视角助力大旅游产业,发挥出经济社会多重效应。
从纪念品到文创商品
作为景区消费的重要一环,连云港市旅游纪念品市场一直受景区、商家的关注。特别是主打山水观赏旅游的景区,除了门票经济,二次消费亟待开发的同时,旅游纪念品消费成为整个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
过去,由于旅游市场发展尚不充分,即便是千篇一律、质量粗糙的低端旅游纪念品也拥有一定市场,很多商家只图“一锤子买卖”,从印有景区名字的手编包到贝壳装饰品,再到一些毛绒玩具,质量好坏不说,千篇一律的商品让广大游客望而却步。“卖的东西千篇一律。”“不买遗憾、买了后悔。”游客吐槽的背后,是旅游产品需求和供给的不对称。事实上,旅游纪念品重在旅游和纪念两个关键词。游客想要带回的,是对城市、对旅程的美好回忆。因此,纪念品和门票一样,对于广大游客而言属于刚需产品。
随着消费的升级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旅游纪念品也在从过去单一的旅游商品,逐步向旅游文创产品过渡。由于旅游文创兼具文化创意和消费商品双重性质,也是文化和旅游二者融合的良好载体,近年来成为旅游领域热议的话题之一。特别是港城文化、旅游进一步获得融合发展后,旅游文创商品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港城优质的历史文化资源,极大丰富了旅游商品的创作,给从业者带来灵感,而这些已经问世销售的旅游文创产品则为旅游目的地带来文化再生、体验提升、品牌重生和消费上升的多重效应。
深受关注的旅游文创商品
市民郭先生大学毕业后留在连云港工作,多年来,每逢重要的节日都会给家里的亲戚买一些港城的特产。而和往年采购云雾茶,或者海产品不同的是,他在文创店买了一些西游主题的文创产品。“茶杯、包这些都是居家生活用品,很多文具也是孩子学习的必需品,买这些寄回去他们肯定都喜欢。”此前,郭先生带家人来花果山玩,偶然发现了主题商品店,售卖的东西很多也很有特色,买了一批回去后,郭先生还会常常去逛一逛,再买一些新的产品回来。
美观兼具实用,让连云港文创商品圈了粉。而且,越来越多的景区加入到文创产品开发的队伍中来。此前,孔望山景区以石象为主题,延伸出“石小象”这一新IP,打造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旅游文创商品。此外,桃花涧景区也在文创商品打造上下功夫、做文章,致力于开发将军崖岩画系列商品。而就在去年中秋期间,海州文旅集团将中秋这一受国人重视的传统节日,叠加港城特色旅游商品——糯米茶、桃花饼等,一经推出便受到市民的热情追捧。事实上,对于很多人来说,糯米茶、中秋节等关键词都可以引发情感共鸣。对于景区而言,则是在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桃花、岩画等有形产品对旅游景区进行了一次次宣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广营销的作用。
大力发展文创商品消费
随着旅游消费市场需求逐步升级,游客对旅游纪念品也产生了更高的期待。对于旅游文创,喜爱者爱不释手,不爱者吐槽不绝,下一步,旅游文创又将从何处发力?
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要借鉴一些先进地区的经验来丰富我们的产品,另外一方面,还要围绕市场进行充分调研。毕竟消费者不一样,需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需要景区适应并为需求赋能,特别不能忽视的就是消费场景的打造。
事实上,虽然在纪念品销售上已经和此前有了很大的区别。文创商品已经走出了景区,开始向城市商业街区、交通枢纽等区域扩散。但由于大多数旅游景区在规划初期并未预留或考虑商业空间,因此面向包括游客在内的消费者所创造的消费场景缺乏统一的主题规划。可以说,主题商品的产业链仍处于初期形成与探索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企业专业化发展。
下一步,连云港市可以通过数据科学助力,分析消费市场,把握旅游者需求的核心与源头,精准定位客群,从而实现科学发展的规划与运营。特别是应当寻找到属于港城旅游产业自身特有的属性、资源特点与文化内涵,避免同质产品开发,以可持续开发的视角充分考虑产品的迭代与创新研发。
旅游纪念品不仅仅是属于景区的,也属于这个城市,属于大旅游产业,因此,旅游产品的开发应鼓励多部门参与。文化旅游部门考虑引进文博单位、景区与企业之间展开合作,发挥各自在人才、客源、设计等方面优势,共同开发高质量产品。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相关政策,加强扶持文化创意企业等。在市场监管上,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原创设计,打击侵权者和侵权行为,为港城的旅游文创市场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空间。(徐黎一 宋歌 徐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