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张晨晨 朱成磊
“我听见了那山谷里的回声,我听见了那向着胜利大进军的冲锋号!”日前,在连云港东海县房山镇贾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内,“喜迎二十大红色故事宣讲会”如火如荼地举行,东海县关工委巡回宣讲团志愿者戚号生慷慨激昂地向学生们讲述着革命故事《山谷里的回声》。宣讲中,他时而语气低沉、时而声音高亢,为学生们上了精彩生动的一课,教育青少年把红色血脉传承下去。
今年70岁的戚号生,是土生土长的东海县房山镇人,在他居住的房北村,他可是“明星级人物”。自从2013年退休之后,他积极发挥余热,多次参加公益事业和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尤其专注于地方文物的保护、民间文化的搜集和整理,以及红色文化的传播,受到了省市县各类表彰,也由此获得很多“诨号”:房山文化遗产的捍卫者、民间文化宝库的守夜人、歌唱生活的逐梦人……
要说在一堆“诨号”里,哪个是他最喜欢的,那必然是“房山文化遗产的捍卫者”“民间文化宝库的守夜人”。1990年,戚号生加入市重点文物保护协会,当上了文物保护志愿者。近30年来,为保护房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自掏腰包,投入两万多元,搬迁了“放怀亭”,保护了石佛寺遗址,修复了魁星楼,整理收集了有关房山历史文化文章20余篇。
今年1月底,他组织关工委老年志愿者,对房山上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胜古迹和摩崖石刻,进行题刻的“描绘”和文物的“修复”。虽然是70岁高龄,但他发扬不怕险、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在山上奔波着、忙碌着。经过志愿者们5个多小时的辛勤劳动,房山上的摩崖石刻亮起来、活起来了,它们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和游客的光顾,使人们对历史文物增加了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对于戚号生来说,他们这辈人对于“红色文化”有着天然的情结,并且矢志不移要将这份情结延续到新一辈身上。近年来,戚号生积极参与一些红色文化活动的组织、宣传、策划、协调,在孩子们年幼的心灵播下爱党爱国的种子,让观众了解党的光荣伟大的历史,铭记党的恩情,汲取奋进力量。2021年清明节前夕,房山镇党委在房山烈士陵园举办了“清明祭英烈,党史百代传”主题实践活动,他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向大家讲述房山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此外,他还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在市、县参加多次宣讲活动,在房山初级中学、房山高级中学等学校演讲14场次,收听观众5万人次。
戚号生还是个“热心肠”,有着房山镇关工委“五老”志愿者、宣讲团成员、法治报告团成员、校外辅导站辅导员、网吧义务监督员等身份———他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掌握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为留守儿童、特困学生排忧解难;他还积极参加各类红色歌曲演唱会,经常到敬老院慰问演出;每逢双休日、节假日,他都坚持到网吧附近巡查守候,一旦发现想进入网吧的未成年人,就婉言劝说。
这种“退而不休”的昂扬奋进精神,让他收获了诸多褒奖。曾获得省关工委“老少同台讲好中国故事朗诵比赛优秀朗读者”称号,在“讲好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东海县红色故事宣讲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并受邀到洪庄镇、石榴街道等地巡回宣讲。即便是最近酷暑难耐,他也未曾停下脚步。他说:“我将一如既往发挥余热,为社会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