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 昌慧东 王波 周莹
夏日炎炎,海州湾畔。从远处眺望徐圩新区,港口码头林立,管线绵延,一座石化新城屹立于此。今年前5个月,徐圩新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 714.1 亿元,同比增长 160.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210.5%,这其中石化产业居功至伟。
石化产业,在连云港人心中分量极重,它覆盖面广、链条长,从石油原料开始,经过一系列炼油化工加工过程,可形成成百上千种不同系列的产品。立志于成为江苏沿海蓝色增长极的连云港离不开石化产业这个顶梁柱。
随着众多石化产业项目的纷至沓来和项目带动战略的深入实施,连云港市以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为代表的石化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发展蒸蒸日上。
如何发挥好石化产业在全市经济增长中的支撑功能,如何让石化“增长极”带动全市经济发展,这成为全市关注的热点。
连云港市委书记马士光在调研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时语重心长地说,加快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是遵循产业发展规律趋势、应对激烈区域竞争态势的现实需要,对推动连云港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新港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发展目标符合连云港发展实际,对连云港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发展情况如何?石化产业链是否完成了建链强链?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这棵“大树”如何引领港城区域经济长成繁茂的石化产业“森林”?
带着这些疑问,近日,连云港日报调研组走访了港城相关经济部门和县区(功能板块)。
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其势已成
徐圩新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是国家规划布局的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是江苏沿海开发、“一带一路”支点建设产业合作的主要实施载体。
走进区内国内单流程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盛虹炼化现场,偌大的厂区很少看到人,所有的操作都在中央控制室进行。在这里,石化装置内的化学反应都通过物联网链接和摄像头实时监控。“整个生产环节的技术指标、安全生产的要素,我们在中央控制室都能一览无遗、即时跟进。如果哪个环节有安全隐患,设备还会立即报警,并进行自动化保护。”盛虹集团数智化部负责人温智惠介绍。
昔日漫漫盐碱地,正在打造“全球规模最大”“中国首套装置”“关键新材料生产基地”等一系列产业名片。在这些产业名片的背后是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俱乐部”,它们撑起了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的产业大树,为当下的连云港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徐圩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卢忠宝算了一笔账:从2009年开始,徐圩新区吸引了包括盛虹石化、卫星化学、中国中化等34个重大产业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2870亿元,其中产业投资约2100亿元。
大项目带来大产业,大产业孕育大企业。在重大产业项目的支持下,徐圩新区从港城工业经济的洼地成长为国内首个覆盖“油头”“煤头”与“气头”三种烯烃制取工艺路线的石化基地,形成了盛虹石化、卫星化学、中化循环经济产业园三大产业集群,生产能力突破2000亿元。来自全球的油气资源在连云港加工制造,并通过海运、河运等渠道进入全球市场。
规模大、技术高、推进快,这是落子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的重大石化项目的共同特点。不走寻常路的这里,摒弃“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项目招引,严格按照产业规划,形成了以乙烯、丙烯、二甲苯、苯4大原料为核心的10个重点产业链条。
“我们选项目非常‘较真’,具备高附加值、高差异值、高竞争力、高品质等特点才能落地。”卢忠宝介绍,所有落地项目都必须精准镶嵌在产业链中,原料就地转化率和产业关联度达70%以上,“油头+煤头+气头”全路径的烯烃产业格局,全面提升园区经济的韧性,有效地降低园区经济的波动风险。
奥升德、SK等一批由跨国巨头主导的高端石化项目落子布局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为这里带来了国际先进技术。
———中韩科锐项目突破中国EAA全部依赖于进口局面,填补国内乃至亚洲空白。
———乙二胺项目突破关键材料的国际垄断,打通尼龙66产业链条。
这些项目有利于补齐石化产业链中下游短板,提升产业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的高水平化工产品可以有效地支撑长三角地区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数据显示:目前,徐圩新区储备的产业项目总投资4000多亿元,未来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
规划引领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
海州湾畔,东风正劲,浪潮激荡。怀揣着石化产业梦想与雄心,连云港奋力奔跑在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新赛道上。
连云港市工信局局长席世战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连云港市已经形成了以石油化工为核心,有机化工、盐化工以及基础化工协同发展的化工产业体系,是国内少有同时具备“三苯三烯”“三酸三碱”的化工基地,也是国内唯一一座具备“油头、煤头、气头”三头原料产业的城市。120平方公里的低产盐田为连云港市石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得天独厚的先天发展优势让连云港成为江苏发展石化产业的重点区域。
2018年,连云港市成立市临港石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从市级层面对石化产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规划,统筹石化产业招商、重大项目建设等一系列事项。
2019年12月,江苏历史上最大的石化项目———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在连云港开工,港城石化产业走向“大石化”时代。
2021年,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正式出台,确定要在江苏沿海布局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石化产业基地。这为连云港发展石化产业指明了方向。
2021年,连云港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牵头编制《连云港市临港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下称《方案》),从顶层设计层面对连云港石化产业进行规划设计。根据《方案》,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为核心区,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化工产业园为石化产业基地的产业链延伸区,灌南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为协同发展区,柘汪临港产业区化工园区为石化产业基地的联动发展区,并对各个区域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
今年2月,国内首部推动石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条例》(下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进一步理清了连云港石化产业发展轮廓,并将徐圩新区高质量成长的“发展密码”用地方性法规的方式向其拓展区延伸,确保全市石化产业发展尽可能保持同频共振。
在连云港市各部门出台的事关港城产业发展的规划设计中均可以看到石化产业的身影。席世战介绍,为了促进石化产业发展,工信部门不仅围绕石化产业出台了专门的石化产业链及其招商建议,还印发了专门的石化产业链手册。
在中央、省、市的战略布局下,石化产业已经成为连云港最具竞争力的产业。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份,港城石化产业产值819亿元,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23个百分点;石化应税销售777亿元,拉动全市工业应税销售增长20个百分点。
连云港市重大项目办公室主任、市石化办主任侍华林说,连云港市以创新思维打破区域限制,以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为核心,努力建设纵贯灌云、灌南、赣榆、连云等多区域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抢抓“溢出效应”强链延链成为共同追求
巨龙昂首,火热升腾,石化产业的活跃与生猛,更是激发了更多县区(功能板块)参与到这场“与化共舞”的征程。
走过复堆河,眺望灌云临港产业区内,可见徐圩新区塔架林立的场景在对岸“复刻”。
近年来,灌云县举全县之力推进临港不达标小化工关闭退出,为重大战略产业项目落地腾出新天地。作为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的联动拓展区和储备区,众多产业链配套、拓展、延伸项目正加速向灌云扩散。
在总投资168亿元的嘉澳生物航煤及环保增塑剂项目建设现场,项目负责人孟繁荣告诉笔者,该项目计划2024年年底调试完成,力争2025年出合格产品,确保同全球生物航煤替代的时间节点相契合。
百亿级项目在灌云落户,这是以前没发生过的事。随着全市石化产业规划布局出台,灌云临港产业区作为石化基地拓展区不仅招到了百亿级的石化项目,更为重要的是还承接了石化产业基地的溢出效应。今年灌云县将引进过亿元产业项目140个以上、过10亿元项目10个以上、过50亿元项目2个以上、过百亿元战略项目1个以上,工业投资占比70%以上……灌云县委书记苏锋表示,他们将大力实施“产业强链”行动计划,围绕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链式布局、专业化配套、集群化发展,规模化打造高端石化产业。
这样的“复刻”效应正在港城沿海县区反复出现。去年10月,总投资超200亿元的江苏丰海高新材料150万吨/年丙烷综合利用项目在赣榆区开工。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李湘平表示,“随着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我们将集团转型升级的重磅项目丰海高新材料丙烷综合利用项目投放在这里,是为了借助连云港石化产业发展机遇,实现企业和地方共同成长。”
6月5日,省化工园区认定复核通过名单(第一批)正式公布,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以及其拓展区柘汪临港产业区化工园区、灌云临港产业区、灌南化工园区、连云板桥工业园区均名列其中,这标志着在高质量发展大石化的背景下,港城石化版图全部被保留,为未来发展石化产业腾挪了完整的产业板块。
更加让人欣喜的是不仅沿海县区争相对接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这棵“大树”,不靠海的东海、海州也在追逐“石化”产业机遇。
走进坐落于东海经济开发区内的江苏乾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可以看到一卷卷白色的膜袋正在产业线上传递。公司总经理陆婷说,乾润新材料正在同盛虹等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企业洽谈合作。未来,乾润将使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的化工材料制造他们的保鲜膜,并为石化产业基地的石化企业提供外包装产品。
从石化产业到新材料产业,港城跨产业链的耦合生产系统正在逐步形成。
前不久,江苏盛虹石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原材料合作战略协议,双方将在丙烯腈产品供给方面形成全方位合作。正如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所说,这意味着连云港最大的新材料企业和最大的石化企业将携手同行,共赢未来。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如同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上下游企业如同“森林”,当他们同步发展时,港城产业链将绿树成荫,构建起生机勃勃的连云港石化产业生态体系。
期盼“大树”和“森林”架起高效衔接的桥梁
连云港市委党校教育长卢山对连云港石化产业发展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表示,石化产业不仅给连云港带来了高质量化工新产品,还为区域经济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好项目、大项目。未来发展中,港城在石化产业的顶层设计上需要更加精准,需要从市级层面保障各县区承接石化产业基地溢出效应的差异化发展。
“行政命令各县区发展什么产业不现实,关键是鼓励各县区按照自己的资源禀赋优势,发展自己可以承接的产业类别,切不可一窝蜂,造成新的麻烦。”卢山说。
一位港城经济界人士用三个“研究不够”概括当前港城各县区在承接连云港石化基地溢出效应时存在的问题:对石化产业项目统筹研究不够,好项目面临着等能耗指标的尴尬;县区招商人员对连云港石化产业链链主企业研究不够,不知道怎么承接链主的下游企业;对石化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储备的研究不够,产业进一步发展缺乏人才支撑。
“大树”到位,“森林”开始生长,在“大树”“森林”之间架起高效衔接的桥梁,打造港城石化产业的生态系统,是大家的共同期盼与呼声。
针对全市石化产业发展参差不齐、发展水平各异的问题,连云港市经济专家古龙高建议,要对标对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条例》, 差异化发展石化产业。全市在重大产业项目规划布局时,要注意区域项目的平衡性,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合理布局重大产业项目,统筹推进市县(功能板块)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对于石化产业上下游产业链需要优化、补缺的问题,卢山建议,要按照连云港市石化产业优势、产业布局方向和产业集群形成的需要, 认真研究产业链的缺链情况, 拿出具体举措。可采取点对点、小团组、专业化招商方式, 依托龙头企业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建立强有力的项目储备。
对于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卢忠宝建议,要把教育配套议题摆上桌面, 对石化产业发展所需专业技术人才和工人的需求要进行前瞻性预测,落实专业人才、技术工人培养措施,解决企业人才稳定问题。
令人欣喜的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对于上述问题,连云港市各相关部门已在积极行动。
———市发改委围绕石化项目的能耗、用地用水等问题,每月召开会议推进难点问题解决。市科技局通过组织国内知名的高校院所,在港城设立了多个石化产业孵化平台,为连云港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找寻创新路径。市工信局完成了石化产业链招商手册编制,实现了市外招商中心资料发放的全覆盖。
———徐圩新区同盛虹石化等企业在方洋管理学院建立企业大学,更好加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徐圩新区在西安石油大学和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引才工作站和奖学金,并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20余所中西部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园区企业积极参与市高校招聘活动,通过产学研合作形式,招聘港城本地应届毕业生 ,实现“以产聚才”精准留人。
———盛虹全球先进材料研究院、花安堂生物合成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已经确定落地连云港市,加大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化学品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和应用开发,力争孵化一批生物基新材料、微电子产品及高端日化等产品,为产业升级目标助力。
当前,石化产业已成为港城的经济底色和主引擎。在发展的主赛道上,我们必须强化整体布局、不断提升服务、充分强链补链, 结合内外需求、打通内外循环,更大力度推动优质项目签约、投产,让港城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加凸显,让港城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建设更加迅猛。
看!以石化产业链引领的项目引擎正在迸发无穷动力。向着万亿级目标,连云港石化产业航母编队正劈波斩浪,朝着更加宽广的未来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