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庄婷婷 殷开军 潘法如
张友涛,1934年出生于连云港灌南,1950年入伍,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立三等功。1958年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先后在大庆油田、西藏参与地方经济建设,1980年转业到灌南原农机局工作。
抗美援朝老兵张友涛住在灌南县城盐河边上,从一条狭窄的巷道进去,走十几步就到了老人的住所。老人满头白发,精神矍铄,声音洪亮,为我们讲述起那段峥嵘岁月。
入朝前鸭绿江桥上向祖国宣誓
张友涛1934年出生于灌南县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他和同乡一起报名参军入伍,编入华东野战军。
1952年,部队接到入朝作战的命令。唱着激昂的歌曲,肩负着保家卫国的崇高使命。张友涛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23军67师201团,和战友来到朝鲜。
“我记得,1952年9月9日下午,我们跨过鸭绿江。到鸭绿江桥上,全体立正向后转,向祖国宣誓———敬爱的祖国,再见,我永远保卫您。”张友涛回忆道。
丁字山战斗中的“特别坑道”
1953年1月,张友涛参加了著名的丁字山战斗。
丁字山战斗是抗美援朝战争进入阵地对峙阶段后一次著名的阵地攻防战斗。美军虽然拥有强大的火力和占绝对优势的兵力,却最终以惨败宣告结束。
当时,张友涛所在部队负责的山头不算大,驻扎的敌军却不少,光坦克就有十几辆,敌军在山顶驻扎,很难攻克。张友涛和战友们通过在半山腰挖坑道的方法和敌军作战,最终赢得了胜利。他们把挖好的坑道叫作“特别坑道”。
“当时敌人在山头上,我们在敌人的脚底下挖坑道,坑道口挖得很小,大概有一米左右,只能一个人通过。坑道里温度很高,人进去以后衣服全部湿透了。通过这个坑道,一个冲锋就能爬上山顶。因为与石砚山坑道相连,也叫石砚洞。”张友涛告诉笔者。
一轮轰炸后,张友涛受了伤,一块弹片插入了张友涛右眼角,为了不影响战斗,他忍着剧痛把弹片拔出来。“我和战友们冲上去后,敌人连他们自己的人也不顾了,用飞机直接扔炸弹,很多战友牺牲了。”老人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摸了摸脸上的伤疤,这个疤痕是战争的印记,也是烙在张友涛心坎上的伤痕。
1953年7月的一天,张友涛所在部队参加巨里室北山高地争夺战。“敌人先是飞机轰炸,一大片飞机像麻雀般黑压压,乒乒乓乓往下扔炸弹,把高地炸得土石稀松,踩在上面都会陷下去。敌人飞机一走,联合步兵像蚂蚁般爬了上来。我是排长,带领战士们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始终坚守着阵地。”张友涛的右耳就是那次被敌人的炸弹震聋的。“很多战友牺牲了,他们都很年轻,有的才十几岁……”想起当年牺牲的战友们,老人哽咽了。
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议生效。张友涛和战友们就在“三八线”上坚守着,直到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
退休后发挥余热关心下一代成长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后,张友涛先后到西藏、新疆参加国家建设,直到1980年调回灌南,在原灌南县农机局工作。
“战争很残酷,我们的枪炮比不过敌人,但我们万众一心,终于赢得了胜利。这么多年了,那些场面我至今难忘。想想牺牲的战友,我能够活到今天很知足了。我非常怀念牺牲在战场上的老战友,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共产党员、革命战士用生命换来的……”说到这里,老人已经泪眼婆娑。
作为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张友涛常常受邀到学校给孩子们作报告,讲述当年战争经历。他把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关心下一代成长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告诉孩子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时刻牢记历史,只有国家繁荣富强,人民才能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