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晶晶 通讯员 蒋德煜 刘东)古道,宛若流动的诗、写意的画,它的存在不仅承载了人们世代的记忆,更在时间的沉淀中,增添了浓厚的人文色彩。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地区的苍梧古道,如今早已失去了原来的风貌,但它却是曾经的经济交流重要通道,是历史发展的重要缩影,也是文化脉络的延续。
山麓两条古道纵贯东西
云台山自古是海中岛屿,明代始称云台山,清康熙五十年才与大陆相连。1000余年间,海陆变迁,古道从高处移到了平地,在东西两侧山麓形成了苍梧古道——东路和西路。
“‘南城到北城,八十有余零。’这是云台山地区老百姓口口相传的一句俗语,意思是从南城到北城,有八十多里路。南城是今天的海州区南城,也叫凤凰城,北城是今天的连云区墟沟,也叫石城。因为这两个城分别在古代云台山南北,又是重要的军事要地,南北城来往较多。”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学会副会长张义成说,“现存的道路是在环岛山坡上,已经中断,只有局部还供村民使用,除了旅游爱好者和村民,基本不会走古道了。”
11月25日,天朗气清,笔者沿着苍梧古道,探寻先贤的足迹。领路人是张义成,他是苍梧古道地名文化遗产申报者之一,对苍梧古道有着多年的深入研究。
在连云港市开发区松花江路附近,我们就近找寻古道遗迹。只见一段约2米长的羊肠小道湮没在农田里,窄的地方约30厘米,最宽处约1米,阳光洒在上面,时间仿佛静止一般。因为新修大岛路,古道在这里戛然而止。
苍梧古道的起点在哪?据本地地方志记载,古代从海州孔望山等地过海,船只均要行至南城西山“适野亭”码头上岸,该地也是苍梧古道的起点。
老海州人杨光成讲述了古码头被开采前的情况,“这里是上码头,边上有石砌的岸,还有一块石刻,叫《适野亭记》。再向下有下码头,码头在泥滩上。山边有两条路通向城里,一条在山坡上,还有一条在滩地上。为什么有上下之分呢?上面是海水很高时使用的道路,下面是海水退下时的道路。”如今,有《适野亭记》题刻的石块,已砌在了百姓的房墙,古渡口遗址新辟为“西凤凰山公园”。
东路古道从适野亭出发,过了古石堰,便是云山古沃壤村,西路古道向西北经老君堂、黄墓庄至平山,向东进入北城墟沟,向西北直通西墅码头,向城北可至海头湾码头,向城东经孙家山可至老窑。
与西路古道相比,东路古道山湾众多,曲曲弯弯。张义成说:“在历史上,海水高潮时期,山湾间建筑坝堰挡水,有效地保护了民田,坝堰有的也就成了道路,变为进山的捷径。但遇到海潮暴涨时期,堰毁路断,只能沿山而行。”
西路古道经南城南门向东,经官井向北,经苏庄东、葫芦山、关口等地,至山东庄太平观东行。一路向西经古诸韩村,至月牙石连接西路古道。一路向北至诸朝,由黄岭村翻山至古石堰南头。过虎口岭可至世外桃源宿城,再向北至田湾、高公岛、黄窝。
“岩石堠”矗立守望千年古道
踏上连云港市开发区朝阳街道西山的西北坡,沿着一条荒草没径的古道行走。走出大约1公里左右,道旁有一处天然石崖,可以看到石崖上刻着“岩石堠三十里”6个字。
石崖南北长17米、高4.5米。在当地人口中,这处石崖俗称“大招崖”,又叫“石台”。2010年被连云港市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
据了解,此石在20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后,被定为宋代用于标记南城与墟沟(北城)之间距离的里程碑。由此可见,当时在南城与墟沟之间,存在着一条古道,它从南云台山起经中云台山,一直通向北云台山。
古人是如何记录自己走了多远的路程呢?张义成说,古官道上,每经过五里处,堆一个大土堆,称为“单墩”或“单堠”。再经过五里,再堆一个大土堆,是两个顶的,称为“双墩”或“双堠”。
“随着云台山周边道路建设,堠墩逐渐消失,有的只知道其位置了。”张义成说,“现存堠墩遗址有20多处,如南城北门外的五里墩、大村的白沙墩、渔湾的团墩等。”
文人墨客沿途留下瑰宝
在步行为主的年代,苍梧古道是南北城往来的主要道路,古道把古云台十八村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沿线三十六景更是引人入胜。
唐宋时期,苍梧古道相当于现在的“国道”,沿途自然风光秀丽,历代文人通过古道频繁往来,在此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为古道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宋代苏轼的《次韵陈海州书怀》最为贴切:“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诗中尽是对苍梧古道旁海上云台山大气磅礴景色的赞誉。
当路村看上去不显山、不露水,平平常常。可打开经5次修订的《三槐堂东海当路王氏宗谱》及连云港市的一些地方史志资料,才知这个山隅小村的不凡之处。从五代至清,有27人荣登科榜,其中状元2人、进士23人。
荒废古道串成线换新颜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告别了肩挑手提的岁月,云台山地区的道路四通八达。这条从南城到墟沟的苍梧古道,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现在是谁在替代苍梧古道呢?除花果山大道、港城大道外,还有两条通道:一条为环云台山大道,另一条为徐新路、G25长深高速和G15沈海高速。它们穿梭在深山之中,遇水架桥,逢山开路。连云港市公路中心副主任杨曜武说,“花果山大道、港城大道均由两车道逐渐升级为双向四车道、六车道、八车道。在其周围,黄海大道、海滨大道交会畅达,直达港口。”
在云台山景区云台街道凌州社区,一条条乡村沥青路纵横相连,直达村民房前屋后。“我们这里公路实现了组组通、户户通,方便了群众出行,也提高了生产生活水平。”云台街道凌州社区党总支书记孟祥龙感慨。
道路的修建也为村民脱贫铺就了致富路。云台街道居民梁艺馨经营着一家板栗采摘园,生意的红火得归功于门前那条生态富民环云台山大道。环云台山大道景区段全长约16公里,不仅串起了花果山、孔雀沟、渔湾、东磊等景点,还改善了云台山景区周边交通环境。
古道换新颜,奋力谱新篇。无论是当路的华丽变身,还是环云台山大道的旧貌换新颜,都是连云港市交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云台山景区建设局局长朱栋梁介绍,仅云台山景区就已建成40公里悟空大道、八戒路、沙僧路、唐僧路等极具西游特色的网红道路,建成133公里游步道、16公里生态富民环云台山大道,铺设十余公里乡村沥青路,不仅保障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还进一步促进了公路沿线的农业产业发展。
“现在虽然有了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国道、高速公路,但我仍然不能忘记那条苍梧古道。”张义成说,“唯有不忘记过去,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