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张晶晶 宋骁
她是原国家队坐式排球运动员,曾获得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冠军;她成立全市首家专业助残机构,开创“以残助残”新模式;她抢抓“云端经济”助力增收,让更多残障人士通过自身努力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她就是连云港市连云区四叶草助残服务中心理事长罗仁娟。她先后获得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冠军、省运会冠军,获评江苏“最美志愿者”、“江苏好青年”、省“十佳创业标兵”、省“巾帼建功标兵”、“江苏好人”。
自强不息
用激情绽放青春芳华
“小罗,这几天手工皂没有订单,我们就先做手工钩花啦,记得帮我们想想办法。”天空飘起了小雪,但连云区云山街道云和社区“残疾人之家”内却暖意融融,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两位大姐笑着跟罗仁娟打招呼。
眼前的罗仁娟就像个暖暖的发光体,残疾朋友遇到事,总能从她这里获得慰藉与指引。罗仁娟说,不埋怨生活,不沉陷于苦难,来源于父亲的引导。
罗仁娟出生在江西宜春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里,一场意外车祸让年仅4岁的她失去了一条腿,但家人的疼爱给了她信心和勇气。父亲去山上砍来木头打造拐杖,让她脱离了板凳重新站了起来,让她可以和同龄的孩子一起走入课堂,汲取知识的养分。
不同的是,她每天要拄着拐杖风雨无阻走上8公里的路,她比任何人都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因此,从小学到中学,罗仁娟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为了给家人减轻负担,初中毕业后她报考了中专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了行动更方便,罗仁娟用工作时攒下来的钱配了一副假肢。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正是在假肢装配中心,罗仁娟遇到了当时的坐式排球国家队教练。
随后,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罗仁娟成了一名坐排运动员。练坐式排球是靠手撑在地上代替脚来移动的,仅仅一个月,每天数万次的垫球、传球、拦网,全靠手臂支撑身体前行,很快手掌磨出水泡,水泡破了结成老茧,汗水常常和着血水从手臂流下,两三天就要磨破一条裤子。
近乎“魔鬼”的训练强度,并没有让罗仁娟退缩。为了赶上训练进度,每次训练结束后,罗仁娟总是留在场地反复练习,就连晚上做梦都是抬着手在练挥臂动作。当女排运动员的这段时间,罗仁娟收获了人生无数的第一次:第一次出国、第一次上赛场、第一次获得金牌、第一次看到五星红旗在赛场冉冉升起……
以残助残
用善举诠释人间大爱
因排球结缘,罗仁娟同江苏队男子坐排的一名队员成立了家庭。退役后,罗仁娟回到了丈夫的老家连云港。
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罗仁娟成为云山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服务残疾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在罗仁娟看来,残疾人工作是一份平凡而伟大的工作,需要爱心、需要工作技巧,更需要创新工作思路。
她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走访辖区残疾人家庭,一边宣传政府的惠民政策,一边了解这些家庭的真实需求。为了方便这些特殊的居民和自己联系,罗仁娟自制了“连心卡”,印有自己的电话、信箱等信息。“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着有这张卡,残疾朋友遇到事情能快速地找到我。”罗仁娟说。
为了帮助更多的残疾人重拾对生活的信心,走出家门,融入社会。2016年,罗仁娟成立了连云港市首家专业的助残机构——连云区四叶草助残服务中心。此后,罗仁娟通过举办缝纫、SYB等培训活动,帮助30余名残疾人成功就业,50余名残疾人通过培训和残联资金扶持实现自主创业。创新聘用29名无业残疾人为全市586名重度残疾人开展居家托养服务,开创了全省首例以残助残新模式。2019年,罗仁娟又打造“星梦启航”项目,为200余名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提供免费教育帮扶,让残疾人家庭子女和普通家庭孩子实现教育融合。
如今,四叶草已成为全市多家爱心企业挂牌服务基地,为更好保障助残工作集聚各方力量。
授人以渔
“互联网+”拓宽致富路
近年来,在市、区两级网信、残联等部门的帮助下,罗仁娟开始探索“互联网+”,为残疾群体就业“架桥铺路”。
创公益项目,让残疾人被“发现”。在四叶草助残服务中心,罗仁娟创建了连云港市首个公益天使投资人项目——环保手工皂制作,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教残疾朋友制作手工皂,帮助残障朋友进行职业技能重建。罗仁娟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互相结识。残障朋友与同行们在讲座中沟通,在讲座后表达收获,在小小的直播间交流、学习和成长。”依托连云区助残直播电商基地,中心积极培育残疾人主播,通过残疾人直播带货形成聚集效应以及电商线下超市体验店,让直播带货成为一场公益带货、励志教育。
弱有所扶、劳有所得、心有梦想……在助力残疾人“云端”逐梦的路上,罗仁娟正借助互联网的舞台,当好残疾朋友的“引路人”。2023年,罗仁娟利用参加央视《正大三农创客英雄汇》栏目的机会,结识拜访了全国60多名优秀的三农企业家,为直播带货提供了供应链保障。与此同时,她为家乡代言,通过网络直播间在线销售云雾茶、葛藤粉、板栗、柿子等本地土特产品,帮助村民增加收入,推动乡村振兴。
“因为自己淋过雨,我就想为别人撑把伞。”罗仁娟说,“今年,中心将继续做好残疾人居家托养康复服务,做到精准服务与关爱齐头并进。利用网络直播,带动更多残疾朋友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让更多残障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我也希望那些我曾经帮助过的残疾人能够像我一样,在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后,继续去照亮他人。”